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亚洲篮球冠军联赛和联盟也许是一种解决方向

avatar
关注

现在中国篮球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高水平的比赛太少,与世界篮球脱节。

但想着把球员送出去,从而想到什么限薪等方法,这都有点逆势而行。

现在国人收入水平上去了,体育娱乐消费市场是刚需摆那里的。打个野球当网红都能收入满满,职业联赛限薪就能把球员引导出去了?

所以篮球产业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们市场有优势,就该往大了搞,把亚洲的各大联赛都拉上,搞一个有影响力有商业价值的洲际赛事。同时通过这个赛事平台,逐步把各个联赛的规则拉近,把产业里面从球员到教练到产业人员的流动拉通。

当然,亚洲球队普遍菜,菜鸡互啄依然没法解决比赛质量问题。所以这里就要把澳大利已的NBL拉进来。大家习惯性看美国看欧洲,澳大利亚好像一直是粗白大壮的印象,实际上澳大利亚篮球水平也很强,国际赛事表现放欧洲比也是第一档的。

而澳大利亚相比美欧它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就是时区和东亚吻合,这使得商业化的难度大大降低。现在都想着把球员送欧洲,但是欧洲的问题是就中国球员即使在那打得再风生水起,也很难收获国内大面积关注,这对球员的商业价值开发很不利(其实美国也是类似问题,只是NBA影响力足够强),最终还是抵不住收入的差距而回流。何况澳洲篮球的尽头也是NBA,顶尖球员通过这个路径说不定更容易到达最高殿堂。

具体的做法,首先是形成这样一个基于一项商业大赛(亚冠)的亚洲篮球联盟,这样可以建立规则(特别是外援规则,譬如亚冠比赛可以真外援4节4人次,但还可以有2个当本土使用的亚外名额)。然后,把这个联盟里面的不同国家间的球员流动限制进一步降低(相对的,联盟外部的球员进入难度就会加大,避免引入一些水平太碾压的球员反而达不到促进提高的效果)。说穿了,就是亚外,限制黑外。

我们的算盘是,由于中国联赛能给出最大的市场和最好的薪水,我们可以罗致亚洲/大洋洲最好的球员来打球。这些外援大部分既不会强得没边,又能增加国内球员的紧迫感。过去有养狼一说,但比江岛慎这样的日本球员人去NBL也打出来了,还有不少日本球员直接去美国找机会,其实养狼不过是自我陶醉而已,该长大也是会长大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搭个台给大家唱戏,反而可以增加自身在区域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而且由于有洲际大赛这个平台,所有亚洲球员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本土曝光度,又能增加收入,对大家都有好处。

而国内球员由于多了一个流动的路径,所以选择也更多。譬如可以选择到澳大利亚青训,日后由于联赛间互认,想回国打球也有更规范的政策支持。甚至一些国内没获得认可的球员,也可以到国外俱乐部,通过自己的训练提升在和国内球队的比赛中证明自己,而不是只能等着CBA球队的主观认可。

当然,这里最大的难题可能是源于CBA公司本身的利益考虑。但如果真能格局打开,把饼做大其实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其实抛开什么国家队成绩不谈,这种洲际俱乐部赛事的打造本身就是一门好生意,趁着大姚还是亚篮联主席,自己牵头搞,总比让别人抢先强。

发布于广东阅读 1522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长岛篮网精神领袖

· 广东

看我发的帖子,篮协已经在筹办新东亚联赛了,暂定名为REAL(Rising East Asia League) https://m.hupu.com/bbs-share/61692138.html?share=share&euid=122863561884776&cid=81062632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一事无成十年过

· 上海

国内都整不明白还想整合亚洲呢。目前这局势韩日菲都不会加入的。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