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解析】乔帅的艾弗森系列

avatar
关注

所谓艾弗森横切(Iverson Cut)是以著名NBA球星阿伦-艾弗森(Allen Iverson)命名的空手跑动,我们通常会以他的首字母缩写AI来代称该战术动作。之所以设计这个动作就是为了让核心球员能够更方便更舒服地接到球,在高位由两名大个子做一个横向的双掩护,明星球员利用掩护跑到球场的另一侧去接球(图1),这个战术动作我们就把它叫艾弗森横切。

乔帅上任后对中国男篮的进攻体系做了非常大的调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包含有大量的手递手回传以及交叉跑位与反跑,此外他还延续了前任主帅杜锋指导注重空间分布和强调快速转移球的理念,打造出一套非常动态的欧式进攻体系。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乔帅战术手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系列,它就是以艾弗森切为起手的,具体又可以详细划分为三大模块。

①面框单打设置(Isolation)

球过半场后三号位借两名大个的横掩护到球场的另一侧接球(AI),若对方吃掩护以后处于追防的状态,则三号位可以在45度角自主持球进攻(图2和图3)。坦率地讲以目前国内锋线球员的控运和处理球能力,要执行好这个选项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一旦突入到对方腹地,人家必定会有内线球员参与协防,然后就只能选择低质量的传导球甚至会直接出现失误,这样的镜头想必大家已经看到过很多次了。好在我们还有李凯尔同志,随着他不断融入到球队的战术体系当中来,我想以后这个战术选项应该会极具杀伤力的。

②中路下掩护设置(Mid-Pin)

在三号位AI横切的同时,二号位借五号位的下掩护切出至弧顶位置,接到球后随即发动Spread挡拆配合(图5和图6)。如果对方提前切断传球路线导致三号位很难接到球,则可直接传给兜出的二号位,由其自行发动攻击或者再回球(Flip)给一号位重新组织进攻(图7)。乔帅专门设计了两个接应点来作为双保险就是为了防止传球路线被阻断而导致的战术停滞。

另外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在这个系列中乔帅通常会安排真正的控球后卫赵继伟在战术发动初始处于无球状态(其实就是在打二号位),这是由于该战术是由二号位和五号位发动Spread挡拆作为兜底的,所以赵继伟打的只是形式上的二号位,无需承担带球过半场的任务。

这个设置还有另外一种变化,就是将中路五给二的下掩护改为由二给五做背掩护(Rip)。如果对方过度关注五号位顺下,那么二号位在弧顶就会出现一次空位投篮的机会(图8)。这个变化是为了体现周琦顺下的威力,发挥五号位的身高优势。从这里大家也不难看出,所有的掩护其实都可以是双向开放的,你给他掩护他反过来亦可给你掩护,无需过分拘泥于定式,灵动多变的战术风格才更具威胁。

③侧翼挡拆设置(Wing PnR)

这个设置是在月初的意大利特伦蒂诺杯上才首次出现的,它和前面提到的打法在战术运行上并没有太大关联,属于完全不同的战术,但由于起手式都是AI,所以我们姑且将其归为同一大类。球过半场后战术发动,二号位AI切到球场另一侧接球发动侧翼挡拆(图9),亦可将球再回给一号位到弱侧45度角发起挡拆配合(图10)。这个上线双挡拆想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CBA联赛很多球队都在使用。

以上就是国家队艾弗森系列的全部解析内容。在近期的德国篮协超级杯中AI横切的使用频率骤然下降,颇有退出乔帅主打战术的意味,当然了这个还有待后面的持续观察。从最近三场热身赛来看,李凯尔同志加入后我们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造球队原有的战术框架,但具体执行方式及侧重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杯倒计时仅剩十多天了,希望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抓紧最后时间好好磨合主力阵容,争取在即将到来的大赛上取得令广大球迷们满意的成绩,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中国男篮国家队往期战术解析回顾:

拉链系列(Zipper Series)

CBA专区篮球技战术大师男篮国家队战术手册
发布于山西阅读 1469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叽里咕噜yao

· 贵州

我发现我们的好多挡拆像形式主义一样,质量太差了,人往那一站完事儿了

亮了(31)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