柴荣临终前,为什么不限制一下赵匡胤的权力?

avatar
关注

五代十国是真乱呀,武将造反太常见

发布于山东阅读 11942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lit00000

· 北京

然后呢,出个李匡胤,王匡胤,结果都一样啊。赵匡胤也只能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年幼儿子,乱世的幼年皇帝就是白给。

亮了(658)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天际蔚蓝

· 上海

限制了呀,宋以前流行谶纬术,当时有谶言点检做天子,所以柴荣死前把殿前司都点检张永德换掉了,换成了看起来忠厚老实的赵黑胖。柴荣的主力是禁军,禁军有两拨人马,一拨是殿前司,另一拨是侍卫亲军。侍卫亲军在高平之战中,主将带头跑路,差点把柴荣整军带崩,亏得殿前司的两个大将张永德和赵匡胤拼死作战,柴荣又亲身冲杀,这才获胜,战后,柴荣就处斩了侍卫亲军的几个主将和大批将领,把资源都投入到殿前司。结果呢,在出征燕云十六州的时候,殿前司诸将在听闻辽主已经率领大军亲临幽州城下后,畏惧不敢前,柴荣听闻后大怒,亲自赶到前线督战,但是患上了重病,只得退兵。而不敢前的殿前司诸将中就包括了点检张永德,而赵匡胤这次没有随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古代人又迷信谶纬,所以张永德尽管是柴荣姐夫,还是被撤掉了,换成了看起来很听话的殿前司二把手赵匡胤。另一方面,柴荣又准备重新启用侍卫亲军对抗殿前司,所以他提拔了韩通,韩通也是在赵匡胤夺位过程中反抗最激烈的将领。所以,你不能说柴荣死前没有安排,只不过赵匡胤继位未必是他本人的意志,而有可能是整个殿前司诸将的意思,整个殿前司面临着被侍卫亲军压一头的危机,王彦升不就不顾赵匡胤不得扰乱京城秩序的命令诛杀了韩通一家,事后赵匡胤也只能给他的老同事韩通写写悼词,王彦升也继续加官进爵,多年之后才找机会把他拿掉。五代的骄兵悍将不是说着玩的,强如柴荣也是碰得一头包。

亮了(381)
查看回复(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