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阵4123手打调整心得(巨文+详细+原理解读)
这是下载a站的神阵4123基础阵型,虽然a站现在换成是424登顶了,我也试过424,场场手打的体会还是以这个阵为基础调试然后自己调整后的4123最强。这个阵其实没有利用什么引擎bug,就是利用球场空间以及球员职责非常合理,手打进行调整后,更强的离谱,而且特别灵活。以下是我调整后的指令和心得。
进攻的核心是边路三个角色。内切边后卫+防守型边锋+靠边的突前前锋。这三个的组合威力十分强大。内切型边后卫好用的原因它在场上的跑位和配合非常灵活好用。而防守型边锋(策应)在进攻时绝对不保守。用三个突前前锋的好处是边上的突前在进攻中接到球受到防守压迫时会带球拉边突破,这时候剩俩前锋还能保证禁区内的威胁,不然前锋少了禁区内抢点的太少,威胁大大下降。
以一个普通的下底进攻来初步说明进攻跑位:
如果边锋下底,内切卫就会走肋部准备接应,这时候这边的突前前锋就会在小禁区前点等抢点,各角色跑位如图。三个突前在小禁区一字排开准备抢点。特别注意,虽然另一边的角色是防守边锋-策应,但它也会插入另一边的肋部甚至到小禁区准备抢点,前插特别积极,绝对不保守。后腰虽然是防守型中场(策应)而不是什么vol(进攻),但也会直插到大禁区里面而不是弧顶,前插特别积极,这个位置如果接到倒三角威胁特别大。另一边的内切卫会站到弧顶处接应。所以是最前排小禁区线上有四个抢点,点球点附近有后腰准备接倒三角。威力很强。大禁区线上还有两个边后卫。如果下底的被逼的无法传中,同侧内切卫的位置也很好接应,而且同侧的中后卫也会前进到差不多的位置接应,绝不会出现死球。
在这个套边下底进攻中,内切卫,边锋和同侧突前三者会灵活换位。如果边锋站位在肋部,那么内切卫就算职责是内切,它也会下底。如果下底的是突前前锋,那么内切卫会在肋部接应,边锋会替代突前的职责直插小禁区。这三个的配合非常好。
一,球员职责和指令的分析
1,三个突前的安排。
职责没什么区别,都点上这个就行。突前自带跑空当,所以就是只用点上抢断凶一点。如果一个球员受伤倾向太高那不点也行。点不点差别不大。
三个人怎么排差别不大。如果要选择,那么就是这样:
身体(强壮)好精神好的放中间。因为这个阵的球都在边路,中路接不到球。身体好的能顶到长传球。精神好的会后撤接应。而且精神好的抢点也好。这都是优点。如果自带后撤接应习惯的就更要放在中间绝对不能放边上,因为在这个阵里,边路突前后撤接应的效果是负的,内切卫和边锋已经够了不需要边突前后撤。
两个边突前最好顺足。如果都是顺足那就一边一个顺足。如果同脚,那么独狼逆足,精神好的顺足。因为这个阵里,或者FM23里面,最有威胁没有之一的进攻是边突前在大禁区前沿肋部接球后沿禁区边线肋部突到底线后横传,中间抢点一打一个准。如果是逆足就传不出来只能转身回敲边锋或内切卫,威胁就小了。这也是非要三个突前的最主要原因,一个在肋部下底,两个突前抢点,如果少了一个点,威胁直接减半。精神好的顺足有时会稍微后撤接应,打配合后同样沿禁区边线肋部下底。但是不要带后撤接应习惯,带后撤接应习惯的后撤幅度太大,离禁区太远打不出肋部下底,往往只能传给边锋沿边线下底。边线下底的威胁比肋部下底差远了。独狼就不会后撤,好处就是抢点效果好。逆足抢点正好惯用脚射门。独狼逆足肋部下底传不出来的坏处也无所谓了,因为本来就独狼就不喜欢传也传不好,沿肋部突到底线被逼转身点给同侧后排插入肋部的边锋,威胁同样大。独狼除了下底还喜欢内切打门,逆足正好。当然说了这么多,还是能都顺足就都顺足,因为肋部下底横传就是威胁最大没有之一。都是同脚没办法才放独狼当逆足突前。
FM23最有威胁的进攻没有之一:
2,防守边锋(策应)
用防守型边锋(策应),是因为在进攻时,边路角色怎么选无所谓。因为在场上球员会自己调整。甚至顺足逆足问题都不大。就算是逆足边锋且带着抱紧边路,下底传中的指令,它也会内切,同时内切边卫也会下底。配合很好的。问题不大。
而且这些边路角色,进攻时都差不多,防守边锋只要选了策应职责,同侧有球进攻时,它该套边下底的下底,该插肋部的插肋部,该冲小禁区的冲小禁区,绝对前插积极。另一侧持球进攻时,它也绝对会插到禁区里甚至小禁区里抢点。
但是防守时就不一样了,防守型边锋特别积极。多打几场,开全场看一下,非常明显。
3,内切边后卫(策应)
内切卫这个角色绝对不是有些人说的进攻时当后腰用。内切卫也会套边,跟边锋配合的特别好。一个套边一个插肋,自动配合的。当然多数情况是内切卫插肋。这样的好处是内切卫不用大幅折返跑了,体力降的慢,攻转守的初始站位也比较好。
一定要点上少些打门。内切卫在大禁区前沿经常接到边突前或者边锋下底却传不出来被迫回敲的球。不点这个就会习惯性抡一脚飞机。点了我都嫌抡得多。
4,出球后卫(防守)
关于增加盘带,两个后卫里最好有一个点上。因为这个阵,单后腰组织压力太大。出球后卫点增加盘带后也是一个组织点。
两个后卫里面,选一个盘带更好的,还有什么技术传球视野才华速度等更好一点的,点上增加盘带。如果两个后卫这些属性全都看得过去(不是个位数),都点上增加盘带也行。
弹跳好头球好的,放右中卫的位置。
5,防守型中场(策应)
没什么说的。而且就算点了坚守位置,也会插到禁区。没必要用什么网红的组织型后腰。单后腰也用不了组织型后腰(除非非对称)。
6,进攻
进攻宽度要拉到中间,这样沿一边持球时,另一边的突前和边锋和内切卫都能插到禁区。
组织打法还有沿哪路进攻,感觉怎么点都差别不大。
关于选多传球还是多盘带,选多传球的话控球率会高。我觉得威胁球差不多,看情况选吧。如果对面是逼抢的,就选多传球,如果对面不逼抢的,就选多盘带。这个不影响熟练度,临场选就行。
传球偏好和节奏最好别换。阵型熟练度非常影响发挥。这俩换了影响熟练度的。创造力同理,也别瞎换,练的什么用什么。
7,转换没什么说的,拉满。
8,防守。这里是我手打调试最多改进最明显的地方了。网上神阵都是防线后撤,我这儿直接前压拉满。
因为这个单后腰三突前的4123,中路防守空虚是最大弱点。因为三个前锋是永远不会回防的。就算把遭遇线拉到最低,三前锋也绝对不会回防,怎么调都没用,就算你换紧逼型前锋(防守)都没用,就在中圈晃荡。所以逼抢线撤回来也没用,既不防守,还打不了反击。还不如拉满。
神阵用后撤后防线,我猜是因为神阵是度假测的,阵型熟练度不行,后卫配合不行怕打身后。后撤后防线能防打身后,统计下来效果可能最好。但我实战调整多次后,还是把后防线往前拉满最好,要全部拉满,贯彻前场逼抢到底。这样越位线很靠前,对边阵型也很扁。这样三前锋也会触发逼抢,就会发挥防守作用了。当阵型熟练度训练满之后,配合临场指挥以及选合格的中后卫,被打身后的次数也不会很多。防守效果要比神阵里的标准后防线或后撤后防线好很多。
二,各位置选人和战术训练等注意要点
1,防守型中场(策应)
先看一场典型比赛传球图
单后腰,在站位上看着是阵眼的位置。实际上要求没有特别高。
选材水平可以高,也可以中等水平,不能差。中等水平就可以够用,会合格的完成往两个边分球的任务。两个边主导进攻,火力强大,足够用了。如果水平高,也不溢出,高有高的好处。因为前面足足有三个突前前锋,以及两个边锋,前面说了两个防守边锋在进攻时可不保守。对面两个边后卫被迫看住我方两个边锋,两个中后卫看我方三个突前就不够用了。而且三突前的站位,两个边突前的位置正好在对方边后卫和中后卫之间的肋部。如果后腰水平高,视野好传球好技术好,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后腰长传直接打身后。
防守的时候,单后腰没有办法,这个阵就防不了远射,禁区前沿是最弱点。前面说的高位压迫,阵型前提,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几率。实际防守时,球在一边,我们这边的防守边锋和边后卫会防守持球者,后腰会在禁区前,看情况补这边的位,另一边的防守边锋会收到弧顶。所以大禁区线中路是有后腰和另一边的防守边锋两个人,其实也不算弱了。就是只有后腰被迫补位时,弧顶只剩一个防守边锋,而对方往往是二或三中场,就看不住远射了。这抡一脚能蒙进几个就算几个吧,实战下来其实发生的情况很少,因为我的阵型是往前提得。如果按神阵的后撤后防线,这种情况就多得多。
2,出球后卫
头球好的,放右中卫,进攻定位球用得到。
两个里面,选一个盘带好技术好,视野什么也好一点的。也不用太好,到10就够用了,指令点上增加盘带,这个临场点就行。两个后卫实在都不行,就矬子里面选一个也要点上(很重要)。
速度最好合格,不用比得上对面前锋,不个位数坐轮椅就行。实在没人,那个右中卫高个子可以慢点,另一个要合格。
所以典型组合就是:第一种情况,两个ca差不多的。一高一快。一个高个,其他差一点,但不能坐轮椅。另一个速度技术什么都好一点,点上增加盘带。俩人的防守站位盯人预判集中都不能太差了,至少中不溜。因为这个阵就是怕身后,不能差了。第二种情况,一个既高且快且技术好的大爹,坐镇右后卫点上增加盘带,另一个全部属性中不溜,凑合用。
因为此阵要格外注意身后,所以中后卫水平至少到中等,不能差。
3,内切边后卫
工具人,ca高了没用,差点也够用。
4,防守型边锋
工具人,ca高了没用,差点也够用。
5,突前前锋
绝对核心,三个如果是ca最高的三个人,就对了。囤四个ca最高的都不嫌多,还能打轮换保体力,还能防伤病。
总结选材花钱买人就是:突前要最好的。后腰好也行中等也行。俩中后卫至少都要中等水平,要有一个跳得高的,且不能有差的,不能慢。边前边后工具人可以差一点。
6,阵容深度
如果就联赛,20人以内就足够用了。如果有洲际比赛,要差不多20-25人轮换。
这个阵,前锋不费体力,所以4-6个前锋就足够了。考虑到前锋要最强的,所以至少三个大爹,两个替补。最好是四个大爹打轮换。实际打的时候,你会发现放三个大爹突前绝对给力,两个大爹加一个废物,甚至还不如十人应战,废物前锋只有副作用。所以强烈推荐四大爹轮换加一个充数的替补(多球领先且密集赛程时替大爹下来保存体力)。而且废物前锋就算用也要放在中间,选身体好的废物,而把两个大爹放在边突前的位置。
边前和边后,选工具人就行了。速度优先。其他说得过去就行。
后腰因为高了也有用处,中等也够用,差了不行,所以可以选一个大爹当主力,一个中等当替补,大爹伤了或者体力不够了,用中等的首发打起来也不会差。没大爹,两个中等的打轮换也可以。
中后卫前面说了,不能差了。有洲际比赛的话至少要有四个能轮换的。里面一个差了都不行。没大爹也能打,有一个大爹是有用的。有两个大爹也行不过必要性不是特别大,有钱先保证四个突前大爹。
每个位置至少要保证有三个人能打。防止伤病和密集赛程的体力。可以靠多位置人员合理分配。后面训练说。
6,战术训练
阵型熟练度特别特别重要。
开始就选一个阵,练满了再说。队员位置/角色/职责也要练满。满不满打比赛时差别巨大。临场不要随便换角色。练满一个再酌情开第二个阵型。
7,多位置/角色/职责训练
一般来说,每个球员都可以做到训练两个位置把位置/角色/职责保持在接近满的水平。所以合理分配位置就可以保证阵容深度而且不用囤过多的人。
因为位置适应度的如鱼得水和游刃有余影响很小,所以只要有两个绿的位置,就可以考虑练两个位置/角色/职责。
可以都先练满一个位置/角色/职责,然后保持这一个的基础上,练满第二个,增加阵容深度防伤病能力。
比如有的中后卫在边卫上也是绿的,可以在出球后卫练满之后,练一个内切型边后卫,练的时候多切训练看看,出球后卫掉到游刃有余了就返回来练出球后卫练满,往复几次就会达到出球后卫和内切边卫都接近满了,然后轮换训练就行了。
后腰也是,一个主力后腰一个替补后腰,这两个都不用练多位置,但其他人如果有绿色后腰位置的,多练一个防守型中场(策应),防止俩后腰全伤。
边后边前四个工具人位置就不用多说了,而且经常天然兼容,很多后卫前卫同时绿的,很多左右前卫同时绿的,主练一个,练满之后再把副的练满。
这样一般来说到季前训练能把主位置/角色/职责练满,赛季中期有多位置的人可以练满第二个位置/角色/职责,合理分配可以保证每个位置能做到随时可以有三四个可用之人。而总人数20-25人之间。
附中超战绩,完全没sl。场均净胜6个多。
附亚冠战绩,完全没sl。可见并非靠ca碾压。ca劣势时照样碾压。小组赛场均净胜5个。
而且是运气问题,主客打蔚山赢得少纯属运气不佳。比如这个1:0。预期进球3.1:0.48
淘汰赛暴打棒子:
而且淘汰赛时正好国奥队比赛,我主力大爹后腰是棒子外援,被棒子拉去当国奥超龄队员了。尼玛棒子国那么多ca一百三四十的,就选三个超龄就把我的ca123的拉走,不让亚冠打棒子,真就棒子故意搞事完阴招。靠替补后腰和其他位置人练得第三后腰轮换,就把棒子虐了。
ca是不如亚冠对手的,照样碾压。附ca对比:
我的ca,而且亚冠只能上3+1外援,等于里面还少了俩最强的大爹。而对手没那么多外援,这政策没影响。
墨尔本胜利,ca比我强点。两回合14:1爆杀
蔚山现代,ca比我高很多,两回合3:0,主要把握机会不佳,预期进球高得多。
揍鬼子就不放了,FM23没有鬼子数据,点开都是随机人。
全北现代,ca也高很多。客场6:1暴打。
东亚区决赛打大邱FC,客场9:1爆杀。大邱ca比全北差点。但比我还是高一些。
连续两场密集赛程客场打两个棒子,还被棒子国奥故意抽走了全队ca第一的后腰大大爹,而且ca明显劣势,照样6:1加9:1爆杀。就是因为主力替补轮换状态保持的好,而且第二位置练得好。
两万纪录谁能破楼主
· 北京我的四个边内切卫。上面两个是左边内切卫,传中贼多。下面两个是右边内切卫,传中就少。因为我左边防守边锋是逆足(只有逆足的,工具人有啥用啥了),所以左边内切卫打起来自己就会下底(也不是完全下到底线,下到半截也会传,反正是顺足传中),配合可好了,都不用专门什么指令。右边防守边锋是顺足,所以右内切卫就很少下底,而是插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