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有哪些隐藏的汽车安全真相?

avatar
关注

国产合资十款主流A级车大拆解,藏着很多"猫腻"?今天咱们来扒一扒。

首先说下防撞梁,这是我们日常驾驶中低速碰撞负责吸能很重要的一环。十款车里相对最差的当属别克威朗Pro GS,前防撞梁结构简单,材质廉价,更是连前后都不配备吸能盒,在挤压测试中成绩也是拉胯垫底。

秦plus dmi这台车倒是挺有意思,虽说便宜、销量大、也算皮实,但是车身用料和前后防撞梁上也太省了。而一直被诟病安全性差的日系车混动思域,前防撞梁用了全铝材质,并配备了双吸能盒,属实良心了一波。

谈到被动安全性,离不开白车身的钢材强度以及结构设计。之前认为安全性只要堆超高强度钢就能提升,但看了这次横拆,纠正了我之前的观点,这二者缺一不可。大众朗逸就是最好的反例,车子钢材材质及格,但实际碰撞中力的缓冲结构设计不行,在实际的碰撞中,往往都是车抗住了,人没抗住。

在这项拆解里,有三款车被彻底扒光了底裤——秦plus dmi,帝豪L HiP 以及伊兰特。秦和帝豪在主驾驶位置都做了应试加强,副驾则受到了区别对待。不过有一说一,起码秦的钢材材质还算得上及格,而帝豪就是一个偷工减料,甚至A柱的钢材强度都不过关,属实说不过去。不过伊兰特的应试骚操作更离谱,主副驾驶的钢材强度都不一样,只能说现代在中国si的不冤。

再说头部侧气囊,也能发现部分车企为了省成本无所不用其极。比如,秦和帝豪以及伊兰特的侧气囊面积就小,充气时间也短,这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覆盖面积小,充气时间不足,都会对驾驶员造成更大的伤害,这种关乎性命的配置真不该简配。而朗逸,思域和艾瑞泽8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覆盖面积大,充气时间足,值得吹一波。

最后,有一项很重要但又特别容易被忽略的用车安全知识点。就是包座椅套会对气囊的弹出造成很大影响,有的气囊会弹出时间慢了,个别安全气囊甚至都弹不出来,直接憋在座椅套里面了。所以大家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还是尽量保持原厂座椅最好。

总结一下,这次10车对比拆解有点颠覆惯性认知。个别日系车反而在看不见的地方,用料足够良心。而有些国产车则恰恰相反,在看得见的地方使劲堆料,看不见的地方却使劲“减配”。的确没有完美的车,尤其10万块钱这个价位,能理解每家车企有自己的造车和设计理念,但无论如何安全上都不能减配。不管你打经济省油、内饰豪华、还是性能小钢炮,安全上都不能打折!

有不同观点的,可以评论区里交流下~

发布于河北阅读 85061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西川阿九

懂车帝的经费应该是充足的吧,来个思域和秦60时速对撞一下,节目效果拉满

亮了(285)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约基奇不约姬骑

· 江苏
日月所照皆为华夏日系车拆解不输国产,实战还得国产车下车救援收起

10万-15万的车,车价差了一半…….甚至都可以跨级别了,这还比个der啊……..比如这次对比的思域混动,比秦dmi贵了好几万……当然,这个视频我昨天刚刚完整看过,综合相对较好的是艾瑞泽8。

亮了(164)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