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天秘密、自灭权谋、致命清流,大明王朝1566年隐藏的三层死局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神剧,解读的人很多,多是从人的角度分析官场权谋。
今天,聊聊电视剧的的顶层设计,就是1566年的大明王朝面临的三层死局。
毁堤淹田的欺天作恶只是第一层;严世藩骚操作自灭严党才是第二层;清流终于成为冲垮明朝基业的洪流,是第三层。
三层死局环环相扣,分析如下:
一、剧中明面上的“要命”的秘密,掩盖毁堤淹田,其实严嵩也都知道,徐高张也都知道,吕芳更知道,这都没关系,知不知道这些事跟宫里、严党、清流的死活一点关系都没有。
记清楚,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一点,胡宗宪和赵贞吉很清楚,百姓只是个数字,跟牲口无异。
胡宗宪明知道毁堤淹田的事,赵贞吉也明明有粮食而不调,因为他俩都知道,这些事虽然是窗户纸,但这是大家斗争的默认规则,谁也不能捅破。 所以,胡宗宪轻描淡写的就当着嘉靖的面,把毁堤淹田的事先斩后奏了。
真正在乎这个真相的是如草芥一般的百姓以及头上悬着大明律的中低层经办官员,毁堤淹田这种官府执行反人类的操作,够掀起滔天巨浪吗?够了!
清流也知道这件事,也注定要拿这个事儿做文章,但胡宗宪就是敢拿捏这个尺度,当着内阁、司礼监、皇上的面,把这事压下来,不管你皇帝怎么问,我反正是那句话,现在局势太紧张,我不同意兴大狱。
二、剧中,严世蕃就是个嚣张的表情包,政治头脑拉胯得一塌糊涂,两大骚操作,将严党二十年的基业玩坏了,成全了海瑞和清流。
胡宗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压下了欺天大案,这么干,其实是帮严党扳回一局了,局势上已经稳住了阵脚。
从御前会议开始,清流逼迫严党改稻为桑的计划,那是得一年之内干完的,又派个谭纶在旁边监视,明摆着就是找你茬。但胡宗宪祭出王命旗牌,先斩后奏,再在面见皇上的时候重新论证改稻为桑时间线,一方面给了严党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胡宗宪不再任巡抚,清流放在胡宗宪身边的谭纶也就失去了找茬盯着严党的作用,而新上任的郑必昌反而可以大张旗鼓的干!
局面一片大好之下,严世蕃积累出来的娇气和傲气,鬼使神差的两步骚操作释放出来了,严嵩老了,居然没看到。
第一步,他根本没看出胡宗宪和严阁老的意图,跟胡宗宪搞成了势不两立的局面,先窝里横了,失了唯一能扭住局面的大将;第二步,自作聪明派了个高翰文去任杭州知府,以为高翰文是清流的人,又不了解实务,这样清流总该没话说了。
尤其第二步,真是搞笑,在别人根本没动刀枪的时候,自己先让了别人一步,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书本上谈经论道。
高翰文的插手,直接导致郑必昌何茂才举步维艰,畏首畏尾,才想出了拉司礼监下水、逼沈一石开船买田的事儿,往皇上脸上泼脏水,惹怒了嘉靖和司礼监!这时候,才是严党死局的真正发端!
如果严世蕃不自乱阵脚,派个其他人去做杭州知府,海瑞和王用汲还真兴许扛不住何茂才“十几年的老刑名”。
严世藩信息网阻断、清流紧密监视,导致郑必昌何茂才这些人在底下误判了朝局和形势,以为什这捅出去了就是要杀头的,其实并不是。最后赵贞吉改稻为桑、凑够50万匹丝绸、筹措胡宗宪抗倭军饷,还不是全在一年内解决了,重要的过程还是郑必昌何茂才两个人跟一群徽商谈成的,至于说给老百姓加税收这种事,赵贞吉干的比郑必昌痛快。
最后怎么了?升内阁了!
如果何茂才带着千户去淳安县,直接以通倭寇罪名杀了海瑞,人赃俱在,还哪有后面的事儿?或者放一伙倭寇杀了海瑞王用汲,嫁祸出去,清流再牛逼还能去倭寇那里查案子吗?
海瑞在淳安县推进改稻为桑是怎么推进的,先是鞭挞齐大柱,然后利用齐大柱一伙人强迫其他人借粮食改稻为桑,这不也是黑恶势力么。
势力划分就是谁是谁的人,裕王府从来都没憎恨吕芳、黄锦这些人,只有最开始憎恨冯保这个为了出头不知轻重打死了周云逸的人,所以一方面,吕芳知道那些事跟自己死不死没关系,另一方面,裕王府根本没想过清算嘉靖的司礼监。
吕芳根本没有保命的必要。那么,吕芳夜奔、三人组喝酒,故意让嘉靖发自己去守灵,除了保全杨金水之外,还有企图?
这就是第三层,清流,即将无可阻挡的清流!
三、很魔幻,但是事实,清流灭了大明朝!
吕芳不跟嘉靖严党玩了,原因一是裕王府有未来内庭继承人冯保,自己必须走,否则冯保身边呆个老祖宗算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吕芳看清了清流这帮人,根本不是要分块蛋糕大家吵吵架这么简单,清流这帮人将来是要架空裕王独掌乾坤的,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清流追求的是压制皇权!
所以清流未来不可能像严党一样跟司礼监相安无事,要么趴下当狗,要么弄出局,连胡宗宪这么牛逼的人,严党倒了清流都不放过,都得利用徽商把胡宗宪攀扯上泼脏水,这还是没入阁的赵贞吉。
将来嘉靖一死,吕芳拿什么跟这帮人斗?
其实这部剧要是再拍续集肯定会特别好看,因为作者的想法已经都铺垫好了,清流这种政治斗争思路,那么将来演变下去就是无休止的政治斗争,而明朝本质上就是无休止、无下限的政治斗争,导致了亡国。
这部剧好就好在,写出了清流斗争的不择手段,这可比严党黑多了,破坏力也大多了!
严党不择手段是为了钱、为了自保,清流不择手段是为了上位。直白说,严党吃饱了还能消停消停,国库也确实需要严党挖钱,但清流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会造成一个现象,破坏默认规则,破坏官场信用和秩序。
胡宗宪跟郑必昌何茂才讨论毁堤淹田的事儿时,郑必昌何茂才两个看似大恶,尚且都必须谨小慎微的说话应付,最后是在应付不过去,默认了胡宗宪的思路。但是徐阶、高拱、张居正、赵贞吉、谭纶完全是明着忽悠胡宗宪海瑞这些人,已经到了睁眼说瞎话的程度,胡宗宪回浙江前,内阁徐高张明着告诉胡宗宪肯定有粮食,严世蕃几个人研究半天才写密信毁堤淹田,张居正当着裕王的面,就说出了让整个浙江乱起来。
清流破坏的秩序就是,只要不是写了白纸黑字上的,我都可以不认,所以我可以随便忽悠、随便许诺,我相信开篇第一集周云逸肯定就是这么死的,严党至少还遵守秩序,谁说了什么话,至少都是认的。
所以明朝末年,代表江浙地主、财团利益的清流把持朝政,只是为利益分配狠命的闹,连大臣都不上朝了,皇帝已经是孤家寡人,谁搞得定?
大明王朝,1566年经历这三层死局,就往灭亡走了,海瑞不重要。
(备注:根据JR回帖内容整理、加工,分享精华。)
虎扑JR2081783040
· 陕西这胡说呢么,清流比严党危害大?你说两方都是狗没问题,可踩一方就算了吧。内部权利斗争摧毁了大明王朝?内部斗争确实破坏性很大,但明朝的灭亡是系统性的。说得好像清流不上台大明能继续维持一样,我倒觉得清流虽然也无耻,但还贪个名,你看严党,那才是毫无下限,毁堤淹田的事轻轻松松就给做了。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