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内人士谈谈预制菜
改行做餐饮2年多,说说我对预制菜的看法:
第一,预制菜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即便不解冻的情况下,也就是最多蒸20分钟就可以吃了,而且可以同时蒸,将大大的节约打工人做饭的时间。
第二,预制菜第二个特点就是保持口味的基本一致性。中餐为什么没有像KFC那样的大企业,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办法保持菜品口味的一致性(这里咱就不说我们中餐中那些复杂的刀功了),因为中餐菜品的口味不但和食材本身有关,而且和火候,添加调味料的多少。这些需要厨师自己把握,而且每个厨师把握的量肯定会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中餐无法做大做强。而预制菜的出现,让中餐做大做强出现了可能(当然,炒菜机器人也是一个可能)。
第三,有人说预制菜干净卫生,对于这一点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前2年的那个酸菜事件还记得吧,具体的我就不说了。所以即便你看到的餐厅,或者你自己加热,你认为是干净的,但是实际上源头就或许不干净了,你后面再干净也没用。当然,我相信做预制菜的也会有良心企业把卫生弄的干干净净的。至于有人说这个有监管部门,不需要我们操心,这里我就呵呵了,多少年前的奶粉事件说明了什么?你能保证预制菜的肉不是病肉?不是僵尸肉?之前有曝光奶茶店用发霉,腐烂的水果做原料,还记得吧。只要有利益,资本肯定会冒险。
第四,有人说预制菜便宜,其实这种感觉是错误的。现在很多餐厅都是预制菜,你觉得便宜么?还是和餐厅的档次,位置有关系。一个卤肉饭,在沙县小吃可能也就15左右,但是在商场里的稍微知名一些的品牌连锁,基本都要25左右。有人说,我自己买来加热,总该便宜吧。其实也便宜不到哪里去,还是拿卤肉饭举例子,一份200克左右,成本可能也就5元不到。但是经过中间商的流通,你买到手的可能会超过15元,甚至更高。
第五,资本的力量相当强大。小时候吃的猪油被资本说致癌,然后更贵的调和油占领市场。小时候吃的味精被资本说致癌,然后比味精贵几倍,主要原料是味精的鸡精占领市场。以前说隔夜菜不能吃会致癌,现在保质期长的能达一年的预制菜足部占领餐饮市场,你要说没有资本的推动,我是不信的。
第六,其实预制菜的历史很久了,比如我们传统的火腿,腊肉,腊鱼等等,严格的说,都是半预制菜,现在的火锅也是半预制菜,连锁餐厅,包子馒头早餐店,现在基本都是预制或者半预制菜。
第七,不知道现在的预制菜有没有国家标准,对比如防腐剂等添加有没有量的规定。在国家预制菜标准没有出来之前,我不建议推广。有人说,我们平常的调料,比如酱油,醋,等等都含有防腐剂,说的没错,但是问题在于,预制菜的防腐剂的添加量肯定要远高于我们正常使用,为什么?看看预制菜在零下18的保质期就知道。
第八,预制菜不要进校园。为什么?因为个人认为,医疗,教育,就不应该以赚钱为目标。
第九,我不反对餐饮市场出现预制菜(当然,前提是预制菜是健康的,长期食用不会有问题),但是在外面吃饭,我们有权利知道我们吃的菜到底是不是预制菜,因为消费者有知情权。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我们人微言轻,随便说一下而已,大家看看就好,不好骂人
人生若只如初现
· 安徽大人怎么造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预制菜推广在孩子头上搞算怎么回事,孩子懂吗
千金买酒
· 北京机关单位食堂和学校食堂,社区食堂等大规模常态化集中用餐的地方都不能进,垄断资本和权力寻租下,出问题影响范围太大,太难处理了,几乎没人有能力和垄断权贵 资本家打架,三鹿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