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结束了,中国男篮何去何从
2023世界杯,中国男篮,1胜4负,结束了全部比赛。
有人说,中国男篮,烂透了,有人说,中国男篮该换一批人了,有人说,CBA水平太低了,有人说,教练太差了,有人说,姚明该下课。
到底中国男篮该何去何从呢?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发展建设一个东西,非得有个5年,10年坚持下去才能见效的东西,从姚明退役开始或者说他还没退役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中国男篮主教练来回换,中国男篮的技战术,方向也换来换去,而这显然是不那么合适的,为什么这些外教里,邓华德和尤纳斯相对成功一点,因为有了长期深入的了解,这就说明什么?正确的东西,你得坚持下去,有了长期的沉淀,才能做出真正的成效,男篮的方向也是如此,既然已经和塞尔维亚达成了一个长期的合作,那就坚定地学习欧洲篮球,战术,打法,训练全面地(国家队,CBA联赛各个俱乐部)、长期(5-10年)的坚持下去。
教练,乔尔杰维奇,有能力吗?有,
不适合中国男篮吗?也未必,
最大的问题是接触中国男篮,接触男篮的队员,接触所有中国的球员时间太短了,我真心认为应该给他1-2年的时间深入俱乐部,深入联赛去考察球员,每一个位置他想要什么样的球员,我想他是很清楚的,但是有没有这样的人,这考察时间太短了非得长期地去看才能有准确的判断,当对球员有了真正准确的判断以后,他不但可以筛选出更合适的球员,也会找到更适合中国队的比赛方式,很显然此次杯赛,中国男篮没很好的发挥出来。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相信老乔看到正赛有些队员的表现,心里也会纳闷,训练的的时候这些人不这样啊,或者说,他心里也隐约清楚,这帮子人纯粹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要想发挥好,还得在选人和训练上长期地下功夫,有事没事就得去找欧洲球队打比赛去,你天天看到他就和吃饭喝水一样,你还会怂吗?
CBA联赛水平低吗?低,真的低。
先从商业的角度说,一个联赛要想生存下去,首先比赛得好看,问问身边的人有多少年不看CBA了?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比赛精彩程度差吗?但是CBA的工资水平却在亚洲独树一帜,联赛水平倒数,薪资水平却是三甲,CBA还限制外援,这虽然表面上给国内的球员很好的生存环境,但是长期以来,却变成了一个温室,一旦到了国际比赛,中国队就被打的找不到北,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身挑重担好走路。
我觉得CBA联赛就应该和其他国家的联赛做更多的联动,好球员就应该拿更多的工资,混日子的就应该清除出去事实上,外援多的时候,国内球员生存压力更大,往往能出好球员,因此不应该限制外援,而应该适当的增加,给国内球员留一点空间,但是要有明显的压力空间,而且,当你有了好球员,应该让他们走出去(这样俱乐部也能增加收入),使得各个联赛之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球员不用说能提升多少多少,单说能适应更多的比赛环境,这就为日后打国际大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俱乐部你可以保留签约权,如果球员水平比较高了,你完全可以拿回来,增强自己球队实力,闭门造车,清朝灭亡就是下场。
就像我前面说的,和你打比赛的这些人你隔三差五就见面,和邻居似的,你还会怂吗?
姚明该下课吗?不,
中国男篮唯一的领军人物,可能他没有那么厉害,但是现阶段你能找到更能帮助中国篮球发展的人吗?很难,至少姚明是打过球的,他是懂球的,他的举措,扩大篮球人口基数,增加篮球人才发展的渠道,把小球员送去欧美国家,CBA坚持走选秀,这些都是润物细无声的好举措,几年内中国篮球可能看不出效果,但是总有一天他会证明他是对的。
这一批球员该换了,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中国篮球的一个过渡时期的人,这一批人里并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领军人物,最后一场比赛来看,大家寄予厚望的胡金秋,也只能说是国内球员里不错的,但是依然比不上周琦,纵然如此,周琦也是一直被大家诟病的领袖,刚刚退役的阿联,实际上也并没真正挑起大梁,领袖不光是自己出色,必须有凝聚力,期待下一批球员里能出现一个真正的领袖!
我觉得从这一届的U19男篮世界杯,就能看出来了,各位不妨去关注一下,须知英雄当出自少年,目前来看,杨瀚森是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被NBA选中的中国小伙,千万别学王哲林,只要选中了,一定要去,哪怕去“闻闻味儿”,NBA的训练体系也会让你受益无穷。
所以,中国男篮现在真的很差,但是黎明之前,黑暗是最难熬的,坚持住!
坚定不移,长期学习欧洲,扩大外援数量,增加篮球人才流动,提高联赛水平!
podziemski
· 陕西乔:尤纳斯带的什么人,我带的什么人。
真我不知
· 吉林马上亚运会了,还能干嘛入选的继续比赛,没入选的回家找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