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卫未来希望?。
小赵赵维伦,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名字。因为早在2022年时,16岁的小赵就已经上演了意甲的首秀,随后在意大利新生代杯夺得冠军,获得四强赛MVP,最后在18岁生日前一天升入瓦雷泽一队,可谓是年少成名。
在本次U19比赛中,他也是加入到国青队,有不错的表现。
24.7min TOV:2.4 PF:2.7
9.9+1.9+2.6+0.6+0
46.5% 46.0%(1.7/3.7)73.9%
TS:64.9%
在分析他在U19的表现前,我觉得需要简单和大家先介绍意甲联赛的基本情况。
意大利成人联赛主要分为三级篮球联赛。意甲分为A1和A2,然后是赵维伦所在的意乙,习惯上可以称其为第三级联赛。
A1联赛包含16支队伍,包括小赵所在的瓦雷泽。每队有12人大名单,允许有6个外援,不限制外援的时间和节数,所以一般球队都会将外援名额签满,起码都会有4个外援。
A2联赛包含27支队伍,分两组在全国范围比赛,每队有12人大名单,允许有2个外援,同样不限制上场时间和节数。
由此来看,A1联赛的本土球员约每队7人,共112人;A2联赛的本土球员约每队10人,共270人。
B级联赛今年有64支队伍,分四组在全国范围比赛,每队12-14人,允许有一个外援,外援不限制上场时间和节数,意大利本土球员约700人;目前瓦雷泽下属球队处在这个级别,这也是小赵本赛季主打的联赛。
在这个联赛中,后卫有许多都是成熟球员或者A级联赛退下来的老将,他们在经验和身体方面优于小赵很多,会用身体卡住小赵的突破,也会不断攻击小赵体型小的缺点。
但是,小赵还是在联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出手三分占比很高并且收获不错的效果,教练和队友也很乐意以他为核心。本赛季在B级联赛出战24场,场均拿下17.3分2.3篮板4.1助攻。两分球命中率51.9%,三分球命中率34.8%。他最终也收获了联赛赛区最佳青年球员。
那么在本次U19的比赛,小赵也展示了自己的特点。他最大的优势是投射,无论是接球投还是难度更大的持球投。
通过手递手配合创造出来的空位
和杨瀚森打进打出后跳投
again
通过小走位创造出来的机会,即使轮转回位也有信心出手
通过无球挡拆寻找的机会,强干扰也直接投
偶尔也会在底角等待定点机会,果断出手
面对锋线的强干扰,手感好的时候也很自信出手
但是在接球投这一项,目前小赵还是偏向一些底角及45度定点、小范围移动后出手、手递手、打进打出后出手。对于无球射手来说,更偏向于定点三分手的评价,而非像姜维泽、吴前、小库里等人,基本不跑难度较高的兜弱侧掩护出来等的战术。
即使这样,小赵在投射方面依然很有威胁,因为他掌握更难的持球投。
若对手绕防他,他则自信地直接跳投
手感好时,抢断后直接快攻三分
当然他不拘泥于三分,有时也会根据挡拆时发生的变化进行中投或者突破。
弱侧无人则快速变相至中距离,背后运球急停后撤步跳投,一气呵成
同样走弱侧底线撤步高难度中投
变相后加速杀入内线上篮
探步后走挡拆另一侧加速,卡住人后假动作上下步
挡拆后慢下来先卡人,然后一个加速从三人中钻过上篮
对手扑防失位,立刻突破禁区强硬对抗上篮
可以看得出来,小赵非常擅于利用自己的投射威胁,通过阅读对面防挡拆进行下一步策略。当然这一切基于他自己在同年龄段中成熟的持球投技术和实用的突破脚步。
不过,小赵在挡拆行进中,也能实时观察局势,连线队友。
半转换找到下顺的内线
胯下加速突破后分球篮底的内线
借挡拆突破吸引三人注意分球篮底的内线
挡拆对方换防立刻吊球给内线大打小
定点吸引两人防守立刻二传给空位内线
不管是快攻、挡拆,还是弱侧接球后的二次分球,赵维伦的视野都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本届赛事上,我们可以看见,小赵非常熟练地运用挡拆,借挡拆根据对手的防守进行投突传,并且当可能出现快攻机会时,他也能快速推起转换、长传上球,是非常典型的现代控卫打法。
但是,小赵依然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韩登多次提名他的防守并毫无道理。
一对一防守走神直接被突破
防守位置太过靠前被对手一个转身轻松过掉
除此之外,他防挡拆选位相当差。挤掩护过慢导致对手借挡拆轻松突破,联防时无端失去防守区域去做不必要的协防,绕防投射好的后卫被对方直接跳投命中,这些举措,有一些是非常低篮球智商的举措,场面相当难看及容易伤士气。
还有,由于他的体型,他常常会被对手“罩住”,从而失去视野被迫传出质量相当差的传球以至被抢断。
速度拉不开高快的后卫只能被迫强行跳投
面对身高臂长的美国后卫及锋线包夹,出球时机过于明显、出球方式太差导致被断
对手很“照顾”小赵,包夹几乎让他失去传球的所有角度
队友上提位置较好,小赵传球及时则破解了这次包夹
对手已经预判到他的吊球
面对身高臂长的防守者传球如此随意
小赵的失误,一半来自于一对一对手身体压迫,一半来自于散漫或遭到高大后卫“笼罩”或包夹传出糟糕的传球。这是需要重视的,因为即使是较弱的韩国和匈牙利后卫,也能通过包夹造小赵的失误。
当然,这也有不可忽视的原因。由于面对法国和加拿大的出色表现,西班牙和美国面对小赵的防守比之前的对手要严的多,他们在无球端就已经给了小赵足够地对抗,忌惮他的持球投也不肯给他轻松的投篮空间,大部分面对小赵发起进攻时都直接上包夹“伺候”。这说明,强队认可小赵进攻的能力和对球队进攻发起的重要性,并对此有针对的防守策略。
球队的策略也不太利于小赵发挥。无可置疑的是,杨瀚森是球队的核心,长久以来,杨瀚森的打法都是以低位为主从而通过单打和传球辐射全队,构建球队的进攻体系。在U19的比赛也是如此,更多的落阵地以杨瀚森低位为主的进攻体系。而小赵的优势是打快,在转换中上球或自己终结,阵地战中以挡拆为主,通过挡拆投突传辐射全队构建球队进攻。两者打法没那么重合,使得其实进攻效果没有想象中得良好,两人的配合局限于少量的挡拆、杨瀚森低位的打进打出等。反而是机动性良好的淡厚然和小赵的挡拆配合有不错的效果。当然,这不是批评球队的打法,毕竟杨瀚森是球队的攻防核心,以他擅长的方式构建进攻是正确的事情;小赵也是今年才加入到球队,短期内不可能围绕他设计太多的战术,让球队适应他的打法,只是客观上存在这样的冲突和差异。
对于小赵需要提高的地方,我觉得最重要有两点。
1、提高身体对抗的能力且保持投篮手感。小赵已经掌握同年龄段成熟的运用挡拆进攻的技术,相信以他的发展方向,这些东西在以后成年比赛也不会丢失。但是,由于身体条件较差,不具备良好的弹跳能力、相当平庸的臂展、比较小的体型都让他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面对对手针对都比较艰难。第一步速度拉不开对手、对抗能力偏弱只能像这样
所以,提高对抗能力是往上走必不可缺的,他得增强自己的核心控制、增大自己的体型,然后同时进行更多的强度投篮训练保持手感,从而再面对高大后卫包夹和压迫时能传好球和凭借力量卡位;面对对手无球端对抗消耗时才能不流失手感,以至于罚球命中率只有73.9%;对抗时才能保持核心控制打进上篮。同样的,小赵还需要节奏变换来提升自己的进攻水平。小赵在这方面已经小有成就,行进中主动停那一秒钟是区分国内绝大多数后卫的表现,没有爆发力的他需要更多的节奏变换才能对更好地单打和挡拆中突破,但是在对手无球端强消耗后,有很多球他都没有选择出手,有一些甚至是甩锅球,TS64.9%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完美。毕竟,面对针对防守能够出手也是一种能力。
2、提高自己防守能力。小个子由于身高臂展,先天防守能力就一定会有劣势的地方,但是徐杰就能在此方面做的很好。一是他有不错对抗能力的同时不惧对抗,在青年队和联赛中大量贴防对方后卫,手下球也很快;二是他有很强的篮板嗅觉,专门研究过打铁后球的落点,所以一直是联赛乃至亚洲赛中同位置顶级的前场篮板手,“徐中锋”的称号不是乱吹的。小赵也不需要一定向他的目标发展,增大体型可以弥补一些对抗,但是对于防守选位,必须提高自己的意识。对手大打小,个人防守没有办法,但是简单的防守选位,可以少犯防守中低级错误,不能成为队伍中的漏勺。
预测前景:CBA优质首发-意甲中游球队主要轮换(瓦雷泽主要轮换)
nxjxbdjxh
· 辽宁运控能力还有三分能力毫无疑问,小赵就是同年龄段最出色的球员之一,传球能力稍微有点逊色但无伤大雅,最迟亏的就是防守和身体对抗能力还有身高问题,防守和身体对抗在意大利应该会提升,毕竟欧洲是出了名的重视身体对抗,身高问题就看天意了,长到185也行,毕竟世界杯上还是有很多身高不到190的,反正我比较看好他是未来国家队成员
虎扑JR0723360725
· 安徽少吹点牛,如果中国像小赵这样的后卫一抓一大把,也不至于中国男篮被对手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看看现在中国男篮后卫投射水平,和其它国家比就是刚入门的水平。你让现在中国男篮后卫面对加拿大,能连续进三分吗?怕是连出手都不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