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帅14䨻实战测评——时至今日仍是李宁的顶级实战鞋
省流版依旧最前面
情况介绍:先说说本人使用这双鞋子的具体情况:本人身高180cm,体重77kg,脚型正常偏瘦,足弓正常,打发偏向于锋卫摇摆人,比较喜欢依靠一步过人和身体对抗上篮,6突4投。鞋子目前共计穿着时间,包括三次全场的训练,5次全场的比赛,3次半场的野球场接波,并不是长测所以分析并不十分严谨,以下是我的实战后分享,欢迎各位jr讨论。
尺码
尺码选择的话我选的是李宁的42码,给兄弟们的建议是按照鞋子长度选择,原先的nike码数42.5,阿迪的42码,度子的42码,踏子的42码,李宁也是选择42码。这双鞋的42码也是长度宽度正正好。同长度的宽脚可以选择大一个码数(跟我脚长相同的好兄弟是宽脚,他选择43码穿着就很合适)。
包裹
前段的包裹是十分出色的,因为李宁的鞋楦比较适合我,调整好鞋带之后都是鞋子内没有一丝丝多余的空间,加上鞋面是那种微微有延展性的coolshell,所以能够牢牢锁住我的前脚掌。前段中段在系鞋带后整体的体验是相当不错的,十分贴合自己的脚掌,同时不会带来勒脚背的情况。需要诟病的一点就是后掌的包裹不太行,后掌的填充有些单薄,第一次上脚穿着时会有轻微掉跟的情况。小小吐槽一下这个后掌填充的面料,单薄之余还有不经造的可能,又或者说与其他鞋款相比,这个面料显得有点点廉价。
支撑
支撑性能优秀,不管是做变向还是身体对抗的外侧脚蹬地,亦或是防守滑步,这双鞋都能够给我足够的信心去做这些动作,前提是鞋垫能够固定在中底布上。这次的鞋垫是李宁的螺母鞋垫,但是宽度是刚好跟中底布等宽,我在做蹬地的动作时,鞋垫会出现移位的情况,非常影响自己的注意力,需要脱下鞋子调整,后来将鞋垫用双面胶固定后才解决的。还有就是可能我的袜子滑的原因,穿着会有鞋垫滑的情况,可以选择更换鞋垫或换双不那么滑的袜子。简而言之,支撑优秀,力量强的运动员做较为夸张的动作也可以支撑他们完成。
抓地
我自己的驭帅是橡胶底版本的,自己实测下来抓地力只能是及格,遇到有浮灰的油漆地外场,这双鞋会有滑动,同时制动的距离会增加,急停回来的没那么干脆。同样的情况,在室内场他的抓地力会好一点,但也不是像传统人字纹那样指哪打哪的干脆,基本的动作都能够支撑,但是就是心里总觉得他的抓地没有那么的可靠。随着穿着次数的增加,这种情况会缓解,我自己的猜测可能是纹路磨损了之后,外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这也让球鞋的抓地力得到了提升。另一点就是鞋子内侧有纹路上翻,做变向动作时可不会丢失抓地力,这点好评。
缓震
这双鞋的缓震是较为舒服的缓震,可能是接触过许多超临界发泡的中底后,目前对超临界的中底有种麻木感,没有初次接触到这么惊艳。前掌单看缓震材料的厚度还是非常可观的,但是上脚后,在前掌有碳板的情况下脚感没有那种一味的软,更多是韧弹的感觉,有点像QQ糖一样的感觉。外加包边的限制,能够做到落地不震脚的情况下,尽量增快反馈的速度。后掌的䨻更有一种如海浪般连绵不绝的感觉,在我做摸高的使劲蹬地起跳落地一系列动作时,都能很好的转化蹬地的力,落地很好的吸收掉缓震,总而言之,后掌缓震顶级,前掌做到有厚度的情况下也能有很好的反馈。
反应性
不单单把这双鞋里面的铲形碳板领出来讨论他的作用,上脚的时候跟cj1是一种感觉,鞋子中底刚性强,会有轻微掉跟的情况出现。中底调教韧弹的情况,前掌其实还是能够明显体验到超临界中底的反馈的,谈不上几多惊艳,但是能够让你在比赛中全身心投入,这是很棒的一个点。再加上鞋子的反应性需要配合着抓地一起讨论,所以这双驭帅14䨻他的反应性是给他的外底抓地力拉了后腿的。
耐用性
鞋面的耐用性目前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后期我觉得会在鞋帮内侧有磨损的可能,在我自己穿着的过程中,后掌向前掌过渡的情况下,鞋帮内侧会有折起来再恢复原状的情况。中底的耐用性目前来看是最大的问题,我在三场全场的情况下,两只脚的碳板都已经将中底䨻割开来了,其中左脚有很深的一条裂缝。外底纹路的话细小的纹路已经磨掉了,加上外侧蹬地的地方是磨损最严重的地方。穿着这双鞋的伙伴就需要注意是碳板割穿中底和外底的磨损情况。
抗扭转
这点毋庸置疑,铲形碳板在足弓处上翻,加上这双碳板的强度,抗扭转可以给到满分的,就是我的体验可能到达不了专业测评球员的强度,所以这双碳板应该没有发挥到全部的作用。就目前来看他给到这双鞋子最大的作用就是抗扭转满分。
一些碎碎念
这双鞋是好兄弟送的自然是十分爱惜,可惜这双鞋碳板割穿中底让我无法像往常一样放心的实战,谢谢送我鞋子的好兄弟,祝你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40了还不会投篮
· 广东用换场地来解决球鞋抓地问题?
先声夺人G
· 山东有些鞋就是娇气,你顺着它来,就有好的效果,就好像人人都知道jb1不耐磨纯粹内场鞋,还总有人天天问jb1打外场怎么样,那不是闲的没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