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康熙在朝鲜国评价的变化?
朝鲜人对康熙帝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昏君到圣君的变化过程。
康熙亲政时正值朝鲜肃宗年间,朝鲜虽为清朝属国,思明反清情绪却很浓厚,对康熙的评价也很负面,如有使臣说康熙“只知清书,不解文字”,[“骄淫日甚,以游戏为事”,“荒淫游畋,不亲政事”,等等。
但到康熙后期,评价开始转变,称康熙“节俭惜财,取民有制,不事土木,民皆按堵,自无愁怨”。
一些燕行使团成员亦高度评价康熙,如金昌业说:“以康熙之俭约,守汗宽简之规模,抑商贸以劝农,节财用以爱民,其享五十年太平,宜矣!至若治尚儒术,而能尊孔、朱;躬修孝道,而善事嫡母,则虽比于魏孝文、金主雍无愧矣。第其为人,明秀有余,浑厚不足。才多,故好自用;量狭,故喜自矜。……又闻通官之言:(康熙)恶闻谏诤,峭直之臣不容于朝,此岂君天下之量也?……俭德虽可尚,过俭而近于吝。”
洪大容说:“六十年天下之奉,宫室之俭如此,宜其威服海内,恩浃华夷,至于今称其圣也。”[111] “臣见畅春园而知康熙真近古英杰之君也,其享六十年太平,有以也。
乾隆以后,朝鲜君臣对康熙的评价变得非常高,他们认为“康熙,千古英杰也”,“大抵康熙,天下之圣主”。英祖初年朝臣洪致中称:“康熙自是豪杰之主,政令施措,动合事宜,至今维持,皆其余荫”。
李宜老认为:“康熙,即英杰之主,亦可谓有学力,故立国甚固,至今所以维持者,全是康熙之力也。
小琛悦
· 北京就冲康熙带头推广天花疫苗,多少人还不如他
喜爱外语的陈清泉楼主
· 江西亲自下田培育新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