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给哈弗茨找位置,阿森纳怎么踢怎么别扭!乾坤大挪移自废武功
没有拿下富勒姆,但两胜一平的开局,成绩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从比赛内容来看,阿森纳踢的是怎么看怎么别扭。
大家不理解,为什么要让正牌后腰托马斯撤回去打边后腰。
不理解为什么去年跟萨卡在右边非常默契的本.怀特成了中后卫。
不理解原本的主力中卫加布兽现在为何打替补了。
而在一系列不理解的背后,固然跟廷贝尔重伤,津琴科刚刚伤愈,为了延续边后腰战术的打法有一定关系;但怎么踢怎么变扭的核心因素是——阿特塔强行在给哈弗茨找位置!
当初阿森纳买哈弗茨的初衷,主要是对扎卡的位置进行升级,次要是为了应付多线作战,在中锋位置上加一个备选。
但是季前赛的时候,大家就已经看到,莱斯+哈弗茨+厄德高的三中场在防守端存在很大的疑问。再加之热苏斯的受伤,因此在社区盾这一“试金石”之战,阿特塔派出了托马斯+莱斯+厄德高的三中场,把哈弗茨顶上去打中锋。
社区盾的比赛充分说明,莱斯+哈弗茨+厄德高组成的三中场,控制力和防守硬度都没有问题。但是那场比赛,阿森纳在场上踢的最挣扎的就是顶在单箭头位置上的哈弗茨。
如果按照社区盾的比赛内容作为参照,那么等热苏斯回来后,直接顶掉哈弗茨的首发即可,其他位置不用调。但哈弗茨毕竟是今年夏天刚刚高价引进的,至少在赛季开始阶段,阿特塔不能不用!
而不能不用,但哈弗茨打单箭头效果又不好,这直接导致从联赛首轮开始,为了给哈弗茨找位置,他撤回到了中场;莱斯和厄德高一个是夏季标王,另一个球队队长,阿特塔也没法不用,这就导致托马斯在中场又没了位置,阿特塔就把他撤回到了后卫线。
当然托马斯只是防守时站在右后卫,控球的时候,托马斯是边后腰,阵型变成三中卫。
考虑到本.怀特和廷贝尔都是可边可中,更便于球队在三中卫和四后卫之间切换;剩下一个位置,在加布兽和萨利巴之间,显然萨利巴是更合适的拖后中卫人选,这就导致联赛首轮,加布兽成了替补。
但是阿特塔的完美设想,都倒在了廷贝尔赛季首轮的重伤。谁来顶廷贝尔的位置?
由于加布兽打不了左后卫,津琴科才复出,阿特塔也没打算改体系,他优先使用了后防线上左中右全能的富安健洋。
但是上轮打水晶宫,富安健洋被罚下去了;加布兽换下马丁内利后,阿森纳改成了5后卫,把萨卡撤回去打左边翼卫,导致前场没了反击点,阿森纳被揍了20多分钟硬是咬牙扛了下来。
但是很显然,萨卡撤到左边路防守,不会是常规操作;打水晶宫的最后几分钟,阿特塔就已经把基维奥尔派上去试了几分钟左后卫,而本场基维奥尔打左后卫的安排被延续。但是从实战效果来看,基维奥尔根本就不适合打左后卫。
而托马斯防守站在右后卫,控球站在后腰的另一个连锁反应在于——去年无比犀利的萨卡内切,本.怀特套边已经见不到了。无人在外线支援的萨卡频频在边上1V2,1V3,他在边路的威胁明显下滑了,阿森纳的进攻开始左倾了。
然而中场偏左的中前卫哈弗茨,跟左边锋马丁内利之间也没有什么化学反应。这就导致阵型左倾的阿森纳,强攻左路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为了一个哈弗茨导致全局踢的都比较别扭,阿特塔看没看到?
他当然看到了!
但既然是高价买来的新援,这就导致阿特塔不到迫不得已很难拿下哈弗茨。
而打富勒姆的比赛,之所以56分钟就把哈弗茨拿下,那是因为球队落后,进攻端办法不多,他也不想输啊!
而把哈弗茨和托马斯拿下去,津琴科上来打左后卫,本.怀特回到右后卫,又换回了上赛季的套路之后,阿森纳的进攻不一样了。
有了本.怀特套边,萨卡在右路的威胁出来了;厄德高、萨卡、本.怀特这一已经经过检验的右路铁三角重新聚齐,把右路威胁找回来了。
而经过一年的适应,法比奥.维埃拉逐渐适应了阿森纳的体系;他登场后打在哈弗茨的位置上,所展现的效果要比哈弗茨好得多。
56分钟换人,73分钟就反超,说明阿森纳还是更适应上赛季的老套路。而83分钟11打10,眼看他们就要收下三分,却在最后被富勒姆依靠定位球进攻追平了比分。
虽然丢的这个角球是津琴科在后场送的,但总体来说,津琴科和法比奥.维埃拉的登场,还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阿森纳采取去年就已经取得过成功的这一套,效果也明显优于阿特塔新赛季开始尝试的这一套。这也就带来了一个更大的疑问——下一轮打曼联,阿特塔应该改回效果更好的老套路?还是继续坚持他赛季初尝试的这一套?
而到底该采取哪一个套路,核心问题又回到了哈弗茨身上——哈弗茨到底应该在阿森纳打什么位置?如果他依旧无法融入,阿特塔敢不敢把他迅速拿下?
澄默
· 广东花了这么多钱,总要好好用一下啊
师师爷lion
· 福建头铁的塔子,估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