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周瑜是否被吹的太过?有哪位课代表解释下吗

关注

1.外貌 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 正史:大家自己对比吧。 《三国志·周瑜传》:瑜长壮有姿貌。 2.推荐二张 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正史:二张入伙和周瑜无关。 《三国志·张昭传》: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三国志·张纮传》:少游学京师,还本郡,举茂才,公府辟,皆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遂委质焉。 3.计擒太史慈 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太史慈之计。瑜令三面攻县,只留东门放走,离城二十五里,三路各伏一军。太史慈到那里,人困马乏,必然被擒。(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正史:太史慈被孙策所擒,和周瑜无关。 《三国志·太史慈传》: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 4.夹击王朗 忽王朗阵后先乱,一彪军从背后抄来。朗大惊,急回马来迎。原来是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正史:和周瑜无关。 《三国志·孙静传》:是时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策数度水战,不能克。

5.参与定计破王朗 王朗在城中见孙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兵,决一死战。严白虎曰:“孙策兵势甚大,足下只宜深沟高垒,坚壁勿出。不消一月,彼军粮尽,自然退走。那时乘虚掩之,可不战而破也。”朗依其议,乃固守会稽城而不出。孙策一连攻了数日,不能成功,乃与众将计议。孙静曰:“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策大喜曰:“叔父妙用,足破贼人矣。”即下令于各门燃火,虚张旗号,设为疑兵,连夜撤围南去。周瑜进曰:“主公大兵一起,王朗必然出城来赶,可用奇兵胜之。”策曰:“吾今准备下了,取城只在今夜。”遂令军马起行。(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正史:人家孙静的功劳,你周瑜插一脚是什么鬼。 《三国志·孙静传》: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此数十里,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策曰:“善。”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甖缶数百口澄水。”至昏暮,四维然火诳朗,便分军夜投查渎道,袭高迁屯。朗大惊,遣故丹阳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策破昕等,斩之,遂定会稽。

6.外事不决问周瑜 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第29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正史:孙策托孤的是张昭... 《三国志·张昭传》: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三国志·周瑜传》: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张昭:喵喵喵?不是我辅佐他么?你来干啥? 周瑜:抱歉,有兵真的是能为所欲为的。 罗贯中:哦,那就直接外事不决问周瑜吧。

7.东吴大都督 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第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正史:周瑜程普为左右督,虽然事决于周瑜,但就官职应为平级。而且周瑜一辈子都没做过“大都督”。 《三国志·周瑜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 《三国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三国志·程普传》: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 《三国志·孙皎传》: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

8.群英会舞剑 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正史:没这事。

9.反间计杀蔡瑁张允 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后人有诗叹曰:“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正史:没这事。

10.和诸葛亮一起提出火攻计策 瑜邀孔明入帐共饮,瑜曰:“昨吾主遣使来催督进军,瑜未有奇计,愿先生教我。”孔明曰:“亮乃碌碌庸才,安有妙计!”瑜曰:“某昨观曹操水寨,极其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思得一计,不知可否。先生幸为我一决之。”孔明曰:“都督且休言,各自写于手内,看同也不同。”瑜大喜,教取笔砚来,先自暗写了,却送与孔明。孔明亦暗写了。两个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原来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孔明掌中亦一“火”字。瑜曰:“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孔明曰:“两家公事,岂有漏泄之理。吾料曹操虽两番经我这条计,然必不为备,今都督尽行之可也。”饮罢分散,诸将皆不知其事。(第46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正史:火攻计策由黄盖提出。 《三国志·周瑜传》: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黄盖传》: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

11.看破蔡中、蔡和诈降并将计就计 且说周瑜正理会进兵之事,忽报:“江北有船来到江口,称是蔡瑁之弟蔡和、蔡中,特来投降。”瑜唤入。二人哭拜曰:“吾兄无罪,被操贼所杀。吾二人欲报兄仇,特来投降,望赐收录,愿为前部。”瑜大喜,重赏二人,即命与甘宁引军为前部。二人拜谢,以为中计。瑜密唤甘宁分付曰:“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吾今欲将计就计,教他通报消息。汝可殷勤相待,就里提防。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汝切须小心,不可有误。”甘宁领命而去。鲁肃入见周瑜曰:“蔡中、蔡和之降,多应是诈,不可收用。”瑜叱曰:“彼因曹操杀其兄,欲报仇而来降,何诈之有?你若如此多疑,安能容天下之士乎?”肃默然而退,乃往告孔明。孔明笑而不言。肃曰:“孔明何故哂笑?”孔明曰:“吾笑子敬不识公瑾用计耳。大江隔远,细作极难往来。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肃方才省悟。(第46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正史:没这事。

12.和黄盖一起玩苦肉计 次日,周瑜鸣鼓,大会诸将于帐下。孔明亦在座。周瑜曰:“操引百万之众,连络三百余里,非一日可破。今令诸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御敌。”言未讫,黄盖进曰:“莫说三个月,便支三十个月粮草,也不济事。若是这个月破的便破,若是这个月破不的,只可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周瑜勃然变色,大怒曰:“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今两军相敌之际,汝敢出此言,慢我军心,不斩汝首,难以服众。”喝左右:“将黄盖斩讫报来。”黄盖亦怒曰:“吾自随破虏将军,纵横东南,已历三世,那有你来?”瑜大怒,喝令:“速斩。”甘宁进前告曰:“公覆乃东吴旧臣,望宽恕之。”瑜喝曰:“汝何敢多言,乱吾法度?”先叱左右:“将甘宁乱棒打出。”众官皆跪告曰:“黄盖罪固当诛,但于军不利,望都督宽恕,权且记罪,破曹之后,斩亦未迟。”瑜怒未息。众官苦苦告求。瑜曰:“若不看众官面皮,决须斩首。今且免死。”命左右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众官又告免。瑜推翻案桌,叱退众官,喝教行杖。将黄盖剥了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脊杖。众官又复苦苦求免。瑜跃起,指盖曰:“汝敢小觑我耶?且寄下五十棍,再有怠慢,二罪俱罚。”恨声不绝而入帐中。(第46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正史:没这事。

13.提议嫁孙小妹给刘备 瑜曰:“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别有主意,于子敬身上须无事也。”(第54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正史:孙权自己嫁的,和周瑜无关。 《三国志·先主传》: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14.在刘备娶孙小妹归程设下伏兵 却说玄德加鞭纵程而行,当夜于路暂歇两个更次,慌忙起身。看看来到柴桑界首,望见后面尘头大起,人报追兵至矣。玄德慌问赵云曰:“追兵既至,如之奈何?”赵云曰:“主公先行,某愿当后。”转过前面山脚,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当先两员大将厉声高叫曰:“刘备早早下马受缚,吾奉周都督将令,守候多时。”原来周瑜玄德走脱,先使徐盛丁奉引三千军马,于冲要之处扎营等候。时常令人登高遥望,料得玄德若投旱路,必经此道而过。当日,徐盛丁奉瞭望得玄德一行人到,各绰兵器,截住去路。(第55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正史:嫁妹都跟周瑜无关,哪来的这件事?

15.在取西川时假途灭虢攻刘备 径到柴桑,见了周瑜,具言其事。周瑜顿足曰:“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也。当初刘备刘表时,常有吞并之意,何况西川刘璋乎?似此推调,未免累及老兄矣。吾有一计,使诸葛亮不能出吾算中。子敬便当一行。”肃曰:“愿闻妙策。”瑜曰:“子敬不必去见吴侯,再去荆州刘备说,孙、刘两家,既结为亲,便是一家。若刘氏不忍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兵去取,取得西川时,以作嫁资,却把荆州交还东吴。”鲁肃曰:“西川迢递,取之非易,都督此计莫非不可。”瑜笑曰:“子敬真长者也。你道我真个去取西川与他?我只以此为名,实欲去取荆州,且教他不做准备。东吴军马收川,路过荆州,就问他索要钱粮,刘备必然出城劳军,那时乘势杀之,夺取荆州,雪吾之恨,以解足下之祸。”鲁肃大喜,便再往荆州来。 (第56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正史:周瑜确实要打西川,但是完全没想过假途灭虢.... 《三国志·周瑜传》: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历史区和JRs一起品三国
发布于浙江阅读 4192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刘家包子铺

· 北京
软饭硬吃_重案组之虎曹达华三国演义中也是战绩拉跨,计谋下三烂招数,最牛的赤壁之战也不是他的功劳吧,连环计是凤雏的,苦肉计黄盖,火攻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所以到底是怎么被吹起来的?收起

我看的赤壁之战,是大乔用了美人计刺死了曹操 ,没周瑜什么事

亮了(228)
查看回复(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风中箜篌

· 河南

既然那么多人喜欢偷他赤壁的功绩,那就说明他的赤壁之战是真的牛逼。毕竟只听说过偷黄金的,没人会偷塑料袋。

亮了(155)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