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蓝山的油耗测试.感觉增程才是混动以后的发展方向.
之前多档插混拥趸一直鼓吹的高速比增程省油的多..结果根据大鹏的测试.都是满载6人.都是夏天.影响高速油耗最重要的是风阻和车重.蓝山理想都是偏方形的外观一起吃亏.蓝山车重比L9多一点但L9那次是开去鄂尔多斯海拔更高算是打平吧.这样测下来L9油耗比蓝山低了小1L.再加上车比得的长测数据.理想L9小输领克09.考虑到领克09的外形和车重是有优势的.就目前来看多档串并联结构的效率优势完全没体现出来.
反倒增程式有几个比较大的优点 1.因为纯粹是电驱动所以电机都会做得比较大.大多数日常工况下体验更接近纯电车型驾驶感受更好. 2.少了复杂的传动结构变速器调教简单成本低保养便宜可靠性也高
当然有人要说吉利长城的多档PHEV调教拉胯.但理论上你就算调教的再好高速也就能省个不到1L的油意义结构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故障率意义真的大么?
就目前油耗来看.丰田深耕THS(功率分流)多年技术累积确实有一手.高速理论不如串并联结构但实际就是比串并联结构里最省油的DMI还是要低.那为什么现在DMI比THS在国内更吃香.因为THS理论效率高但纯电行驶距离太短几乎不可用因此你用油的效率再高对于大部分人的使用场景.但凡家/工作地有一个地方有充电条件那就是省油不省钱.对消费者来说实际不省钱就没有意义.
还有在全球碳中和的政策驱动下.汽车内燃机的研发投入会越来越少技术进步会停滞.电动机的研发投入则是越来越多..因此混动形式中电动机占比越大就越能吃到技术红利.
最后我的猜测是.
1.增程在5-10年后混动的主流.
2.DMI这类单档插混未来5年内依然是主流但会逐渐被增程赶上.
3.THS不解决通勤距离无法纯电行驶的问题很难进一步发展.但这项技术对于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完全没有充电条件/每日行驶里程超过补能里程/对使用费用不敏感的这些消费者来说还是很有实际价值的.
不回只看球
· 辽宁增程能做到的dmi都能,而且高速油耗更低。。。
扣帽子小能手
· 江苏你这就放屁了,dmi高速是发动机直驱,增程是电驱,速度越高电耗越高,和发动机刚好相反,低速我不说了,你看看各家的纯电电耗,某迪这么省油就是电耗优势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