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里】NBA小球时代如何来临的?先驱的探索带来了伟大时代
2011年开始,詹姆斯韦德和波什的热火,以小球战术席卷联盟,小球与传统大球争夺激烈,互有胜负,咱们不妨称为“半小球时代”。
2015起,金州勇士在诸侯混战中暴起,以更流畅的小球战术横扫联盟,建立王朝,宣告小球时代来临,传统大球时代彻底走向灭亡。
马哲告诉我们: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的,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小球时代的来临,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先辈们在大球时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当所有的观念形成一股合力,并在雄才大略的科尔执教之下,一个伟大的小球时代来临了。
那么,野兽先辈们做了什么探索呢?且由范西迪做一些总结吧:
一、小球:
小球之奥义在“小”,球队不会摆大中锋+二中锋(即大前锋)的双塔,而是降低身高,只有“单塔”或者死亡五小。
大球时代的先驱们,有些会把大前锋摇摆到中锋位置,例如小斯塔德迈尔、邓肯、加内特、诺维斯基、波什都曾被推到中锋位置,球队打起一大四小。纳什太阳风靡一时,离总冠军咫尺之遥。2012年凯尔特人把KG拉上中锋,球队复苏,一度把强大的热火逼向绝境。迈阿密热火能两连总冠军,波什打中锋,功不可没。
有些球队则把小前锋摇摆到大前位置,例如拉沙德-刘易斯在魔术时期被推向了大前位置,靠着高炮台投射,让绿军和骑士灰头土脸,2009年魔术更是挺进了总决赛。
甚至有些球队把小前锋摇摆到中锋位置,这就是死亡五小的先驱,詹姆斯在热火时期就打过5号位。
而巴朗-戴维斯的勇士,让别德林斯打中锋,整一大四小;甚至让哈林顿打中锋,整出死亡五小。这是库里勇士的先驱了。
詹韦热火小球席卷联盟,但由于小球战术尚未开发完毕,热火遭遇步行者和马刺的双塔时一度灰头土脸。
科尔执教勇士后,便主推一大四小。2015总决赛勇士骑士相遇,骑士派上了莫兹科夫和汤普森的双塔,曾让科尔一大四小头疼不已。科尔灵光乍现,祭出死亡五小,用体能和三分拖垮了骑士。而一大四小和死亡五小结合的小球战术也拖垮了整个传统大球时代。
二、三分与进攻空间:
大球时代,同样讲究进攻空间,inside-out、挡拆进攻、三角进攻和普林斯顿都讲究传导出空间,造球星单打或空位投篮的机会。
但当时对进攻空间的要求不太高,像五虎活塞、姚麦火箭都是以铁血防守为基础,进攻端极其滞塞,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低位单打和中投被捧上了难以复加的高度。有一个说法“得低位者得天下,得中投者得天下”,三分只是一种辅佐手段。
按现在产效角度讲,中投足够逆天,达到了50%命中率,也仅仅相当于三分33.3%命中率。当球员三分高于33.3%时,就完全能抵销逆天中投的作用了。
大球时代,一些球队发现了三分的奥秘,走在了时代的前端,像韦伯的国王、诺维斯基的小牛、纳什的太阳、DH的魔术。
半小球时代,主打小球的詹韦热火很重视三分。
历史第一三分手库里崛起,刷新了一个时代,15年宣告了三分时代来临。随之中投和低位单打退居二线,使用比例下降,成了硬解手段;三角进攻这套曾经叱咤风云的打法亦没入了历史的尘埃。
三、快攻:
小球打小的目的在于推快,让球队打得更灵活。大球时代已有球队在探索快攻和跑轰打法,著名的是纳什的太阳,在德安东尼执教下,靠着挡拆和七秒进攻,掀起太阳旋风,可惜最终未能问鼎。
而老尼尔森的勇士、三少/双少的雷霆靠着狂野的开放性进攻,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詹韦热火拷贝了美国队的打法,以上线夹击+反击快攻,震动联盟;而勇士小球则依靠传切体系下的快攻,建立了煊赫的王朝。
四、位置模糊化:
神算子帕特莱利老早就提出了未来篮球的观念:“未来篮球场上的球员身高都在2米以上,他们都有无限换防和持球的能力,拥有攻防转换的速度。”
神算子的观念即“位置模糊化”,球员能打两个甚至多个位置,球员能向上或向下摇摆。
在未来篮球思想指导下,小球时代的各球队身高往平均化的趋势发展。身高极高的传统大中锋在联盟的影响被削减,随之,中锋位置身高下调;同时锋线成为了最重要的位置。
而未来篮球的先驱当属老鹰队,当时老鹰曾经按莱利思想建队,组建了毕比+乔-约翰逊+约什-史密斯+马文-威廉姆斯+霍福德的平民阵容,尽管战绩不佳,也积攒了一些经验。
美国国家队、詹韦热火是“未来篮球”成功的案例,并引起了其他队效仿;勇士王朝的死亡五小同样是一种未来篮球。现在联盟进入了锋线时代。本赛季的雄鹿、快船、绿军、湖人均是锋线强队。
五、体型:
在漫长的NBA历史,体型非常重要,大中锋的内线的攻防是重中之重。
小球时代削弱了大中锋的作用,但符合小球要求的前提下,体型仍然很重要。近年来19猛龙、20湖人、21雄鹿、23掘金均靠体型获得总冠军。
既符合小球时代空间篮球,打一大四小的小球阵容,又具备体型,其先驱是DH的魔术:球队靠着体型,在09年东部决赛击败了体型偏小的骑士,挺进了总决赛。
六、高射炮台:
中锋或大前锋作为高射炮台,是小球时代的常见配置。
这块大前锋位置诺维斯基和乐福,中锋位置奥库尔和加索尔均走在时代的前面。
斯隆爵士的奥库尔以三分射程,让联盟第一中锋姚明手足无措,这是大球时代的经典案例。
七、持球核心:
詹姆斯将持球核心打法推向了巅峰。
在詹姆斯之前,前锋位置有兼职持球的,如皮蓬、麦蒂和格兰特-希尔,但球权有限;控卫位置需要负责持球,但组织是首要任务,得分能力普遍不强。
詹姆斯的持球核心既能大量持球组织又能大量砍分,在大球时代一度被讥讽为“大包大揽伤害球队”的打法。但詹姆斯以其辉煌的成就证明了自己。
随着小球时代来临,持球核心打法成了联盟主流打法之一,并为哈登、威少、东契奇等效仿。
八、挡拆打法:
杰里斯隆和他的弟子卡尔马龙和斯托克顿,把挡拆打法推向巅峰,并为众多球队效仿。例如马刺的帕克/马努和邓肯的挡拆、爵士德隆布泽尔挡拆、太阳的纳什小斯挡拆……德隆布泽尔先进的挡拆体系让姚麦火箭连连败北,这是超前先进的理念击败了落后理念。
挡拆通过持球掩护创造了错位点名的机会,包括小打大、大打小、快打慢、体重大的打体重轻的、投手针对移动范围窄移动缓慢的球员。
在大球时代,纳什、保罗、德隆等就擅长利用挡拆创造错位点名机会;但那会错位点名的产量还远不够。
现在挡拆成为了联盟主流打法,泰伦卢说过,联盟95%球队在打挡拆。挡拆战术越来越丰富,不再是后卫和前锋挡拆,各个位置都可以挡拆,专门点名对手缺陷。
上赛季季后赛湖人三后卫和詹姆斯轮流点名库里就是小球时代的经典战术。
九、团队进攻和传切:
传切打法的先驱应当是普林斯顿,他们讲究分享球权创造空切反跑等机会,韦伯、毕比、佩贾和迪瓦茨的国王,阿里纳斯、贾米森和卡隆巴特勒的奇才均以普林斯顿团队进攻著称。
马刺在11年之前打一板一眼的inside-out、挡拆配合;12年开始打起了行云流水的动态进攻,并于14赛季砍下总冠军。
现在普林斯顿、动态进攻的思路被纳入了勇士传切体系之中,成为联盟主流打法之一,国王、掘金、热火和绿军均靠着传切成为联盟豪强。而三角进攻则被历史无情的淘汰了。
十、联防:
NBA一度禁止区域联防,禁止包夹无球人;2001年联盟为了限制奥尼尔统治力,同时提升美国队适应国际大赛的能力,允许了区域联防。
此后联盟各队开始使用联防,著名的04年森林狼队围绕为核心加内特打造区域联防,让联盟各队闻风丧胆。而小牛队围绕钱特勒打造区域联防,靠着丰富的变化,掐住了不可一世的热火,获得11赛季总冠军。
近年来联防比例越来越多,有些球队联防比例大于10%,近些年热火、勇士、猛龙等队均擅长区域联防,已成为了重要的防守方式。
十一、换防:
换防一直是重要的防挡拆方式,但在大球时代没有足够重视,这是因为大球时代球队配置大中锋,很怕挡拆点名;需要以挤过、穿过或绕过等方式来保护大中锋。
小球时代随着移动缓慢的传统大中锋式微,中锋身高下调,移速增加,有些前锋则摇摆到中锋位置,这样中锋/前锋具备了换防后卫的能力。
大球时代换防的先驱是加内特、詹姆斯、马里昂等,他们均具备不错的换防能力,能换防到后卫线。
十二、角色球员强化:
大球时代进攻端过于依赖球星单打,姚麦火箭就是一个例子,更繁复的inside-out体系和三角进攻体系归根结底仍是创造球星一对一单打的机会。
大球时代,很多具备前瞻性的球队已经懂得开发角色球员的作用了,主打普林斯顿的国王、吸纳欧洲打法的马刺就是代表。
小球时代随着技战术的深化,角色球员在球队作用越来越大,进攻参与度更高,但离不开先驱们的探索。
在传统大球时代的末期,小球时代出现了萌芽。在詹韦的半小球时代,小球和传统大球争夺激烈,热火由于小球思想尚未发展到位,遇到步行者的双塔灰头土脸(事后诸葛亮的说,如果热火有更先进的小球思想,波什能够不断点名希伯特,而不是希伯特每次打爆波什)。
勇士王朝崛起,把小球打法推向极致,带来了小球时代,希伯特、拜纳姆等风靡一时的传统中锋没入尘埃。勇士王朝衰落后,湖人掘金雄鹿等将体型理念注入小球时代,引发了一波体型革命,也带来了小球时代新的高潮。
(文:/@洛城里 范西迪)
只要你喜欢篮球,热爱创作,不管是长文、翻译还是混剪、后期,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欢迎加入『洛城里』,一起为热爱喝彩!私信@洛城里 留言即可
胜者的前进
· 湖北小球时代并没有否定身高的重要性,只是消解了纯身高论。小球时代里,对球员的技能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那些只能做单一功能(比如防守、比如吃饼、比如纯射手)的球员被身高更矮但功能更全面的球员所取代。多队使出的三卫战术,其实就是当下还很难凑出莱利预言的5个2米以上全能球员状况下不得已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