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足球的分水岭?》 — — 献给现代足球之父米歇尔斯

avatar
关注

《现代足球的分水岭?》

— — 献给现代足球之父米歇尔斯

【出现】:足球运动的由来和“上古足球”

现代足球,宏观上来说,足球这项运动,最早在19世纪的英国产生,既现代足球。无论是传说中的那战场上敌人的头颅,还是万人同踢一个足球在两个城市之间比赛,都已经成为过去。

1848年,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在足球比赛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足球运动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其中因为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比赛以宿舍为单位,当时在学校里每间宿舍住有10名学生和1名教师,所以每支球队参赛人数为11人,因此在《剑桥规则》中正式将足球运动场上人数定为11人。此外,当时英国人创造出“九锋一卫”式的足球阵形,即九名前锋,一名后卫,再加一名守门员。后来又产生了“七锋三卫”式阵形,使攻守力量达到相对平衡。

1857年10月24日,在英国的谢菲尔德,业余足球队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成立,这是世界足球历史上成立的第一支足球俱乐部。

这就是现代足球的发展由来和开端。

综上所述,这时期的足球我们可以称之为上古足球。

【发展】:“远古足球时代”

时间来到1970年世界杯,巴西队第三次捧起也永久保存了“雷米特”金杯,更让世界所有球迷领略到了“桑巴足球”的魅力。三次世界杯冠军巴西队,让人们认识了、也了解了众多巴西足球巨星,“球王”贝利、“小鸟“加林查、迪迪、瓦瓦、里维利诺、扎加洛、济托,济济尼奥,“飓风”雅伊济尼奥、托斯塔奥等技术出色的前场攻击球员,也知道了贾尔马·桑托斯、尼尔顿·桑托斯、卡洛斯·阿尔贝托、贝利尼、吉尔马尔等优秀的后卫和门将。但是当你查阅资料或观看老旧影像资料时,你会发现,当时世界上所有的足球队基本上的阵型都是4—2—4,就是4个前锋。没错,当时的后卫会助攻,但前锋基本不回防。1970年世界杯决赛巴西4 :1击败意大利,我们可以看到贝利“盲传”助攻右后卫卡洛斯·阿尔贝托打入精彩而经典的一球,但你看不到巴西队前锋参与回防。是的,当时的世界足球就发展到这里,就是每队进攻时,基本上是4名前锋,再加上中场和助攻的后卫(一般都是2个边后卫参与进攻。),基本上就是“全攻”,但是“不全守”!这是受当时足球运动发展所影响和决定的,主要是当时的足球运动正是从业务迈向职业化初期,尤其是当时的球员的训练、体能还远未到系统化、科学化、职业化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而那时候的前锋因为体能不够,基本上是不参与防守的。真的和我们小时候踢的“野球没什么差别吧?冷知识:巴西队传奇巨星“小鸟”加林查是“职业足球运动员中最不职业的”,他天生左右腿不一样长,这虽然不影响他的球技,但他每次比赛之前必须要喝很多酒。

小插曲:在那个时代的足球发展环境背景下,当时的巴西队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恐怕就是依靠他们球员的个人技术,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50、60年代南美球队的技术是领先于欧洲领先于世界的。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巴西队从来不怕先失一球”!就是那个时代留下来的。直到以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儒尼奥尔等巨星领衔的巴西队接连在82、86两届世界杯铩羽而归,巴西足球才逐渐开始转变思路。

【变革】:足球阵型的三次变革。

世界足球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里程碑,也是三次变革,阵型上的变革。

简单的叙述一下,

第一次阵型变革,英国人查普曼的WM阵型。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英国人查普曼发明了WM阵型,他将2—3—5改为3-4-3阵型,撤回了2个固定的前锋,一个撤回到后防线,另一个放到中场。

之前的2—3—5阵型,就是5个前锋,想像一下,天啊!会有多野!?

简单来说,当胜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就不能再继续踢野球了,要开始注意攻守平衡了。

第二次阵型变革,匈牙利风暴。

上个世纪40年代末,大部分球队采取刻板严谨的WM(3-4-3)阵型,但匈牙利人则踢出了全新的足球风格和理念。开始使用为后撤型中锋,这名球员除了射门得分,他还要经常回撤中场串联,为两个边锋提供空间和助攻。两个边锋活动范围极大,负责组织和传球,这套阵型和打法为后来风靡世界的4-2-4阵型打下了基础。

总结一下,就是不再一窝蜂乱糟糟的踢球,进攻时开始出现中场组织核心和2个边前卫。

这支匈牙利队在50年代初期也被后世称为第一只全攻全守的的球队,在平时训练中,每位球员都被要求打所有的位置。但实际上,匈牙利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全攻全守,只是让中场球员参与到进攻和防守,所以,称之为“半全攻全守”,应该更为准确。

第三次变革,米歇尔斯的荷兰全攻全守足球。

米歇尔斯,全名是玛纽斯·亚格布斯·亨德里克·里努斯·米歇尔斯(Marinus Jacobus Hendricus Rinus Michels),(1928年2月9日-2005年3月3日)

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末,荷兰名帅米歇尔斯师承雷诺兹,将全攻全守带到了荷兰国家队和阿贾克斯。与其他足球体系防守与进攻分工鲜明不同的是,在全攻全守体系中,场上的所有队员需要同时担当进攻和防守任务,因而对球员的技术和体能都有很高的要求。

所谓全攻全守字面意义上指的是在足球比赛的攻防两端全体队员要共同承担进攻与防守的任务。动态体现时,球员们在球场上必须良好的进行走位衔接、团队配合同时要对足球发展的轨迹有进一步的预判。

进攻球员是防守尖兵,位居在后场的防守者是进攻战术的第一发起点,所有人都是攻城棋子,所有人也都可以成为防守堡垒。

这种战术并非米歇尔斯所创,带领阿贾克斯俱乐部走向正轨的两代名帅白金汉与雷诺兹是最早倡导者,自米歇尔斯接任阿贾克斯主教练之后,他总结前人经验不断取长补短,终究打造出了更为完善的“全攻全守”足球方式,在这套战术出现之后,足球世界终于进入到了真正的“现代足球”时期。

而米歇尔斯也因此将阿贾克斯和荷兰国家队推向了顶峰。阿贾克斯在欧洲冠军杯赛中,在1970-71、1971-72、1972-73三个赛季连续三次夺冠,“橙色风暴”荷兰队在1974和1978年世界杯上,两次获得亚军。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荷兰队最终没有拿下世界杯冠军,但是荷兰队留下的印记却令人无法忘怀,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们在谈起1974年世界杯时,“无冕之王”荷兰队的故事总是会首当其冲。

全攻全守让全世界惊叹,在成绩取得之外,他们的足球依旧具有强烈的美感。

因此,经过第三次变革后的世界足球,也开始有了一个腾飞式的质变,为了适应世界足球发展的潮流,各个国家队、俱乐部球队都开始坚持地面传控、注重脚下技术、激发球员创造力以及坚持以4-3-3为阵型框架的足球理念,让世界足球发展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世界足球发展的的分水岭】: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的现代足球,应该就是以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荷兰阿贾克斯的崛起并在欧洲冠军杯中连续三年夺冠以及1974年世界杯荷兰队一路高歌猛进杀入决赛夺得亚军伊始,而作为一个世界足球发展的分水岭。

如果非要准确到哪一年,更准确的说,是从1970年世界杯结束之后,到荷兰阿贾克斯在1970-1971夺得首个欧洲冠军杯冠军的这一年,就是1971年。

因为在这之前,世界足球发展还处于刚刚从“远古时代”走出来的实验、懵懂阶段,还完全没有脱离“野球”的路数。

而在这之后,世界足球真正意义上才真正进入了“现代足球”!

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是伟大的,与其说是他缔造了阿贾克斯和荷兰队,更应该说是全攻全守打法刺激了、创造了崭新的世界足球运动的高速发展。

赢球、控制和至美、享受在足球场上并不是冲突的属性,米歇尔斯的思维之光良好的找寻到了赢和美之间的共熔点。

1999年,米歇尔斯被国际足联评选为世纪最佳主教练,相比于有关世纪最佳球员评选的意见纷纷,米歇尔斯的当选几乎没有不同的声音。绿茵江湖中,全攻全守的现代足球火种永不熄灭,足球历史上,米歇尔斯这个名字注定与伟大相连。

我们习惯于称米歇尔斯为“全攻全守战术之父”,其实,更应该称其为“现代足球之父”!

在1974年第10届世界杯上的荷兰队“橙色风暴”, 是足球理念的革命,它带给世界足坛一场全新的风暴。尽管最终荷兰只是屈居亚军,但是克鲁伊夫以及他的队友们依靠出色的表现为自己也为荷兰足球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结语】:“绝代双骄”和命中注定

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PK不仅限于在1974年世界杯上的直接交锋,同时期,在欧洲冠军杯的争夺上,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得益于全攻全守“自由人”战术的广泛发扬与传播,“荷兰飞人”克鲁伊夫和“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这对真正意义上的“绝代双骄”将双方的巅峰对决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现代足球整体与个人的魅力。

而另一方面,一切又像是命中注定,由于1970年巴西永久占有了雷米特杯(三次夺冠),所以国际足联不得不新创一只流动的国际足联世界杯,俗称“大力神杯”。世界足球锦标赛也正式易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赛。而在1974年世界杯上,正是荷兰队2 :0淘汰了巴西队。

冥冥中一切皆有天意…

PS:【纯属原创,转载请注明】

发布于北京阅读 2651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一国米fans1989楼主

· 北京

附:1974年 德国 (欧洲)1978年: 阿根廷 (南美)1982年: 意大利 (欧洲)1986年: 阿根廷 (南美)1990年: 德国 (欧洲)1994年: 巴西 (南美)1998年: 法国 (欧洲)2002年: 巴西 (南美)2006年: 意大利 (欧洲)2010年: 西班牙 (欧洲)2014年: 德国 (欧洲)2018年: 法国 (欧洲)2022年: 阿根廷 (南美)2026年: ?阿根廷3次德 国3次法 国2次意大利2次巴 西2次西班牙1次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niboke

· 彭亨

感谢分享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