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专题,大小罗梅西能力pk(总纲+小罗+大罗篇)
大型专题,大小罗梅西能力pk(总纲+小罗+大罗篇)由纯空间度规 发表在阿根廷足球
本来是逼乎的回答,好像又被结晶举报了,笑死。
大小罗球迷很多,极端吹子也多,各种贬低梅西的反智言论看得让人火大,和这些极端吹子对线怎么上强度怎么来我不反对,但是如果遇到理智对线如何有理有据呢?
虽然这是阿根廷专区,但我相信梅西的球迷对技术性球员一定高看一眼,巴西和阿根廷不是相互看不上眼的仇视,而是爱恨交织、相互承认的宿敌关系,尤其是大小罗本身和梅西关系也非常好。因此理智、客观的分析三人的能力水平才是理智对线的正道。
ps:我可以剧透一下,梅西篇比大小罗加起来的内容还要多。
梅西>大罗>小罗,而且大罗和梅西的差距明显小于小罗和大罗的差距。
来个梅吹图镇楼,虽然我不是很认同这张图(齐达内并不擅长直接助攻,小罗的盘带也到不了历史顶级):
94年开始看球,最大的遗憾就是大罗的陨落,幸运的是欣赏到了小罗的表演,更幸运的是接着出来了一个怪物,梅西,出道我就看好他,但期望也就是下一个巴乔,没想到能成长成GOAT。
最搞笑的是有些人发明一些半通不通的词汇“3d维度控球”,“驯化足球控球”,“各部位无死角控球”等等……足球不是杂耍,不看广告看疗效,动作幅度小比大好,技术动作快比慢好,这是基本常识,但可惜很多人不知道。抛开一切花里胡哨,评价技术只需看三个点:需要多大空间,需要多少时间,能破几人包夹。
这三点决定了球员的场上价值。认为单车踩得帅代表技术巅峰的问一下自己:老马踩单车吗?
至于数据和集锦的关系。现在太看重数据了,谁强谁弱excel一拉就出来了。另一部分则认为球是看出来的,不信数据,极端化是只看集锦。其实两者不可偏废,数据表示了球员的稳定程度和适应力,集锦展示了球员的能力上限。只看数据无法理解穆勒不如克鲁伊夫,只看集锦则认为阿德天下无敌。
鉴于数据层面煤球碾压这两位,大小罗的巅峰也非常短,以下会主要通过集锦分析技术能力,数据会提到一些,但不会过于依赖。
让我们从弱到强来,先说小罗。先声明小罗是煤球的好大哥和良师益友,我也不搞什么饭圈拉踩,只是客观评价,是否有理大家可以自己评判。
一般提到小罗就是观赏性十足,媲美球王。足球当然需要观赏性,但只看得懂杂耍的观赏性,看不懂大道至简的观赏性,如同低水平观众只能看过三拳的虎虎生风打死水牛,但看不懂太极拳的圆融完备包罗万象,这是观众审美水平的问题,不是太极拳的问题。小罗强吗?非常强,但是还没到球王那么强。
一般来说,认为小罗技术强于梅西属于看球还没入门,话难听但这是事实,相当于认为冲灵剑法强于独孤九剑。
巅峰小罗可以在开阔地连续一对一,巅峰梅西可以在密集区域连续一对三,甚至极端点一对四,而且根本不给你反应时间,疾风迅雷,动如脱兔。
对比双方的高光,只要不眼瞎都能看出这两人对防守的杀伤不是一个档次。
突破篇
口说无凭,上图吧
这是小罗最出名的两个奔袭进球,精彩是非常精彩,但是到不了最顶级,一个是一对一然后晃开远射,一个是赢了两次一对一,而且空间都非常大。
过加图索:
很漂亮,但是单车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巴黎生涯最精彩的一球:
最漂亮的其实是挑球躲过飞铲拿一下,最后的摆脱也还行。
再来一个名气不大的小罗千里走单骑:
这个球观赏性十足,但是名声不大,因为是对海地的一场友谊赛,档次太低。无论如何,这个球都非常漂亮,融合了多种过人技术。
聊小罗不聊牛尾巴,如同吃川菜不放辣椒,让我们看看他最经典的牛尾巴:
漂亮不?太漂亮了,但是仔细一看会发现局限性:都是单挑,而且球的移动非常大,即使牛尾巴本身距离不大也需要马上接一个爆趟。
换言之,小罗的这招需要空间,而且只适合一对一。管中窥豹这其实是小罗过人的最大缺陷。
对比下大罗的牛尾巴
两人包夹,牛尾巴融入其他变向中,完全过干净了再接加速,谁更厉害?
再来个独狼的牛尾巴:
比小罗细腻吧?
小幅度牛尾巴小罗也有,米兰时期失去了爆发力,如下:
根本没过掉。再来看这个集锦的常客背后穿裆:
非常酷炫吧?我们把时间弄长点:
失去了爆发力折腾半天没啥用,又带回去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大罗的慢速背后穿裆:
不在一个层面……
小罗单次高精度触球问题不大:
这两次过得就很漂亮。
但是连续触球就不太行了:
马赛转身这种技术动作在密集区完全没用。
面对多人包夹以后还是得往回带。
其实下面才是他更擅长的突破手段:
肋部爆趟然后得分。再来看一个:
这球爆趟距离就更大了。
再来个他的连续突破:
就中间一次触球比较细,主要也是靠爆发过掉对面的。
不过他偶尔也有细腻的连续触球,只是很少:
这个过人对梅西来说稀松平常,但是对小罗而言,这么细的连续盘带比较罕见。
小罗的球风受深受奥科查的影响,他在大巴黎时当过小罗的大哥,球风极其华丽:
扭屁股就是他的招牌。
非常有小罗的感觉吧。
再来他最出名的一球,禁区内戏耍卡恩: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人盘带一脉相承,动作幅度大,扭来扭去如舞蹈一般,喜欢来回拉扯戏耍对方,观赏性十足。但是需要来回插花腿、扣来扣去、踩单车才能过去,说难听点就是无法快速过掉对面,给对面补防的机会,因此算不上最顶尖的过人高手。
因此总结下来,小罗过人特点是:动作幅度非常大,需要爆发才能过干净,否则只能晃开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和CR7的单车爆趟有相似之处(当然技术含量高不少)。需要开阔空间,难以突破扎堆防守就注定了他的突破达不到超一流。也正因为如此,在发福丧失了爆发力以后他的过人威胁就非常小了。
花活篇
接着是大家最爱看的小罗花活,上图:
这次连续挑球可以说惊艳了全世界,两个人包夹楞是把球抢不下来反而被小罗玩杂技一样耍来耍去。但是,回归足球本质,这就是一次边线面对包夹然后把球护住的动作,除了这么玩还有无数种方法,花活在这次对抗中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这几个挑球也都差不多,属于漂亮的控球,但是实战意义是否有那么大值得商榷。
这次挑球就厉害多了,实打实的挑过对手然后再过掉一人得分。
当然我不是抨击小罗,我可太喜欢他了,他再多挑几次我也爱看,只是观赏性和竞技实力是两码事而已。
话说回来,花活或者说所谓的“创造力”并非都是花架子,有一种情况花活加分非常非常高,那就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不废话,上图:
背身面对两人防守,一般球员的选择是走外线或者和队友寻求配合,但是小罗直接一个灵感爆炸的包球转身,干净利落的突破防守。除了这个操作,你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有更好的效果,这种花活才是花活中的霸主,骚操作中的王者。
但是这个技术动作并非小罗原创,老罗更擅长:
来个一模一样的:
同理以下也是高端花活:
正面高球面对防守球员如何处理?胸部停球然后一个帅到炸的转身倒勾破门,行云流水,对面只能目送,你还能想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这个就出名了,集锦必备:
对面篱笆扎好,直接旱地拔葱打死角,常规操作只能传出去,效果差远了。
背部助攻,说实话有一定偶然性,但是这个球确实体现了他天才般的想象力。
所以花活和竞技是不冲突的,但是只有“非此不可”的时候花活才值得大量加分,为秀而秀的花活大家都爱看,但是评价球员能力时其实加不了多少分,毕竟足球本质是竞技活动。
再来几个真正的神作,戏耍米兰:
吸引了大量防守制造了中路空挡。
挑球侧勾:
这球和前面的倒勾难分伯仲。
总结下来,以上几乎囊括了小罗职业生涯的全部“高端花活”,事实上小罗的战斗力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他技术和身体的结合,意想不到的表演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传球篇
小罗是中场,传球能力非常重要。他的传球最知名的标签是no look pass,但是说实话绝大部分情况就是纯粹的秀,这些传球拿出来看有没有扭头其实效果没啥区别:
这次扭头完全意义不明。
这两球是不错的横敲,但是扭头同样作秀成分更大。
但是说小罗传球只会作秀也太看不起他了,没有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他的传球也足够强大:
这两球不管没啥用的扭头也是质量很高的长传直塞。
正常的挑球直传水平当然也很高:
这球太出名了,不用介绍了吧。
作为传球大师,最正统的贴地直传当然也很优秀:
这三个球无论是时机、精度还是力道都无可挑剔,不过要是和最顶级的直塞大师(济科、梅西等)对比,对面的空间还是略大一些。
然而小罗的中远距离半高球极其优秀,绝对的历史顶级水准,除了上面贴出来的,精彩作品也多得很:
都说皮尔洛的历史顶级直刺咽喉,小罗的长传真的一点不比皮尔洛差,距离长精度高杀伤力极强。
小罗曾经也是球王候选人,通过盘带吸引对面的防守然后把球分给队友是球王的必备技能,小罗自然也有:
可以看出小罗擅长扛人后送出长传助攻,相反类似梅西那种一路杀到禁区然后助攻的较少,一方面因为小罗盘带精度略逊一筹,另一方面也是小罗作为中场视野非常开阔,中圈附近就能送出致命的传球。不过持球推进是最罕见和珍贵的技能,而且梅西转型以后也能这么踢,因此总体还是略差一些。
小罗是边路自由人,边锋前腰都能打,传中也是重要的武器,虽然谈不上超强但也够用:
插花腿的观赏性确实高,但是精度还是不能和正常传中比。
小罗传球还有一大看点就是创造性,前面有背部助攻,这里再来几个:
背对球门的挑球直塞,同样的标准这里的处理并非炫技而是“非此不可”,因此非常加分。
这球虽然传球的精度没有特别高,但是视野太好了。
这球是倒数第二传,主打一个出其不意,也有很好的破局效果。
同样背部传球送到了无人盯防的队友脚下。
肩膀给了队友很舒服的助攻,虽然巴甲水平一般,但是创造性这块是满分。
这类纯过渡的脚后跟观赏性很强,但说实话难度和战术价值并非顶尖,很多球员都能完成得很好。
这两个个脚后跟就有价值多了,确实穿透了对面的防线。
总结小罗的传球,近距离可以称之为世界级,中远距离则绝对是历史级,从中圈就能发动进攻,配合出色的持球能力还能主动吸引防守制造空档,总体水平绝对历史顶尖,当然和老马或者梅西比,"引力"没有那么夸张,但也绝对是准球王水平。他的过人比较依赖爆发力,但是传球并不太吃身体,因此身体下滑以后在节奏相对缓慢的意甲也能踢出惊艳表现。
结语篇
小罗硬实力很强,加上观赏性极高的各种花活,当打之年被球迷疯狂吹捧,被封为球王候选人也并不过分。但是他的花活虽然偶有神来之笔,总体还是炫技为主(尤其是各种no look pass,数目多但其实就是秀表演),传球和任意球很厉害,但突破能力离天花板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我认为巅峰小罗离球王级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明显强于普通历史巨星,如哈、白、马特乌斯等,属于准球王级。注意,这里只说水平,而不是地位。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许多教练都说过梅西越靠近禁区越强,至于回撤是老了以后身体机能下降的选择。但小罗并非如此,巅峰他在中场附近活动才是威胁最大的,因为这里有他过人的空间,也能充分发挥中长传好的优点,相应也折射出小罗对禁区的直接杀伤相对较弱。
然而,足球是竞技不假,但同时也是一项游戏,如果踢球只有胜负没有快乐那也太枯燥了。小罗未必是最强的球员,但他一定是最快乐的精灵。即使对那些分不清梅西梅东,C罗B罗的“伪球迷”,小罗的舞蹈也能给他们传递球场上的快乐和美,我想这才是他被那么多人喜爱原因:
最后放小罗的经典任意球作为收尾吧:
小罗篇结束。
小罗部分结束,接下来是大罗。多嘴再说一句,与极端大罗吹对线和尊重欣赏大罗本身并不矛盾。巅峰大罗在特定情况下强于梅西:空间开阔的反击,其他时候都弱一些,但明显强于小罗。大罗如果按照国米10号开始拉边回做直塞甚至打任意球,而不是只当一把尖刀的路径发展下去,再加上后期转型后的嗅觉和射门,他会成为无争议的球王,但是很可惜他没有,被伤病毁了。
卡佩罗说过,梅贝马三位球王是无法比拟的天才,年轻的大罗曾经短暂的触碰过这个层次,小罗提都没提。
名帅卡佩罗:梅西与C罗其实并不是一样的球员_哔哩哔哩_bilibili
那么他是如何触碰到这个境界的呢?大罗的巅峰非常之高,因此我将分为三个章节:
突破篇
最常见的震撼力:
两点之间贝尔最短?那是你没见过大罗,我也不用多说什么了,这爆发力和柔韧性。
大罗纯爆破的巅峰:
这两球是一场比赛里你敢信?关门?老子直接撞门好吧。
面对双人包夹,煤球也能过去,风格不同:
大罗是先冲起来,梅西是站定以后生突,反击中肯定大罗的好用,阵地战后者更强。
然而,我要展示一张煤球罕见的图了:
煤球一样会撞门,原地起爆,空间更小,发力前还躲开了背后的干扰,连手上扒拉的动作都和大罗一样,也就是对面还有第二层防线所以没进,进了也是绝世经典。
回归大罗,这张展示了惊人的平衡性:
被门将扑了一下,马上稳定下来极其细腻的触球骗掉后卫,精彩!
如果说上面主要展示身体素质,那么这个就是卡佩罗口中“高速运动中展示的灵感和变化”
过门将的变向几乎不用减速,触球十分细腻。这个球我认为比所谓钟摆漂亮多了,钟摆不过是大空间有充分时间调整下的一次一对一,炫技成分太重,而这个爆破面对围追堵截,慢一步就会被破坏。
巅峰大罗过门将跟玩一样:
靠步点骗过了门将
不扣球纯粹用身体假动作欺骗门将。
外脚背切球过门将。这招煤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面有贴。
皇马时期也保留着轻盈的领球突破:
急停急跑也是大罗的特色:
第一个的牛尾巴穿花绕蝶,第二个漂移穿裆非常顺滑。
虽然已经发福,二次加速也信手拈来。去冲这种层次的防守已经是球王待遇了。
慢速过人大罗也会,小罗篇贴了大罗的一次边路过人,再来一个:
不靠速度不是一样能过?
后期都胖成球了,身体控制力也不行了,明显看出触球精度下降,但还是可以穿裆。
状态好的时候他穿裆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继续:
注意这两次触球的精度,太丝滑了,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而且是面对包夹。只有每次都精细控球才能在小空间连续过人,你很难在小罗身上中看到这种层次的控球。
闪转腾挪的进球,就这种球拉开了大小罗的差距:
大罗也会玩花活。但是他风格和小罗不同,小罗有浓厚的炫技成分,大罗一般只在把握很大,或者非此不可的时候才秀。小罗这招叫十字穿针:
大罗也会:
插花腿变向,漂亮不?甚至比小罗更流畅。
对宿敌阿根廷也曾经上演。
再看这个花活:
脚后跟挑球过人,比纯炫技的什么彩虹过人漂亮多了。
小罗牛尾巴水平明显不如大罗,他的牛尾巴都是站定了用,只能接趟,大罗可以融入各种变化。先来个开胃:
幅度更小,欺骗性更强。
下面这个是组合技:
牛尾巴骗了重心马上接穿裆。
这个更绝,直接用牛尾巴穿裆。
小罗说过,他会的花活梅西都会,同样大罗也都会。大罗不像小罗那么喜欢炫,但是如果需要他也绝不放过机会。而且小罗往往站定了以后做动作,大罗的花活能自然融入其他技术动作,浑然天成。
力量和技术的结合是大罗最大的杀手锏,被称为外星人的一球:
最精彩的点在于被踢,被拉都能保持对球的控制然后无缝加速,如果足球历史上要选一个技术和身体结合最好的球,我会选这个。但是说实话这球空间是比较大的,换个其他强壮的快马未必做不到,比如亨利有个低配版的:
赢了一次身体对抗,也是面对最后一层防线时晃开角度以后破门,所以我认为大罗最漂亮的盘带不是这球,而是下面的:
第一张在人从中跳舞,有精细的操作也有爆发的冲刺成功制造传中机会(传中被断是另外一回事)。第二张被低估太多了,夹缝中神仙停球还把门将过了,天才中的天才。
慢动作欣赏一下:
停下来以后用身体倚住后卫,漂亮的用脚后跟把球扣出来,然后球一直没有脱离控制。
这球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呢?有,不过还是要差一点:
无奖竞猜,有老球迷知道这是谁吗?
大罗状态好的时候简直无所不能,但是我依然认为煤球突破更强,因为1:破密集突破的难度和意义都大于反击有空间突破,2:他触球没那么稳定。煤球巅峰期几乎可以保证每次触球都有这种质量,而大罗做不到。集锦都是高光,这要看全场才能看出来,不过大罗自己也承认这点(C罗就顺嘴一提):
这是大罗的连续油炸丸子:
皇马时期损失的是体能和速度,球感还在。前两次都很漂亮,最后一次大了。煤球有个高配版的,我们后面会看到,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大罗还是很客观的。
下面有个不多见的图:
这几乎就是煤球面对的牢笼防守的翻版了,大罗能够突破前三个,但是第四个就撞上了。煤球也有类似的连续突破:
虽然最后速度没拼过,但是仔细对比下大罗的触球距离还是比煤球略微长,动作也要慢一点,而煤球每次变向都控制得非常精准。
破牢笼煤球也有成功的:
其实伊涅斯的控球已经可以说是天花板级别了,结果煤球直接把天花板炸了……
射门篇
有人希望我聊下射门,早年的大罗主要是推和搓,而且非常喜欢过门将,前面的gif很明显,再补充一个:
也会搓弧线:
这是97美洲杯的球,可不是02世界杯。顺带一提这个球的摆脱非常漂亮,极其细微的假射真扣,干净利落。
几乎一样的场景,去了国米反而玩花了:
补一个米兰的单车,越来越胖,越来越花:
这也论证了前面的观点,巅峰大罗一个变向就晃出角度打门了,不像后面扭来扭去才行,越强越不依赖这些花哨动作。
再来个小角度搓高弧线:
出现在亚特兰大奥运会。
距离远的话会抽:
巴萨罗爆抽,力量真大啊。
国米时代也是抽。
其他脚法当然也有,但不多,代表作如下
埃因霍温的脚后跟。
到了国米时期也有佳作:
极其具有想象力的杂耍凌空。
这两个都是极端情况的灵光一现,不属于常规武器。这时期的大罗总体还是推、搓和抽,中规中矩。大修以后就不一样了,射门千变万化,非常突然,难以防范:
致敬巴斯滕的弹地球,这种球球路诡异,非常难扑。
致敬克鲁伊夫的垫射,飞翔的巴西人。这个球技术难度和观赏性不如国米那个凌空,但出现在世界杯意义更加重大。
非常写意的逆足搓远射,弧线真漂亮,早期罗多半会选择直接抽。
对比年轻时的刚猛,此时更多是四两拨千斤的宗师气度。此球射门前的步点调整简直绝了,先放缓两步然后突然发力,对此类细节的反复揣摩才是欣赏此类历史巨星的正确打开方式,就知道看30米爆射或者倒勾就太暴殄天物了。
停球侧勾,没有第一时间打,可能是有人贴身+直上直下的球路不够理想,但是第二反应非常快,步点调整得也好。这种球瘦罗也很少,因为他那时喜欢拿球突破,而不是在禁区等传中。
教科书一样的挑射脚法,早年几乎看不到(但确实有,我没找到图)。
球路非常诡异的外脚背贴地斩,还是死角。不知道是不是偷师了里瓦尔多。
后期罕见的连续过人进球,过了门将以后直接利足外脚背把球送入球门,而不是早期的推射,观赏性上更加写意,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转向或者逆足摆腿,动作更小,对方回防可能更小。此时的大罗射门已经是宗师境界,会自然的选择最合适的射门方式。
早期过完门将是标准的逆足推反角。再对比巴萨那个同样的过门将打反角,明显巴萨版最拖沓,国米版次之,皇马版最干脆,大罗身体差了但是意识越来越强。
脚尖捅射,土耳其的防守队员守住了近角,如果推或者抽也有可能在摆腿时被破坏掉,结果大罗选择捅远角,这个射门极其突然,摆腿幅度极小,球速虽然不算很快但是门将根本反应不过来。本身精彩加上世界杯半决赛意义重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看着不热闹,但我认为这是转型后大罗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遗憾篇
克鲁伊夫说过,年轻的大罗技术不够成熟,巴萨时期向前欲望太强几乎除了冲击球门没有其他选择,到国米以后开始进化,但是被伤病打断了。没有看到完全成熟的大罗,是球迷的遗憾,也是足坛的遗憾。口说无凭来几个证据:
这样的传中在巴萨罗那里是很少看到的:
世界杯上的直塞球,直接撕裂防线:
国米时期的转移,巴萨罗是典型9号,这才是10号风范:
皇马时期传球更厉害了:
先控球,然后再塞队友,这是典型的球王踢法。
挑传也会:
再来两个我认为他最好的任意球,都在国米时期:
正是这种全面发展的势头让我们对大罗充满了期待,可惜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
结语篇
大罗身高超过180,煤球170,身体条件不同,煤球无法具有大罗的冲击力,大罗也比煤球敏捷和触球差一些,但是两者加老马都明显强于其他人(包括小罗,克鲁伊夫,巴乔等,至于什么罗比尼奥,特劳雷就不要来碰瓷了)。重伤之前的大罗,和巅峰梅西的突破能力极其接近,因为足坛公认(同档次)技术>身体,阵地战>反击,略微落后一点点。
抛开伤病,真正拉开他们差距的是突破后的选择:大罗虽然有历史第一档的突破、历史第一档的射门,但是这两者并不重合,而且他欠缺历史第一档的传球,这是我认为他不如梅西的最重要原因。
真实存在过的,大伤前的煤球(13年上半年)传停带射炸裂至极,打门、突破、传球三威胁拉满传,效率超12年,触球即集锦,恐怖至极。而年轻的大罗的射还没有大成,传更是只能说未来可期。
但即便这样,巅峰大罗也是球王级实力,因为他的爆破太恐怖了,只是到不了goat而已。和小罗比,大罗传球任意球差距明显,但是更珍贵的突破和得分能力更强,因此总体实力强过小罗不少。各大足坛名宿虽然也都夸小罗,但说到最强除了三球王以外登场率最高的就是大罗和克鲁伊夫,也是一个旁证。
压轴的梅西要开个新帖了。
流儿猕猴777
· 江苏这个我在知乎看到过,深的我心,尤其是分析出小罗花哨的盘带让人忽略了他那强大的爆发力,大罗劲爆的踢法让人忽略了他小范围盘带的能力。
hupu_f1e8b7f32c1c0530
· 北京我在知乎上看到了原回答,质量真的很高,贴了非常多的动图来支持自己的看法,而且选取的片段有很多是较为小众的,没有多年看球经历很难对那些处理球片段留下印象,也推荐大家去看看知乎该答主的其他回答,id是Fcmorro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