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拜仁观后感:全身裹甲开裆裤(雾)

avatar
关注

先上图再谈,比较直观。

这是昨天的第一个丢球时的位置,格纳布里偷袭右边卫身后空间,这种比较容易越位,但不越就是单刀。

这是昨天的第四个丢球,和第一个如出一辙,中后卫大脚找右边卫身后,找个速度快的,跑位鬼魅一点的,赌不越位。

这是昨天的第二个丢球,对方右边锋内切,打右边空档,跟防的是萝卜,此时大家可以看看中场线的位置。

上面三个运动战丢球各有千秋,大家肯定也各有想法,但我想说的,其实是“站位”

从第二个球可以看出来,当时那个场景里面,不论你把后腰换成拉维亚、凯塞多还是坎特,都没啥用。

因为我军压根就没有安排蹲坑的后腰。

在我军的理想防守状况中,丢失球权后全队第一时间、整体压迫对方持球人和其出球点(或球路),要么抢下来攻守相易,抢不下来也要阻止对方向前传球,逼迫其回传后全队再落位阵地防守。

但现实情况下,整体压迫的成功需要极高的默契和持续的到位率,要看球又看人,在攻守相易速度又快又频繁的对抗回合中,很容易失位又失人。

其次我军边路球员(边卫、肋部中场)的站位往往非常激进,丢球后同侧身后空档极大,只要对方能把球分到边路进攻球员,就直接面对我军中后卫。而此时,弱侧的空档极大,中场往往又如图中一样还在拼命回追。

但这种防守方式的收益却不够大,首先被在比赛中打出这种场景,丢球就有很大的概率,而对方只需要持续运转这套打法,总有机会打出来,不管是德甲班霸,还是德乙菲尔特和英冠莱斯特。

就好像我全身裹甲但就是要穿开裆裤,这样不论对面是战士还是小孩,都可以一脚要害,那么你全身裹甲的意义何在?

其次,在门将普遍参与进攻的时代,第一时间抢下球的场景只会越来越少,通过回传稳定球权寻找出球路线是强队标配,我们虽然逼迫其回传达到了迟滞的目的,但付出大量的体力却换不回球权。

写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还是和前三场的一样,这套战术看下来,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够平衡,而缺失的部分就像木桶效应里面的短板。

当你每场比赛都有相同的场景能被对方打出来,那么这就是你的命门,而有这种清晰的命门,也就是我所谓的穿开裆裤,即不平衡。

再说说第一球和第四球,相对于由攻转守被打反击,阵地战是相对“静态”的,但不论太子还是割麦子,都被打了身后。

我的理解,一是这俩防守位置感差,盯人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后卫线的高而平行(边后卫肯定都是盯着中卫位置确定后卫线的)需要很好的默契去整体移动,昨天太子搭档马向前,割麦子搭档二次元,就是俩组没默契搭档练级。

综上,比起个人能力,我个人更警惕的是战术中的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会在打强队(也不一定是强队)时被针对和克制,不说能不能比对面多进一个,弱队蹲坑起来我军进球也不能予取予求不是?

所以,我对拉维亚其实并没有这么渴求,不是说球员怎么样,而是他不是来了我军会为他修改战术的那种球员,他需要像范戴克一样用个人能力为战术短板填坑,范戴克填得了,拉维亚可以吗?我真不知道。

另外,我看到说不应该让索伯和麦卡过多参与防守,因为是进攻高级货。其实我倒认为,高级货才要兼顾进攻与防守,而且索伯正面防守搞不好比太子强(笑),只是他位置站太高,总是追着防,才手脚并用狼狈不堪的。

扯远了,现在的局面我还是觉得:战术需要进一步平衡才能在漫长的联赛中获得强队必备的“稳定”,买人啥的大家说了不少,就不多说了,有总比没有好。

最后希望麦卡没事儿。

发布于重庆阅读 1052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TGASF一51

· 山东

高级货兼顾进攻和防守,这没错,但你不能让索博一路撤到后腰这块去参与防守吧...

亮了(48)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莫西塞德

· 浙江

克总这套防御体系就是造越位,但这点对球员的彼此默契度非常有要求,最好都是铁人,常年一起配合,这样才会不看人的情况都知道队友所处的大概位置,现在只要被打身后,基本上一打一个准,而且还追不回来,现在都往这边后面空间打,我看还是放弃造越位这体系,干脆让一个中卫或者负责这区防御的球员直接沉底,站住那个区,只要那个区域还是空洞,这漏洞就永远没法完全解决,这位置的漏洞现在已经是常态化丢球了

亮了(1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