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为何能打进韩国2球,再忆世预赛首轮对韩国
2018世预赛第一轮,国足客场挑战韩国,在连丢三球的情况下,奋而追回两球,甚至最后一度看见扳平的希望。对如今的国足仍有借鉴意义。
1.当时的韩国后防说实话比较弱。洪正好、金基禧、张贤秀都在中超踢球,吴宰硕也只是日本J联赛踢球。国足还能找到一些机会。如今换成亚洲第一卫金珉哉,实力又强一些。
即便如此,武磊在面对洪正好时,也没什么办法。
2.变数出现在下半场。首先是蒿俊闵上场,替下吴曦。事实证明,中场三工兵就是被动挨打,吴曦例牌隐身。三哥的脚下技术不亚于韩国人,国足多了一个拿球更稳定,传球威胁更大的球员。
张稀哲的问题,虽然他传威胁球能力更强,但拿球远不如三哥,所以对国足无帮助。相比发牌器,国足目前更需要能把球控制下来的人。戴伟浚、李可至少原地护球过的去,未来国足应重点使用。
高天意和徐新有点类似,属于容易被断球打反击,回抢不算积极。这点教练需要注意。
3.韩国的进攻火力一向是亚洲前三。当时孙兴慜、李青龙、池东沅、具滋哲都是旅欧名将,把张琳芃冲的七零八落。经验教训:不要迷信中超本土名将,哪怕是吴曦、张琳芃,如果发现状态不好,跑不动了,也要赶快换下去。里皮也是不舍得换生病中的张琳芃,结果埋了一个坑。
4.变数二是冯潇霆,作为中卫打出了半个后腰的作用,有欧洲现代足球的影子。国足目前不需要只会大脚长传的所谓出球中卫,而是需要不仅能精准长传,还能持球向前推进的中卫。
有这种球员在,整体阵型才能活起来。只懂埋头蹲坑的,最后越蹲越乱。不论朱辰杰还是蒋圣龙,甚至蒋光天,都不敢向前,说白了就是对自己脚下技术没信心。
具备潜力:以2022赛季为例,中卫进攻对抗与带球的统计里,当时吴少聪是中卫第一,然后是魏震(所以菜哈老让他试后腰),因此他俩应该重点给与机会(至少培养一个出来)。
5.比赛最后20分钟,国足破罐子破摔,放下心理包袱,整体阵型前移,一度多达7名中国队球员位置处于球前,意味着只有2名中后卫拖后,反而打出了精神气。
所以为什么说里皮不愧大师,比较了解亚洲:在亚洲足坛,除了完全欧化的日本队,其他队都无法在你大举进攻的时候组织起高效的反击,反而投鼠忌器。除非你自己重大失误。
李铁二番战澳洲,前场排出艾克森、阿兰、洛国富、武磊四名前锋,澳洲反而只进了1球。不懂球的说那场澳洲状态差,懂球的就知道足球的势是此消彼长的,我们状态好了,对方状态自然差。
所以,董路、扬科维奇推崇的541阵型是值得商榷的,不是不能进攻,是要用对人。
虎扑JR1349991906
· 江苏那场比赛无球可踢的任航前60分钟就是灾难,但最后30分钟表现不错;并且高洪波用郑智打后卫,可能本意是锋卫摇摆人,但位置太靠后直接组织全无,还酿成乌龙。每次到了决战时刻就自废武功,或者没子弹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