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博,关于独立音乐
最近关于梁博的帖子一堆指点江山的,逻辑不通,不是粉丝,半个歌迷。首先定位:独立音乐人,小众,低产,有天赋。
首先谈谈独立音乐,很多人对独立音乐误解很深,以为音乐创作=独立音乐,这是完全错误的。定义就不贴百度了,自己搜索。我们通常熟知的百分之99的音乐创造天才都不能称之为独立音乐人。为什么独立音乐如此重要呢,因为音乐经过唱片时代,流媒体时代,数字时代的洗礼,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性为主的艺术。音乐的生产慢慢沦为工业产品,甚至精神垃圾。巨头音乐公司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音乐收益最终决定音乐制作,包括后期宣传均如此。独立音乐人从创作资源到后期宣发,再到音乐版权,均被掣肘。这也是台湾金曲奖近年来钟爱独立音乐人的原因。中国大陆近10w独立音乐人,百分之43收入低于2000元/月,而音乐公司常年合作的业余编曲人轻松月收入过万,个中原由自己体会。大陆近年来优秀的独立音乐人屈指可数,李荣浩,郭顶,苏紫旭,陈粒等,梁博也是其中之一(无可争议)。
小众,出道11年,演唱会,巡演寥寥无几,但国内音乐环境,艺术环境对独立音乐人并不友好,梁博的流量在独立音乐人领域已属于第一梯队。
低产,几乎所有的独立音乐人都有这个问题,近年来的几位热门的独立音乐人唯一高产的李荣浩,被诟病"中国jm"深陷抄袭风波,以及"口水歌"风波。我只想说,独立音乐人是要吃饭的,他们音乐创作的成本远远高于签约公司的歌手。所以很多独立音乐人慢慢转变为音乐制作人,如参与了邓紫棋新专辑的宫阁,这张专与金曲奖失之交臂,即使这张专斩获了金曲奖你们又有多少人知道邓紫棋背后的这位天才音乐人。
天赋,很多人拿低产与天赋画上等号,看完我前面写的,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悖论。与其说低产,不如说梁博缺乏一张高质量,有份量的专辑,所以我和他的歌迷一样期待着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但梁博真的缺乏天赋吗?在10w独立音乐人中走到今天足够说明问题。下面聊聊梁博的作品,各个专辑,单曲的专业乐评随处可见,不一一赘述。并且本人未涉猎声乐领域,对唱功没有研究。但梁博作为好声音的冠军出道,也无需证明自己的唱功。
1. 首先,梁博在乐器表达上是有天赋的,无论对乐器内声部旋律的理解还是音色的理解。从日落大道的风笛旋律,到危险的riff,从风笛的悠扬音色到gretsch呜咽诱人的低吟,很容易感受得到梁博想通过乐器输出的内容和情绪。个人强推,b站大事发声 给我一点温度。
2. 半吊子的作词人和套路的和弦4536251。我保留对梁博歌词的诟病,也对梁博普通的人生深有感触,没有炒作,拒绝地下,他的歌词普普通通,写的就是他普普通通的人生和我普普通通的人生。但作为艺术家普通往往是致命的,很容易给自己的艺术设限,幸运的是梁博还有几十年的人生可以写,我也有几十年可以听。
3. 梁博的作词天赋确实捉襟见肘,但是很多人对4536251有误解。我不知道是怎样掀起的这股风气,"他用的是4536251=他作曲一般",我们听到的无数优秀作品很多都是4536251。但是音阶呢?切分节奏呢?很多人甚至不了解什么是和弦。用4536251做个曲子当然简单,但是不同的音阶节奏,不同的编曲为作曲带来的是不一样的情绪和律动。时至今日,我仍然为男孩的律动感感到巧妙。我对唱功不甚了解,所以无法解释钢琴的切分节奏和梁博唱法的特殊咬字为这首歌带来的律动色彩。同样的,你可以从融化,你会成为你想的那个人中感受到不同的律动色彩。如果这不是天赋,我不知道什么是你们口中的作曲天赋。
4. 曲风单一,我看到这种论调更是一脸问号。从布鲁斯风格强烈的 危险到 偏后摇曲风的 给我一点温度(大事发声版) 再到以dsico低鼓节奏,键盘合成器构建氛围,加入延时效果器的吉他添加色彩的 黑夜中 (newwave和disco的碰撞) 还有听了无数遍的alternative风格的日落大道。我甚至能感觉到他对电子乐也有研究,因为钟爱音色和节奏的音乐人都挺喜欢电子乐的,曲风单一这种论调误解颇深。
还值得一提的是梁博似乎钟爱one take和自然声场为歌曲带来的情绪和色彩加持。我挺诧异的,因为大多数听众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one take和自然声场代表了什么。one take 无修音 无后期甚至大多数人的耳朵无法接受这种略带原始感的粗砺以及乐器之间的串音带来的模糊感,更难的是one take对成本和乐队的默契要求极高,这对一个稚嫩的制作人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国内我知道的做过one take的只有林志炫,不知道三专是不是还是one take的形式。自然声场出自于 昼夜本色,对于一个出道第一张就挑战one take的音乐人,我并不诧异他会推出这个系列的作品。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one take 中提到的粗砺和模糊感的某种放大,也是我首次在这位音乐人身上感受到他对声音艺术的追求,期待有更多可能。
当然我很难把梁博和天才混为一谈,他也没有评论里贬低的那么夸张。回到问题,至于他为什么不参加综艺,我想一个如此低产还经常参加综艺曝光自己的独立音乐人我更愿意称他为"商人"。同样的,他作品里那些给我带来的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的感动会一瞬间荡然无存。至于是不是人设,我想说的是,只要我能感受到他歌里传递出的那些情感是真挚的,我就愿意买单。而周深和张碧晨作为背靠着成熟的音乐产业的优秀歌手也有同样优秀的作品和更多的可能,但二者之间毫无可比性,不再赘述。
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讨论帖,欢迎各位音乐爱好者来讨论。当然这里要告诉梁博的部分粉丝和歌迷不要妄谈地位,一个出道11年并且有7年未发布专辑的歌手何谈地位?将他与金曲奖获得者李荣浩,郭顶相提并论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的主观喜爱。同样我很难预测他未来的成就和高度,按照发布顺序听他的歌你会发现,他每次都能给你惊喜,一直在进步。相比于他个人的地位和成就,我更乐意看到他能为中国音乐带来的不一样的色彩,毕竟作为歌迷我更乐意看到中国音乐的更多可能性。
我及其讨厌网上的主流论调,华语音乐市场在下沉的反智言论,除了我文中提到的独立音乐人,赵雷 艾怡良 张悬等等都是华语非常优秀的独立音乐人,也都有各自优秀的作品。同样有很多优秀的独立乐队。贴一个链接:
https://www.zhihu.com/answer/3115346278话说回来,时至今日梁博仍然将他最优秀的作品留在了live现场。
梁博小众作品推荐:
no.1 录音室专辑版 我不知道2020,轻快的低鼓节奏,洗脑并且律动感十足的钢琴riff,伴随着偶尔加入的低音bass,和类似鲸鸣的高频的合成器音效,富有听感且不单调。第二遍ab段bass极其好听且与底鼓相互配合取代钢琴提供律动,调动情绪。桥段通过12弦吉他堆叠情绪推入童声高潮,12弦泰勒的音色立体温暖,与背景合成器音效相得益彰。最后童声不必多言,很难不感动,并且第一段主歌的鲸鸣再次出现,极其抓耳。
no.2 昼夜本色版 日落大道,钢琴,人声,自然混响,比歌手版,专辑版更加简单却别有味道,通过脚踏地面提供若有若无的节奏感,让人放松惬意,梁博对声音的理解天赋全部体现在了最后的人声旋律和钢琴尾奏中,为我们展示了这首歌创作之初的样貌。推荐live视频,只听音频略感乏味。
no.3 尖叫之夜版 黑夜中,这版各个乐器比较均衡,相比于唱作人版,贝斯的效果器,和键盘合成器,吉他延时效果都更加突出。
no.4 大事发声版 给我一点温度,吉林春晚版 给我一点温度,同样的一首歌,看看梁博如何通过不同的编曲构建不同的氛围。
no.5 大事发声版 喜剧,riff和鼓非常好听及洗脑,主歌歌词值得玩味,副歌歌词略微尴尬,拉低整首歌立意,白天理想,晚上姑娘。尾奏的riff致敬pink floyd take it back,pf这首歌这也是分裂钟这张专辑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歌,也是通过这首歌关注的梁博。
no.6 南京迷豆音乐节现场版 一往情深,与录音室版不同,这首歌脱离了电视剧鬼吹灯的背景限制,迷幻色彩降低,同时由于不插电的现场,歌曲的基调变得更加温柔,节奏感不在那么强烈。这首歌的词,是梁博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好词(喻江功不可没)。最值得一听的是尾奏梁博的吉他与陈嘉俊的萨克斯对话,极其精彩。改变了我对梁博吉他技术的认知,没想到除了他对吉他音色的理解他的指弹技巧也很厉害。再次印证了我的观点,他一直在进步。
虎扑JR0504141476
· 重庆赶紧把三专出了,真烦人
梁博啥时发歌给我听
· 广东(他的歌词普普通通,写的就是他普普通通的人生和我普普通通的人生。但作为艺术家普通往往是致命的,很容易给自己的艺术设限,幸运的是梁博还有几十年的人生可以写,我也有几十年可以听。)楼主这段话部份有认同感,另外也沒必要和别人比,成年人坚持自己的喜好就好了,喜欢什么就去听什么,没必要去解剖,听个音乐都像学语文一样就没意思了。我听他歌是最有画面感的了,当看到说他歌词空洞无画面的人我也懒得反驳,就像他听他喜欢的歌手的歌有画面感而我确体会不到时。所以千人千面,众囗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