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说说之:player1 plus以及spo
先说结论,1100的价格和打板科比8,不推荐购买,但是很好穿
外底耐磨一般,十个小时左右的训练打野加比赛在全部室内木地板上的情况已经把细纹磨掉了。抓地很离谱,在返潮的地板上还能抓的很死,纹路很好看
中底应该是一大亮点。我试了三个不同的插入式鞋垫,体验最好的还是那个力量鞋垫。速度鞋垫卡小脚趾很严重,支撑鞋垫又失去了薄底快靴的感觉而且会把鞋内空间撑大。因为都是在木地板所以测不大出缓震,但整体风格是很直给的感觉,在当今的插入式鞋里算是一股清流。内倾我个人感觉是没有,但也有人觉得存在,看个人体感吧
鞋面和鞋带系统我要夸死。和中底贴合的很好,复杂的鞋面工艺让质感干起来挺好,支撑完全没问题 ,包裹很舒适(但是因为鞋带开到了大脚趾部分还是会有点不适应,觉得有点分裂)。前期后跟用了灯芯绒会比较光滑,稍微掉跟,打上一场就没有任何问题。
整体风格就是直给的可置换中底的薄底快靴。
PS.补一下对spo的看法:值不值这个,看个人吧,你说zk8纯白就值2000嘛,在我个人来看其实就是性价比问题和知名度问题,spo本来小众的同时还贵,没降价空间,1100的价格给你1100的体验,但wow10和aj37这种属于600块钱给你1300的体验,所以在这种性价比下选择谁我觉得一目了然。再者一个小厂做四位数的鞋,没必要冒这个风险承担。现在球鞋市场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卷的后果就是降价。现在aj38已经1000块钱了而且还会持续降价,aj37六开成常态,wow10 6开7开,十三十四䨻也是6开7开,对于我们消费者肯定是好事,但对于整体球鞋市场不是可持续的趋势,属于典型疯狂几年之后的低迷期(哈登7就是我个人觉得反对这个趋势的最好例子)。我觉得以后趋势就是旗舰在9开左右会成常态,不然所有产品价格下探挤压下级空间会让市场混乱。p1plus的问题从来不是实战不好(p1实战很烂,p1 2023尚可)而是抄袭和价格问题。我是觉得等到后期spo的价格下探到7开左右竞争力就不低了(9月要出的那个game1,评论区说抄的鞋快超过20双了,这要是还能叫抄....都抄了和都没抄有啥区别吗。价格就是899,然后定位外场耐磨锋线鞋),甚至我会觉得spo会是目前国产趋于公式化的一个破局者,毕竟除了zk后几代做出来过真正意义上的可置换中底的第二个就是spo(而且spo的中底是能单独购买的那种,这点比zk后几代好不少),也能肉眼看见产品力在一年以内提升的多离谱(spo3.0这个袜子已经几乎公认除了nike gi最强了,p1 plus的进步有目共睹,而且实战还真心不错)至少我是愿意掏钱的,也对这牌子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那么就这样,白
不确定之物终点站
· 江苏一双鞋,没有情怀、没有品牌溢价,就靠山寨外观和基础篮球鞋性能值1000块?消费者的钱都出在他们网络营销费上了吧~我不歧视新星品牌,即使你第一双鞋“借鉴”球星签名鞋外观也无可厚非,但是别想通过营销就卖那么贵。现在国内外的大品牌球鞋太多了,百花齐放,性能好的也是不计其数,就像楼主说的,AJ正代、WOW正代现在也就700+左右,论讲故事不也完爆这个椰子?不说你卖的特廉价,二三百啥的,你起售899,卖出量了打打折到四五百都不这么招骂~主要现在性能做的特别好,又帅又便宜的鞋也不少啊,不是特有钱的尝鲜的富哥真不建议买
一名路过的帕某人
· 江苏营销很成功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