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江奇迹”,朴正熙的经济政策
朴正熙主政初期,韩国是个比较纯粹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体系。经过18年的发展,韩国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腾飞,人均GDP从1961年的约93美元增长到1979年的约1783美元(中国大陆2005年人均GDP约1753美元) ,被称为“汉江奇迹”。
1、确立经济开发计划:重用经济实务专家,韩国经过4次五年计划踏进了产业化时代;
2、出口导向战略:引进外资推进工业化和培育出口产业 ,提出“贸易立国”和“出口第一主义”;
3、确立电子兴国:批准电子工业综合五年计划,韩国电子产业突飞猛进,电视机和收音机、集成电路 、聚光器、录音机、显像管等跃升为韩国主要出口产品。韩国被认为是赶上了“电子兴国”的末班车;
4、投资重化工业:改造工业结构,扩大产业基础,走上了同时振兴造船、电子、机械、钢铁、汽车、石化、原子能等技术密集型核心产业的道路,“重化工业立国”的战略极大推动了韩国的工业化;
5、建设高速公路:推动“国土开发”,兴建基础设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设京釜高速公路,韩国京釜高速公路是在一无经验、二 无技术的情况下,完全凭借实干精神建成的朴正熙的杰作,被韩国人称为“祖国近代化和经济开发的象征”;
6、扩大劳务出口:扩大劳务出口与对外工程承包来确保外汇收入、缓解就业压力,朴正熙称他们的辛苦是“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根基”;
7、实现粮食自给:开发粮食新品种,改良完成“ 统一稻”,通过四大江流域综合开发构筑的农业生产基础完成“绿色革命”,让韩国摆脱了延续数千年的饥饿;
8、开展新村运动:大力帮助引导人们改善农村环境,给予技术和经济支持,并引进竞争机制,让村与村进行竞争,这就是“勤勉、自助、协同”的新村运动精神中的自助。屋顶改成石板瓦,农村道路加宽,路边种树,村里建会馆、仓库和畜舍,还架设了电线和电话线。这是培养农民竞争力和自生能力的运动;
9、不断打击腐败:全盘否定李承晚政权的“腐败、堕落、胡作非为”,建立起了严厉的监查制度。中央设监查院,地方设监察室,实行责任包干,除了公开监察还有暗中监察。后掀起一场名为“庶政刷新运动”的反腐运动,运动覆盖了所有的政府部门、所有的行政环节。运动对腐败的态度坚决彻底,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严历。由于朴正熙的严厉、认真、强硬的个性,这个运动并没有走过场,而是不折不扣地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取得了相当的效果。
Neverquit43
· 辽宁论儿子,菲律宾是嫡长子,美国殖民地,太平洋抗日前沿,宗教同化,美资注入早,混成现在这样
刘亦菲干净又卫生
· 广东政府文件全是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