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弱了,为什么小球时代球员更容易受伤?
都说小球时代的对抗弱了,但为什么现在的球员更容易受伤了?这可不是什么印象流,年纪大的就不说了,像一些中生代,恩比德、东契奇、浓眉、布克、布朗包括字母、莫兰特这样的“妖人”,去看看他们的出勤率,一个赛季能打上个60场球,都谢天谢地了。而就是考虑到现在球员的出勤率,以至于联盟还得出个至少出战65场才能角逐个人奖项的规定。那么为什么对抗强度下降的小球时代,球员还频繁的出现伤病呢?
首先要跳出一个误区,对抗强度大就一定容易受伤吗?像之前的内线年代,大个子在篮下肉搏卡位的时代,那个时候身体对抗确实强,都能感受到肌肉和肌肉之间的碰撞。但是这种对抗都是静态的,大家都是站住了暗自较劲,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你给我一肘子,我给你一拳头,这样的静态对抗是不会导致关节、骨头出现重大伤病的。
但是小球时代不同,小球时代节奏快,各种抢快攻的机会。以前的内线时代,快攻的机会都来自于造对手失误形成抢断,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打个快攻反击。但现在不同了,保护后场篮板后大个子快速一传给到下快攻的球员,或者大个子直接运球,两翼几线快下这种画面也不少见。更甚至的有对方打进后,强行快发底线球抓对手退防不及时这种快攻的机会。总之小球时代突出的就是一个快,内线时代可能8秒才刚过半场,但小球时代5秒可能就已经完成了进攻发生了球权转换。
小球时代这种快虽然可能都来不及身体接触,无法形成身体对抗,但一旦有身体接触,是在这种高速奔跑下的对抗,那受伤的风险就大了。想想看,你正全力冲刺100米,这时候脚下突然被绊了下或者有人侧身朝着你撞过来,不受伤你也得摔个四脚朝天。而在这种动态的高速运动时发生的身体接触,是很容易导致关节、骨头造成损伤的。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对抗强度小了,医学也明明更发达了,但为什么球员的出勤率越来越低的原因。
莱山东契奇
· 山东节奏太快了,回合数增加,跑的有可能更多了,跑多了身体累了伤病就来了
Emanon2
· 上海近日,禅师参加了一档播客节目谈到当今联盟的伤病问题。主持人斯泰西·金(Stacey King)是前公牛队球员主持人:说到过去球员可以打48分钟这件事,你怎么看当今联盟的负荷管理、球员轮休这些问题?是因为现在的球员太疲劳了吗?禅师:那就是胡扯,我们过去每天都在训练。(主持人插话:那就是我一直跟别人说的,别人都以为我在夸大其词,过去我们4天3赛都要训练!)禅师:并且以前的球员不那么容易伤病。我听说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是这个赛季有足够训练量的一支球队,他们在常规赛没有出现那么多伤病情况。虽然在临近季后赛尾声时他们也出现了一些伤病,但是你看到了国王队今年的状态,他们这赛季的比赛发生了质变。现在的问题是,我不知道球队这样做(指减少训练和轮休)是为了延长球员的职业生涯还是什么,我不知道这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但过去我们一直很爱训练和比赛。我和训练师奇浦·谢弗,我们都很爱训练,球员们不怎么伤病。一个赛季中,你可能会因扭伤脚踝缺席一两场比赛,但球队轮换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我们飞机上的12名球员都要在比赛结束90分钟后坐飞机回家,那就是我们过去准备比赛的方式。我认为球员也爱训练,他们习惯在一种持续稳定的训练量下打球,磨练技术。当今联盟,球员投入最多的训练就是投篮,但传球时机、传球技巧、脚步移动等其它方面的技术训练也应该投入更多。无独有偶,在今年年初,前NBA教练斯坦·范甘迪(现场边解说员)就联盟伤病频发发表过看法,他也提到了当今联盟缺少训练的问题,杜兰特表示赞同斯坦·范甘迪:90年代NBA球队只有一个技巧训练师和一个力量训练师,球员们训练比现在更频繁,强度更高,他们还要打更多的背靠背。现在的球队拥有庞大的医疗和训练团队,训练却反而变少了,更令人不解的是球员伤病和比赛轮休越来越多... 现在的球队在准备比赛和训练方式上有问题。杜兰特:我同意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