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团】百年勒芒:吃着米其林餐看法拉利,我却沉迷于博物馆里
我来交比赛周末的作业啦,我的勒芒24小时之旅由卢瓦尔河谷的庄园别墅启程,清早打开窗,半山腰云雾缭绕,似乎预示着今年跌宕起伏的赛程。
勒芒100周年的萨特赛道人山人海,据说门票很早售罄,现场一共来了33w人,光grid walk就有足足5000人,都快赶上五一黄金周了,以至于去看个博物馆,都要在外面排队1小时。
你们都知道我特地绕去了克莱蒙梭见朋友,那自然是要蹭米其林的VIP lounge了,这个风水宝地位于主看台大直道前的最后一个减速弯,刚好夹在法拉利和丰田GR的lounge之间,妥妥的C位。
Lounge内部提供酒水饮料和正餐,据说比赛两天正餐由两位来自巴黎的米其林一星大厨掌勺,就餐区以勒芒每个弯道命名,非常有特色。上面还摆着米其林的赛事标语we race for change,特地问了朋友,中文译为“竞,以求进”,信达雅打满。
比赛周末每天中午开餐前,老朋友奥迪名宿麦克尼什(我在某年的Autosport International Show上还采访过他)都会来串场,给诸位来宾来段单口相声。周六讲的是车手的赛前准备,丰田稳定性很好,但法拉利单圈很快,而我们苏格兰人呢,一般在赛前都会押点钱…周日中午就变成了,你看我昨天就说法拉利很快吧…
米其林VIP露台的观赛角度非常棒,远可以看到摩天轮和保时捷体验中心,近可以感受赛车的声浪和速度弯中的动态,从后面观察法拉利499P上路肩悬架给人感觉就很硬。
法拉利VIP lounge在米其林的右手边,门口摆着一台限量SF90,感觉和乐扣擦肩而过。
丰田的公众开放区域摆了一台TS030,包括剖开的引擎和电驱系统。这台3.4升90度夹角的V8布局紧凑,看上去非常精致,为了提高效率每缸在进排气门之间都单独布置了爆震传感器,在汽油机上达到了17:1的恐怖压缩比。哎一不小心又回到了笔者第一次来勒芒时的日子。
公共开放区的法拉利展台上摆了台货真价实的499P,气动设计非常考究,遍地F1痕迹,设计思路完全领先于其他赛车:前部3层前翼,尾部实际上被分成了4层,顶层的双片式尾翼,下层的尾灯相当于beam wing,再下层是引擎罩,边缘还有大尺寸的gurney flap,并在鲨鱼鳍两侧排气气流直接作用的中间区域修剪出一个开口,最下层是扩散器。
由于法拉利参加的是勒芒hypercar组别,单体壳并不像LMD-H一样只能从几家供应商中选择的,在整车布局和气动上的自由度显然更高。引擎本体和今年纽北24小时的冠军赛车296 GT3采用相同的设计,hypercar/GT3共享大量部件,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可靠性。这也是今年法拉利首次参赛就夺冠的关键。
法拉利展台对面是勒芒现场最大的官方纪念品店,今年的观众太凶残了,进去都跟不要钱一样扫货,100周年纪念品售价:帽子40欧起,T恤衣服要80欧,法拉利的要90欧,因为有情怀加成。店里这只大熊就悠闲的躺在椅子上俯看众生,那时的她还只要130欧,但我和我那个不靠谱的朋友却没有珍惜,因为排队要半小时,直到第二天看到熊卖到断货,橱窗里的她都被人抱走时,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
勒芒特产猪肉酱是真正的本地特色,第一次注意到现场有卖,价格是9欧元一罐还送法棍,这个在法国国内还获过奖的,吃过的都说好。本地人还挺会吃,猪肉酱法棍配啤酒,越喝越有。
Dunlop弯车迷区买完猪肉酱之后跑回lounge,准备去大直路米其林VIP区看发车,结果被告知面包车提前出发了,而且是开赛前最后一趟班车,前台小哥耸耸肩,表示路已经封路无能为力。但作为混过3次勒芒的老鸟,笔者非常清楚法国人的尿性,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走,一定要站在那跟他磨,同时表示出你们这些套路哥都懂别跟哥装,然后再委婉的拍拍他们的马屁,5分钟之后小哥表示给您开个特例,派了个司机拉着我一个人一路火花带闪电开到封路的地方,然后里面的短驳车再出来接我。戴墨镜的司机大哥开的特别有激情,还顺带超了个警车。
于是我忍不住跟第二个司机老哥夸了下,说我遇到了现世版的Didier Auriol(开救护车出身的法国WRC冠军,99年WRC中国拉力赛冠军),老哥愣了一下,说我在米其林的部门主管就是当年Auriol的领航,要不要一会儿给你引荐下……好吧,这就是勒芒
Lounge还专门安排了VIP观赛点位于Arnage弯角,大直线之后紧接着减速弯,妥妥的黄金位置,事实证明这位置确实好,因为第一圈就在这里撞了,但倒霉的是因为护栏维修,出安全车压了很久,我们在Arnage的30分钟体验最终只看到了一圈比赛。
既然在米其林lounge看比赛,少不了的话题是勒芒轮胎,请来了米其林全球和亚太分别负责赛车运动的总监来介绍:今年勒芒规则也在重大变化中,复习下轮胎规则看比赛更方便了,hypercar组别的轮胎是全新开发的,通过轮胎的仿真节约了大量研发时间,整个系列包括软中硬和一款雨胎,雨胎不再分半雨胎和全雨胎,与F1不同的是,干胎不同的硬度只是对应不同工作温度,抓地力并没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改进配方之后非常耐磨,保守估计一套轮胎可以跑3-4个stint。
GTE沿用的依旧是成熟设计,除软中硬3款干胎之外,雨胎分为半雨胎和全雨胎两款。有趣的是,hypercar组别的轮胎是统一规格的,即各车队按一致的轮胎性能设计赛车,而GTE由于赛车种类繁多,彼此的驱动形式和轴荷都完全不同,米其林会为各支车队专门调整设计。最后米其林集团全球赛事总监Matthieu Bonardel还跟我们分享了一个小秘密,丰田开赛初期为何如此之快?因为hypercar组别只有丰田使用了软胎,米其林出身的瓦塞隆在赌下雨,而其他车队使用的都是中等硬度的干胎起跑,随着丰田初段速度很快但轮胎很快衰竭了。法国人最后笑了笑说,车队是因为信任我们和我们的产品才会跟我们分享所有数据和比赛策略。
入夜前我们还有幸进入米其林的轮胎房,这里昼夜不停分3班导供应24小时的所有轮胎,米其林为今年的24小时耐力赛带来了足足5000条轮胎。勒芒的换胎流程是:车队会开着ATV把用过的轮胎拉过来,米其林负责将旧轮胎回收,同时会进行切面分析,然后在轮毂上装配新胎,动平衡,加压到5bar试漏,最后把胎压降到1.5bar,车队开ATV把轮胎取走。理论上讲轮胎不卖,车队只拥有使用权,而轮毂属于车队财产。值得一提的是,hypercar轮胎的可持续材料利用率达到了30-45%,这个比例在实验组别最高可以达到63%。
然后在周日上午蹭到了VIP福利直升机观赛,这也是我3次来勒芒第一次在空中看比赛。难得周日上午天气非常好,直升机从主看台对面的小机场起飞,载着客人绕赛道两圈,刚好10分钟,天空视角下,赛车像一颗弹珠一样滑过慕尚直道和高速弯,体验非常每秒。
比起在lounge里吃着鹅肝喝香槟,笔者更喜欢这种更有气氛的观赛方式,一把露营椅一罐啤酒,配着大屏幕有一种粗粝的勒芒观感。
保时捷75周年拿了3台厂队+1台私人车队LMD-h来碰运气,结果玩砸了,hypercar和GT一起崩盘,保时捷中国组织的声势浩大的观赛活动最终为夺冠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于是出现了中文互联网圈著名的冲线梗图。
来勒芒观赛的话,摩天轮是一定要体验一下的。票价已经从几年前的8欧涨到12欧了,恐高者慎入,带姑娘一起的记得一定要把女友哄(pian)上去,全敞开式的摩天轮除了一个护栏连个抓手都没有,停在半空的时候,只要一阵风就开始晃,然后。。。可自行脑补,anyway其实晚上伴着夜色两个坐还挺浪漫的,哎好羡慕年轻人。
我以为这些就是整个周末的高潮了,直到我跨入赛道边的勒芒24小时赛博物馆。
馆藏历届勒芒冠军赛车,门口摆了一台日产LM GT-R(大概因为不是冠军不够格),但它其实是我最喜欢的一台勒芒赛车之一,第一次看到实物让人非常兴奋。
这辆赛车的设计充斥着创新的勇气,为了最大化空气动力学性能,采用了非常迥异的前置前驱FF布局,同时后桥使用窄胎,以最大化扩散器的效率,降低阻力。但此车称得上是勒芒史上最失败的赛车之一,由于初始目标设定过高,且准备时间短,此车遭遇了大量的稳定性问题,最后日产不得不从8MJ组降级以获得更多的载油量。
车手则抱怨坐姿靠后视野严重受限,前轮由于同时需要负责驱动和转向,在助力失效情况下转动方向盘非常困难。当时日产的管理层对勒芒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导致项目下马时,依旧处于研发初期并未充分释放潜力。而从整体设计本身来看,似乎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个半成品设计在当年在慕尚直道的尾速甚至快过保时捷919。
我们的老朋友,前奥迪运动部主管,雄霸勒芒十几载的功臣——沃尔夫冈-乌尔里希。
虎扑的头粉都在哪里?
今年的勒芒奖杯在颁奖前被陈列在博物馆入口。
大厅里有100年间几乎所有车型的模型。
1938年的阿尔法-罗密欧8C 2900B,采用2.9升直列8缸引擎。
法拉利250GTO,这车价格现在是几个零?
法拉利250P,Gordon Murray最喜欢的60s sportscar设计风格,比例线条无可挑剔,后面是testarossa。
勒芒当然不能缺少保时捷917,在福特终结了法拉利的统治后,保时捷又终结了福特的统治。这也见证了年少得志的皮耶希刚刚加入家族公司执掌赛车部门后的成长。
福特GT40,美国人对意大利人的暴力还击。
70s的统治勒芒matra军团。
保时捷935。
956/962称得上是勒芒出产量最高的C组赛车,统治了几乎整个80s。
这应该是馆里唯一一台没有胜利记录的赛车——WM P88,但这车称得上传奇,私人车队Welter Racing在车库里攒出这台车,最终做出了405km/h慕尚直道的极速纪录,但遗憾正赛退赛。这可把把ACO属实吓得不轻,于是慕尚直道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减速弯,400km/h成为了永远的传说。
马自达787B,91年勒芒冠军。
另一个勒芒传奇是95年的冠军迈凯伦F1。Gordon Murray在迈凯伦F1设计之初的目标时最棒的公路车,完全没有考虑赛用需求。95年勒芒迈凯伦为客户车队准备了数台GT赛车,最终夺冠的这台赛车实际上是当时的测试车,迈凯伦当时想既然来都来了把这台车也拉上去试试吧,但又不太情愿——毕竟厂队车一不小心把客户车队赢了说出去名声不好,面子要有,钱也还是要赚的。以至于团队时是临时攒的,赞助都是临时拉的,ueno clinc是东京的一家整形医院。最后拜深夜的一场大雨,JJ Lehto驾驶的这台迈凯伦F1在雨中一圈比其他所有人快出30-35s直接封神。
1998年勒芒冠军保时捷996 GT1,面对奔驰CLK-GTR和丰田GT-one,包揽1-2。
奥迪以及他们开启的柴油时代。
保时捷919,V4+混动另一种设计思路的尝试。
勒芒的老朋友丰田和奥迪/保时捷一起基本主导了近10年来勒芒的技术趋势。
赛道上法拉利已经领先进入了最后1小时,但我却流连在这些老赛车中不能自拔,我几乎能背出每一辆赛车的故事,跟你讲上三天三夜。在脑海中把每辆车的故事过一篇,就好像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每一个真正热爱赛车的朋友,都会在这里迈不开步——这里才是真正的百年勒芒。
从博物馆溜达回VIP Lounge法拉利已经在领奖台上挥洒香槟,今年LMH和LMD-h的新规则似乎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百年勒芒似乎从未如此热闹。带着这些记忆,我离开勒芒,初夏的卢瓦尔河谷是永远值得去旅程,我已经等不及明年继续这场盛宴了,一起加入吗?
wastegate楼主
· 上海贴图累死我了,自己占一下1楼,作业还不错吧?今年下半年的计划还没定,大家给我点方向?勒芒?各位有啥问题也可以问我,虽然鸟版回答勒芒的问题肯定比我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