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历史水平到底如何?能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人吗?

avatar
关注

这里说几个细节:

1、天龙八部中萧峰是萧远山之子,小说中萧远山是太后族人,萧姓正是辽朝贵族之姓,此太后正是萧绰,历史上有名的萧太后,萧太后原姓拔里氏,由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

与萧峰齐名的慕容复是鲜卑人,慕容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后燕、南燕皇姓。慕容复所在的庄园名叫“参合庄”,可能意在提醒自己导致后燕国灭亡的重大战役参合陂之战。

2、射雕英雄传中有关全真教,历史真的有王重阳,是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也有王重阳的七个徒弟,历史上也真的有活死人墓,位于终南山,不过历史上没有说是林朝英与王重阳共同建造。全真教二代佼佼者也是丘处机,不过历史上全真教不可能抗金,因为全真教处在金国境内,受到金王朝的庇佑和支持。丘处机还曾面见成吉思汗,探讨了全真教的教义等问题。

3、神雕侠侣中大魔头李莫愁喊出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实际改编自金末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原词为“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该词是词人为大雁殉情而死的事感动而坐,既暗合上一部“射雕”,又符合本部“侠侣”的主题,最后郭靖与黄蓉同死殉国。

尹志平也确有其人,不过与书中形象不同,他严于律己,一生淡泊。全真教在他掌教期间兴盛。元好问曾说“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

4、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历史上确有其事,本为摩尼教,是巴比伦公元三世纪兴起的,正式传入中国是在唐朝,书中说其是从波斯传入是正确的。明教的大力发展也确实是在元末腐败昏暗的朝廷背景下,当时与白莲教等共同快速发展,形成起义军。不同的是,朱元璋并非为明教出身,而且统一天下后他采纳李善长建议,严禁白莲教、明教,并把他们列入左道邪术。

张三丰确实创立了武当,但张三丰并没有支持抗元,而是以“大元遗老”自称。

总体看,金庸的历史是什么水平?

历史区武侠大乱斗
发布于江苏阅读 17735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椎名真凉

· 浙江

人家以前开报社的,即便是网络时代,金庸这人也几乎不上网,家里的书房堪比一座图书馆,你说他阅读量大不大,从金庸15本小说里展现出来的内容看,金庸历史书籍阅读量肯定大于99%的人,毕竟人家年龄摆在那,看的书可能比很多人吃的盐还多。当然金庸很多历史观念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的,甚至一些观点还会被人纠错,不过金庸本人也很谦虚,他某个历史知识点方面可能没专研历史的人那么深入,但是在广和博方面,还是胜过绝大多数人。从他写的小说覆盖年代来看,宋到清的历史他都有所涉猎,其中还包含美食文化,佛学研究,道家典籍,各种诗词艺术,甚至那些偏门的奇门阵法,星象研究,金庸小说好看,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表达出的内容多,让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自己从没接触过的东西,这也是金庸小说区别于现在的网络小说最大的点,现在的网络小说仅仅能在文笔方面去追赶金庸,但是内容丰富层面,真的差金庸远矣,究其原因还是作者本身肚子里的货就差太多了,现在随便一本网络小说动不动就几百万字上千万字,还不如人金庸一本150万字的《天龙八部》内容丰富。防杠——说金庸不上网,是在说金庸的纸质阅读习惯,提一嘴互联网就是想说,即便到了网络时代,金庸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纸质阅读习惯,这是某个金庸访谈节目里主持人和金庸本人专门提到的,金庸说自己不上网,获取新闻都是看报纸。

亮了(1076)
查看回复(2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韦国成怒斥詹文镜道

· 广西
大汉天子汉武大帝抹黑人的水平是可以的,他把兆惠将军抹黑成大恶人,害得我一直以为兆惠人品很差,后来一查历史根本不是这回事,人家兆惠领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收复国土200万平方公里,妥妥的民族功臣
收起

福康安:我好说歹说也是一代名将,为国家统一东北西走,战功赫赫,为啥说起我就只说我是皇帝诗人goat的私生子

亮了(296)
查看回复(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