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斯通,你的操作,我看懂了。
另一片外网的分析,这个分析和我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过我是写完我这一大段以后才看到的,没有搬抄别人,但是我这一篇偏心路历程,所以嫌啰嗦可以移步这个上面这个链接。
好,说说我的想法。
斯通这两天可被喷死了,作为一个外行人,包括我在内,好多火蜜都对幸苦把米尔斯交易来,又亏本送走感到迷惑,这不是纯sx?米尔斯有没有用不说,那你既然不要,换来干嘛?还亏本送走?嫌次轮多没用?还亏本送走刚选来一两年的三个首轮秀(好多球迷还是觉得值得培养)。这前前后后价值差汇总下来等于送出马丁托福加卢巴太太+2次轮,只是为了溢价得到一个低效防守冲击型外线和理论上的1200w空间?这不纯sx?当然了大部分人骂这种迷惑操作也是很正常的,换做我十年前还比较年轻的时候也绝对感到失望。但我现在30岁了,年纪大了之后,比年轻的时候多了些阅历,经历过太多觉得看似不合理的事情,但最后完全搞清楚了以后貌似还挺合理的,所有的不理解都源于你对真相只看到了表面。
那么话说回来,仔细想想,斯通怎么可能比我笨呢?那要不我仔细捋捋这前因后果?
首先我已经在另一个我的帖子里分析过,今年几笔溢价签约没有任何问题,雷厉风行,目的明确,既得到了现在,也得到了未来。下面仅分析为了达到目的,为啥有这些迷惑操作。那不妨我们假装自己是经理,说说整个过程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操作?
第一步:范乔丹合同最大,毫无疑问我得首先签约下来,剩余空间2500w左右,没毛病。
第二步:大洛和狄龙谈成了,已知俩人无法同时用空间吃下,狄龙合同小于大洛,所以优先签大洛,狄龙操作签换相对容易。这一串思路也没毛病。
第三步:签换谈判,要吃下狄龙,至少送出大概1600w左右合同(没有细算,差不多就行),给出泰特托福太太加卢巴也差不多刚好。
事情到到目前为止都顺理成章,没毛病。但此时出现了变数,大洛不签约。
那么ok,直接启动兰黛尔的方案。
因为狄龙合同大,所以裸签还是签换狄龙的两种方案差别很大。
裸签的话:能保留住泰特 托福 加卢巴 太太。剩下空间600w多一点。如果还想同时签下格林和兰黛尔,必然是要用掉空间中产了。
签换的话:可以最大化可利用空间,在交易完成前使用掉,理论空间是剩余空间减去裸签兰黛尔格林2700-740-600=1400左右。用掉这个空间后,最后再用泰特和那几个首轮末哥们达成签换。
在这里,火箭选了第二套方案,过程中乌杜卡发现有机会保留泰特,所以这1400w空间还吃了个米尔斯去代替签换,剩下个700w可以在交易完成前用或不用。
关于狄龙签换,具体谈判过程我不了解,从最后的结果论来看,灰熊应该是不想要米尔斯+太太+加卢巴的,他们可能只想要托福来,不然斯通也不用费劲把这三人亏本分别送到老鹰和雷霆。如果非得灰熊同时吃下这几人,交易必黄。
所以到这里思路也没毛病,同时可以看出几个火蜜不解的关键问题。
首先,火蜜恋恋不舍的几个首轮末,不仅火箭说放弃就放弃,其他队伍也是人人嫌弃,无人想要(才导致要倒贴次轮纯当吃合同处理)。虽说有一定培养价值,但实际上已经价值不大了,这是整个联盟的判断,所以对于这样的食之无味的球员,大家不用过于介怀,就算小概率在其他队伍打出来了,也不能事后诸葛亮,因为这种如果留在火箭,火箭也是根本培养不过来,还不如送走。到这里,我觉得也没毛病。
第二,要找到愿意吃米尔斯的球队,这个看似很亏,但逻辑比较简单,剩下的球队愿意吃米尔斯的不多了,斯通绝对问了一整圈,只有雷霆愿意用3个次轮去吃
好,这里也是大家的一个介怀点,你是同样处理合同,为啥大家付出的筹码差这么多?为啥米尔斯处理给火箭,火箭再倒手给雷霆火箭不得不亏本?要想通这个问题,是必须对市场经济比较了解才行,而不是只看数据分析表看到表面的亏了就说斯通是傻逼。
很显然篮网送走米尔斯只愿意出一个次轮,否则谈崩,而雷霆吃米尔斯却想要3个次轮,否则谈崩,斯通作为中间商,必须承担2次轮的差价,否者狄龙就拜拜了。那如果没有斯通,米尔斯是不可能换队的(一个送走只想出一个次轮,另一方面其他队伍吃米尔斯想要三个次轮)。其实对比送走太太+加卢巴不到500w花俩次轮也能感受到一个次轮能吃200多万大概是市场价,所以理论上送走米尔斯要花三个次轮是正常价格(雷霆的要价貌似实锤从三个变两个了,这不是谈判能力的体现吗?)。
好,那问题又来了,为啥子火箭只问篮网要了一个次轮,干嘛不要他两三个?这就很简单了,火箭在市场上找不到其他700w的到期合同要处理,只有篮网想处理,但也只愿意给一个!
也就是说,这捯饬米尔斯的整个过程,哪怕亏了一两个,也是斯通能找到的最优解了。这都是市场经济决定的,没有什么太复杂的可分析的,斯通再强也没办法改变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话又说回来,为撒子非得签换狄龙呢?
首先,另外我们不能忘了大洛变数带来的信誉压力,换句话说,裸签狄龙的方案看似不用给出不必要的筹码,却涉及到了已经谈成交易的信誉问题,实际上长远考虑也是没得选的。
其次,签换方案相比于裸签,火箭多花费3个次轮,并额外送走了托福+加卢巴+太太(几个新秀我这里不算亏,前面解释过了,没有价值,无法培养,送走反而挺好,你找机会打球,我省钱,后边就不提了)。但也有点补偿,即额外拥有了700w的签换完成前的理论空间(这700w现在看来无关痛痒,仅用来给格林涨薪了200w),并因为签换送走三个新秀省了600w + 保留了空间中产。
显然火箭觉得他们在赛季中期能用这个中产做点查漏补缺的事情,并认为这件事价值大于三个次轮(这里我保留意见,但鉴于三个次轮不痛不痒,我根本懒得多去计较)
那么总的来说可以说由于斯通的经验不足,造成了只能签换狄龙的局面,盈亏虽不明显,但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失误。
但仅仅这一点失误,影响不了我对斯通的评价,相对于这次休赛期签约教练乌杜卡+选秀超预期完成+抢人针对性极强的同时还没有牺牲未来的灵活性,然后在小利和大义之间的取舍,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这点小失误,啥也不是。我们不能要求一个菜鸟经理做到完美,毫无错误,那反倒是泯灭人性。这种小错误,我觉得斯通不会再犯,就算小亏一点就当交点学费,也没啥问题。
好了,通篇分析完了,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斯通能不能给我点搓澡费用?😄一会儿还得落个斯通舔狗的名声,唉😮💨。

一个四川袍哥
· 四川只要你已经先确定他是对的,他就是一定是对的,理由总是可以找到的。只要你已经先确定他是错的,他就是一定是错的,理由总是可以找到的。

心平气和看球
· 山西好贴子往往少流量,但我不同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