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影刀光,歼35定位前瞻!
以下片段摘自《舰载武器》最新一期杂志,供大家参考。
“歼-35是中国海军为了满足未来新型航母的作战需求以及消除潜在对手隐身舰载战斗机的现实威胁而发展的一种第五代单座、双座隐身舰载战斗机,其采用了与F-35类似的常规布局设计,具有优异的隐身能力。同时,由于材料、工艺、制造技术的进步,歼-35的机体结构设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在某些方面要比已经服役的3-20更高),对于舰载战斗机来说就意味着在满足设计、作战要求的前提下,飞机的重量会得到此较有效的控制,而这对于提高舰载战斗机飞行性能、航程、机动性、载重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歼-35采用了更适合舰載机海上飞行、作战的双发设计,虽然目前所使用的涡扇-13E的总体推力要小于F-35C所使用的F-135-PW-400,但凭借着可能更轻的机体结构重量、更小的飞行阻力以及更高的升力系数,歼-35在飞行性能、机动性方面可能并不弱于F-35C。
同时,歼-35末来也将会换装推力更大的涡扇-19(总推力超过20吨),在性能上可以有效抵消F-35C未来将要进行的发动机增推计划的优势。
歼-35的研制目的非常明确,该系列包括了美国海军所装备的F-35C舰载战斗机、中国周边以及世界范围内大量出现的F-35A陆基战斗机和F-35B短距/垂直起降舰载机。由于未来中国海军需要承担的任务使命以及中国海军远海战略的实施,中美海军在远海大洋上的碰撞已经不可避免。新一代003型航母的建成下水,标志着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具备持续建造、装备大型甚至超级航母的能力。而这也意味着随着航母数量的增加,舰载机的规模也将会不断的扩大,最终形成1 支与美国海军舰载机技术相当并能实现“平等”对抗的航空作战力量。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海军第一代舰载隐身战斗机的歼-35将会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
喜提白月光的幸运jr
· 广东俄国人自己都说中国多侧卫的理解和他们不一样,可以说没有su27我们可能有更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自己是坐享其成的
Yam13
· 辽宁中国90年代从俄罗斯买了24架苏27,后面和俄罗斯签订协议直接引进了苏27的生产线生产国产版的苏27,也就是歼11A,后来沈飞开始对初代歼11A进行改进,换装完全国产化的航电系统和雷达以及机体复合材料,使歼11整体性能基本上一个台阶,后来歼11B继续改进出歼11BS,和歼11BH,我国侧卫系列的多用途战机开始出现。而被称为目前最强侧卫的歼16则是在歼11BS的基础上,结合了苏30MKK而研发的新一代双发双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其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数字化航电系统,还融合了一些五代机技术,也就是到这,我国的侧卫战机相比于最初的苏27除了整体的气动布局大致相同,整体的航电,雷达,发动机,空空导弹,机体复合材料已经完全换了一遍。在目前世界上四代机中除了F-15系列的最新款F-15EX外,基本无敌手。歼15也是以从乌克兰引进的去苏33的原型机-T-10K-3为参考,结合国产歼11B的基础上研发的舰载机,为了适应海上需求,增强了起落架和整体机体强度,对雷达适应海上搜寻目标做了优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重型舰载机。当然,由于山东舰和辽宁舰仍然采用滑跃起飞,歼15的无法在其上满弹满油起飞,对其作战能力有一定折扣,但是随着福建舰为首的新一代国产航母以及歼35的服役,这一缺点将不复存在。歼15还有歼15D,歼15S,歼15T等一系列不同版本。你觉得,光靠最初购买的24架最初版本的苏27,没有沈飞后续对其大小十几个改进版本,只有成飞的歼10和歼20,会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