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真正的出路是“无球”

avatar
关注

结论先行,踢不过,就不“踢”。

国足的技术在亚洲内毫无优势,主打“无球”,即防守反击和高位压迫,才是正道。

看了4场热身,最大特点就是中前场攻防转换的就地反抢积极有效,但战术特点还是老一套,中国传中队。即便打弱旅,中路渗透也少的可怜。还有就是任意两条线之间的策应太少了,防线与中场线之间,中场与前场之间,很少回撤策应之后反跑来获得更大的空档。

这也能理解。二十好几的职业球员“技术”趋于定型,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俱乐部层面,战术素养的缺失倒是可以通过名帅的点拨,与高水平外援的合作等方式完成补课),在青黄不接的时代背景下,依赖老将和“中生代”群体带来的经验和活力,几乎是国足最后的稻草。

因此,能保证国足能够正常发挥出实力,这已经是足够令人欣慰的事情了。

1.必须充分发挥锋线的威力。武磊的“欧洲跑位”,能极大提供纵深,推动阵型往前顶;艾克森虽然退化,但几次回撤做球也颇具功力;韦世豪的内切亦有特点,都是帮助打出进攻套路的关键。

近期,费南多、刘彬彬状态回暖,令到前场有更多选择。小摩托的技术,彬彬的速度,都是国足的杀手锏。

2.中场尝试徐新、李可,首先保证硬度。过去在国足没有位置是因为战术不合适。里皮三中场里,徐、李都踢不了单后腰,冲刺能力又当不了B2B,组织能力一般。李铁菱形中场里,前后腰的配置也不适合他们。

如今,老实的蹲坑式双后腰,反而能弥补他们的缺点。国足进攻三板斧追求的就是速度,绕开繁冗的中场环节,找准机会直接长传打身后,让前锋在跑动中解决问题。

徐新注意力不集中,身边还有一个李可提供反抢和缠斗;李可长传和视野不是很突出,徐新的长传转移反而不错;徐新处理球偏慢,李可一脚出球很干脆,擅长短传直塞。

老队长吴曦因为年龄的问题,更适合在下半场作为一个后手。万一局面打崩,需要一个人站出来稳定军心的时候,吴曦上场。或者需要撤下一个进攻球员,加强防守和控制的时候,吴曦也可以上场,发挥其多面手的特性。

3.做好翼卫文章。右路由于武磊不能离禁区太远,而且很少拿球,因此右翼卫要求有一定持球能力。所以王刚再好也踢不顺,孙国文状态再差也是首发。

未来还要继续考察邓涵文,甚至补招老将王燊超、唐淼。个人建议,除非实在没替代,否则优先考虑30岁及以下的队员。

左路因为韦世豪/林良铭,包括可能的费南多,都是敢拿球的类型,所以左翼卫更强调速度和爆破力,无惧对抗,能够“硬挤进去”。

在速度和对抗上,刘洋无疑最优秀;李磊胜在意识好;如今,李帅也在慢慢找状态,有可能重回国家队。左翼还有一个刘鹏,如果能回到2021下半赛季那个状态,那不得了。

发布于广东阅读 1846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林子电

· 广东

打强队高位不行的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滑森册八喜

· 上海

主教练吴金贵?

亮了(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