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巨神殿最后一个巨人

avatar
关注

易建联退役了。这不仅对我来说是个重磅消息,对于整个中国篮球也是一颗炸弹。平静了多天后,我想讲述一下我视角中的阿联,也尽量带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阿联。(大概会发布3篇左右的文章,讨论阿联的经历与阿联有关的问题)

1、青涩时期(2003-2007)

    这个时期的阿联,实龄大约是19-23岁。由于阿联15岁时才开始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所以你见到阿联整个生涯做动作的感觉都是“一卡一卡”的,也可以称其为一板一眼,而这个时期尤为明显。

    面对正常的对位,由于身材纤细,所以在稍远离篮筐的位置更多选择“绕”“躲”去完成进攻,对抗之下的命中率较低,所以,力量弱、身材纤细就是本时期身体弱势。与之伴随的,则是运动能力的强势。我们可以从早期的CBA录像和国家队比赛中看到,当面前无人的时候,阿联往往在10英尺就敢单手劈扣了,这在男篮历史上无论是内线还是外线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即使是有人的时候,阿联也不在意,时常顶人终结,造成犯规。这样的表现,真说得上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莽”,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

    这个“莽”,从好的方面看,可以说是比赛气质的勇猛体现。无论你面前是谁,我都要利用我的弹跳挑战一下你,起码造个犯规。遇到挑衅,也会上去恶狠狠地盯着他,回应垃圾话,体现血性也可以说是不怕担责。他不会在意自己的出手次数,在自己手感不好的时候,遇到好的机会也会坚决地出手;更可以说是,在训练场上埋头苦干、努力提升。他的罚球命中率,从初入CBA的56.8%,逐年提升到07年的78.8%,这是目前球员可以看到的榜样。

    不要说什么平时的训练和比赛缺乏实地的模拟,对抗后手感流失的罚球练不出来。疯狂、大量地训练罚球,即使训练中无法真实模拟高水平比赛场景,也能得到不错的提高。阿联在06、07两年的CBA季后赛,罚球命中率已在八成五左右,更高级别的男篮亚锦赛、男篮世锦赛,他的罚球也没有低于七成五。通过训练,内线的罚球接近七成,外线的罚球接近八成,不是什么难以达到的目标。

    与此同时,这个“莽”,从坏的方面,也是进攻选择的糟糕。在这个时期,阿联面对紧逼防守后的传球时机较差导致被抢断、有些在阅读防守中本该选择传球却选择强投。这些特点在07年的NBA夏联体现地尤为明显。当时国家队集结了除姚明外16人大名单,里面有06年国家队成员、还有像李楠这样的老将和刘晓宇这样的年轻球员。能够作为进攻核心去支撑球队进攻的,除了仍在巅峰的王治郅,就只有易建联了。后卫球员短于持球能力,锋线几乎没有持球能力,所以阿联就承担着背身打进打出的责任。那么从仅存的录像和数据来看,阿联是做的很差的。

    26.1%的运动战命中率,43.5%的真实命中率,体现了他面对强硬对抗下的无奈;场均5次失误、24.1%的失误率,体现了他在处理球上非常糟糕;场均高达7次犯规(夏联是10次下场)体现了他赔上了很多无畏的犯规及单防的手部动作的毛病。当然,这不完全是他的责任,面对众多身体素质强的新秀、各国的青年精英,里面不乏NBA首发级别的球员,球队整体防守肯定是有心无力,有时候犯规只是无奈之举。31.6%的回合占有率体现了他非常能吃球权,即使里面掺杂着无脑出手,但是也有很多接锅被迫出手,同时球权也不能降大数给外线球员,因为给他们结果会更差。值得一提的是,几场高强度比赛下来,阿联仍保持着79.5%的高罚球命中率。

    总的来说,阿联在青涩时期逐年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令人称赞的是篮板能力。但是,他还是不能在亚洲赛场上作为核心存在,能力和球场表现上仍是姚明或王治郅身边的副手。

2、进步神速时期(2008-2009)

    此时的阿联经过NBA的洗礼,对抗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奥运赛场上,他能做好姚明身边的蓝领工作。在姚明镇守内线时,他能及时弱侧包夹或者预判对手的传球路线,形成抢断;协防、补防由于其运动能力和身高臂长,展现恐怖的机动型内线的能力;在篮板保护上,晋升为fiba舞台优秀的篮板手,进攻端经常冲板,防守端也能兼顾卡位和篮板,场均1.5前板和7.5篮板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进攻端,阿联的选择也比早点要合理。在奥运会上,阿联稳定地站好底角的长两分区域,为无球的射手提供高质量的掩护,不越权,安分守己。在亚洲赛场上,面对寻常的对手,是非常恐怖的存在,仿佛18浓眉置于NBA上。但是在面对更强的对抗时,过多的低位仿佛是掣肘,制约阿联的能力展现,这一观点也会在后面年份球员表现中一一显现。

3、球员巅峰时期(2010-2015)

    10年的阿联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力量、对抗能力、体能和背身技术,成为了可以说欧冠全明星级别的内线。

面框转身放篮的脚步逐渐娴熟,左手终结能力加强

凭借力量背身强吃对手,左手放篮打进

对手将位置卡住,也因为力量和对抗优势打进

轻松勾手打进

面对两人也稳稳勾手打进

    阿联在最擅长的中距离区域可以根据对手的站位,展开自己的进攻。

一个试探步后中投稳稳命中

招牌三威胁后惯用手底线强突,对抗后强硬暴扣

晃飞补防球员,一步势大力沉的暴扣

    由于阿联精进了力量和对抗性,所以在本就强的篮板表现上更加突出。

凭借弹跳单手摘板,完成二次进攻

通过良好的位置拿下篮板,强硬暴扣

迅速快下,勾手不中后一人抢两人的篮板,造成犯规

力量的增加使得阿联面对大中锋莫兹戈夫,也能死死卡住对方

    而且,在本次杯赛中,阿联多次展现了一种能力——通过卡位摆脱防守,使自己到篮下轻松取分。

通过卡位使自己面向篮筐,当然大致这个身高带来的视野和与自身传球手法密不可分

泰沙迪亚斯冒险抢断,失位后阿联强起造犯规

通过卡位使自己面向篮筐,高后卫孙悦简单传球,随即完成进攻

    而这种卡位,有时候面对速度较慢的大个子,则是浓眉式转身暴扣,面对抓错位打小个子球员,更是一打一个准。

    更不用提他那绵长的体力,场均出战35分钟,基本上每节就休息两个回合。同时,从10年开始,阿联还会偶尔顶上五号位,四号位配上丁锦辉,那时进化后的力量和对抗已经足够顶这少量的时间。

    11年阿联延续了大部分的优势,亚锦赛决赛用25+16(7/9)+6(盖帽)重新夺取了亚洲霸主的地位,成功拿到伦敦奥运会的门票。12年阿联面对大小加狂砍30+12固然可喜,但那更多的是小样本的爆发。随后四场,阿联每况愈下,尤其在对巴西的比赛受伤,使得最后一场和英国有望小分差落败也成了惨败(11年在缺王仕鹏情况下输了8分)。在那年几乎没打NBA正式比赛、对手水平和能力比世锦赛更高和队友普遍变弱的情况下,阿联在进攻端做不到每场比赛都有良好的手感命中跳投,背身的勾手和对抗后放篮也因为对手的严防死守而低效。不过在防守端仍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延续了世锦赛篮板王,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也拿到了篮板王,场均2.2盖帽也是赛会盖帽榜第二。可以说在防守端发挥了自己对抗、移动速度、运动能力和协防补防的能力,延续了良好的防守表现。

    13、14年对于阿联的巅峰来说是一个小低谷。13年在CBA拿下大满贯的同时,在亚洲赛场上经历了马尼拉惨案1.0;14年未申请外卡也无法参加男篮世界杯。

   15年则是沉寂两年的小高峰。这一年阿联身材最完美,力量进一步强化和联赛长时间打5使得他具备长时间打5的素质。在CBA中,拜纳姆+阿联的组合轰炸了所有球队的篮筐,当球队拥有打挡拆比较强的小外援时,可以将阿联摆到5号位,利用他吃饼强+速度快的特点打挡拆顺下,效率高的同时也节省体力。亚锦赛上,初出茅庐的周琦处处体现出灵性,易建联+周琦的组合在防守端让所有球队都闻风丧胆。对阵伊朗时,易建联顶防+周琦协防让哈达迪出现高达8次失误,最终又重回亚洲巅峰。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易建联,尤其是10年,在技术和力量提升到尚佳的层次,能够极大发挥自己运动能力的优势,在攻防两端对球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常年比赛质量的下降,阿联也难免迎来从10年开始巅峰中缓平的下坡。

4、技术巅峰时期(2016-2017)

    这个时期的阿联,练出了一项稳定的技能,也是他早期偶尔展现的技能——三分。阿联在09赛季的篮网,曾经投出过34.3%(0.8/2.3)的三分表现,这在当时是一个不错的产效和发展方向,可惜由于时代因素和换教练,这一表现没能延续下去。此后数年,阿联一直保持着fiba长两分的射程,直到这一年,阿联主动往后退一步,将射程扩大到fiba的三分线。

  这一退,非常成功。首先在那年季后赛上,阿联投出了47.8%(1.6/3.3)的产效,随后将状态保持在奥运会赛场上,投出了46.7%(1.4/3.0)的产效。

稳稳命中底角定点三分

稳稳命中接锅干扰三分

三分线外自信出手

挡拆后外拆三分

强干扰也自信出手

    阿联当时的三分能力,已经让教练在围绕这开展战术了。定点三分、外拆三分,阿联展现的空间属性和战术选择,使他运用其他进攻方式更加容易。

三分线持球到中距离干拔

利用考辛斯失去重心,顺步突破后上篮命中

利用德拉维多瓦失去重心,顺步突破后滑翔暴扣

利用约基奇脚步慢的特点,接球直接顺步突破暴扣

    同时,阿联也继续保持着协防和快攻的积极性,我们仍能看到背后11号的大个子长途奔袭篮下。

连续协防大帽戈贝尔,全力奔跑至篮下接球暴扣

   到了17赛季,阿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三分产效,常规赛投出41.8%(1.6/3.8)的产效,季后赛即使带伤上阵,也有41.3%(1.6/3.8)的产效。可以说,阿联在自己运动能力下滑的同时,及时掌握了三分技能来低效运动能力下降对个人进攻的影响,把自己的球场贡献仍稳定在一个较高的阶段。

5、平稳的下降期(2018-2020)

    到了18赛季,阿联迎来了小低谷。在CBA中,他的有效命中率大幅度降低到51.2%,虽然靠着更健康的身体、努力去造罚球维持效率,仍交出29.5%的回合占有率和58.4%的真实命中率的次顶级产效,但是明显进球能力下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18赛季的广东队,也是那几年阵容深度最薄弱的时候,主帅尤纳斯也是喜欢短轮换和拥有着不轻易尝试年轻球员的轮换习惯,负荷加大的同时,体能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免得下降,阿联的球场表现自然有所衰弱。

    19赛季则是阿联另一个小高潮。主帅杜锋经过国外的学习和莫里斯的意外受伤使得广东队签下两名小外援——威姆斯和德莱尼。威姆斯是一个快攻能力极强的球员,不仅能快下,也能自己抢篮板推快攻。阵地战中,他也拥有着无解的中投和良好的三分。可以说,那一年的威姆斯,在CBA赛场上集结了詹姆斯+杜兰特的特点;德莱尼虽然是美国后卫,但是在打挡拆当中,最先的还是寻找队友的位置,同时自己也拥有着良好的投射。同时随着年轻球员的成长,广东队掀起了一波快打旋风的高潮。

    阿联虽然在队伍中仍是首发5号位,但是打法比起过去几个赛季调整了很多,更多地作为挡拆中外拆、快攻接球暴扣、挡拆顺下的选项,低位比重降低了不少。由于广东队顿时拥有厚深度和开空间的优势,阿联自身的效率也水涨船高,26.5%+65.7%的顶级产效有些复刻15年在CBA的表现。

    不过阿联还是不可避免地变老了。阿联在CBA常规赛和季后赛都只出场28.6min的情况下,本该拥有着良好的体能储备,可是放在更高级别世界杯的赛场上,这一优势却弥补不了年龄下降带来的劣势。

    在分组形式良好的情况下(不管是第一阶段小组赛还是后面的排位赛的对手,整体实力远低于往年对手),阿联做不到控制好失误和犯规,高水平地出场30分钟以上;罚球命中率只有61.1%,对抗后手感流失和体力下降使他罚球有更大波动,与他往年大赛表现相差较大;恢复能力下降。在面对委内瑞拉和韩国的比赛,对方内线的强卡位能力让他无所适从,投篮手感也出现较大波动,与往年(10年六天四赛、12年对手远胜今年、16年对手堪称中国分组中之最但每场稳定中效拿下20分)相差甚远。

    当然我们要知道的是,19年的中国队,常规轮换中除阿联外是没有一个稳定射手的。阿联利用了自己的投射优势,频频往内线冲击造罚球或者分球给队友,有了更多的与队友联动的部分。这是生涯少见的,也是阿联改变的地方。在最后一场与尼日利亚的比赛,阿联奉献出自己的所有,他在这一场几乎展现了他所有常用的技能包:挡拆快速顺下暴扣、挡拆外拆三分、持球三威胁后突破暴扣、持球突破、低位前转身跳投、面框撤步跳投、快攻暴扣……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是阿联国际赛场的绝唱,也是他遗憾的注脚。他依旧是中国队最强的球员,35岁的阿联。

    20赛季在CBA的表现不用多说,常规赛几乎是19年的复刻,季后赛则是迎来了跟腱断裂的噩耗,一切都已结束了。记忆中的易建联,已经结束了。

    往后的22与23年,就像是英雄的迟暮。阿联每次跳跃,都抓不到曾经的自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感叹。这两年的联赛,阿联更多作为挡拆外拆和定点的选项,时间也越来越少,不知不自觉中已经气喘吁吁。到了更激烈的季后赛,他已经很难在20分钟做出高水平的球场贡献了。

    所以,是时候离开了……

附送一张易建联大赛数据图:

CBA专区易建联正式宣布退役易建联
发布于广东阅读 5268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songfant

· 广东

中国球员CBA第一人中国球员NBA第二人中国球员国际大赛(仅指奥运会和世锦赛正赛)“20+10〞唯一人中国球员国际大赛个人荣誉唯二人(世锦赛+奥运会双科篮板王;姚明并列,世锦赛+奥运会双科得分王)中国球员亚洲个人最高荣誉唯二人(两次亚锦赛MVP,与姚明并列)中国男篮第二人(08奥运队内二当家;长达11年的核心、领䄂,09-19年囊括期间所有队内篮板王和得分王;中国男篮国际大赛历史篮板榜第一(298)、历史得分榜第二(476))中国男篮第一劳模(服务国家队时间最长、参加国际大赛最多,16年7次;大郅14年6次;刘炜11年6次;胡卫东11年5次;姚明10年5次)

亮了(94)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songfant

· 广东
kbkate08奥运二当家?这是你意淫的?收起

不要卖弄自己的无知。08奥运男篮数据:姚明19+8.2、阿联9+7.5、刘炜8.5+3.8、朱芳雨8+3.2、大郅7.7+3.8、孙悦6.8+1.7。

亮了(7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