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41章

avatar
关注

前排说明

此系列为对《崩坏3》主线以及相关剧情中所引用/化用内容(主要是文学作品)的考据整理。待整理完毕后会以网盘形式分享我搜集到的电子书资源。

部分内容会附带一些点到为止的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毕竟有些内容还是有点晦涩的,需要一些创作背景之类的知识辅助理解;同时也欢迎不一样的见解。

大部分只标明出处和进行基础释义,以免造成观点的先入为主,避免越俎代庖剥夺属于每个人的主动思考的乐趣。

本意是为大家理解剧情与独立思考提供方便;若通过这一渠道能够增长见识,拓宽眼界,自然更好,我做的事也算有价值。

*【该内容也将由我本人(B站同名)同步发布于B站专栏,以及B站文七传个火——文七老师的崩坏3主线剧情直播录像下评论区的笔记,但因B站的编辑功能问题,内容会有一定修改。

如果希望对于崩坏3的故事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理解角度,那在此强推文七老师👍

P.S.哲学方面自认没那个能力,所以就不做了,但同样会根据文七老师的解读,单独整理出相关的参考书目。】*


系列目录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间章&第32章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3章-(1)&(2)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4章-(1)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4章-(2)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4章-(3)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5章-(1)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5章-(2)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36~38章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9章-(1)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9章-(2)&(3)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40章


正文-(1)

1.「他们就好像两个并排走路的人,一个能看清前路,一个是盲人。盲人不知自己目盲这一点,也仅仅对他本人而言是种解脱。」

——赫尔曼·黑塞,《精神与爱欲·第三章》

注:遇事不决上原文——

2.「马文」

——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

注:来自天狼星机器人公司(Sirius Cybernetics Corporation)生产的拥有GPP(真实人类性格,Genuine People Personalities)的机器人,具有人类情绪,患有忧郁症。

其实在第40章提到马文的时候就应该把这条列出来的,不过当时一是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二是信息比较少,本来是想等这一章多给点信息再说的。不过剧情中的马文揭露正身之后,这方面基本就是彩蛋的性质了。

3.「距离太阳4500个天文单位」

注:天文单位(Astronomical Unit,表示为AU),2012年8月30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发表B2决议,规定将天文单位的长度确定为149,597,870,700米。

历史原初定义为地月系质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其定义为“在太阳引力作用下沿以太阳中心为圆心的圆轨道,以每天0.01720209895弧度的角速度运动的无质量粒子的轨道半径”的日地距离,但由于太阳质量变化和广义相对论等原因,其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导致其作为天文研究的重要基本单位不够精确。因此在2012年有了上述修改的决议,最终以全票通过。

距离太阳4500AU,从现实角度来看,位于奥尔特云距离太阳最近处一带。

P.S.奥尔特云:包围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其中分布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根据对彗星的实质观察研究,推测绝大部分的奥尔特云天体都由诸如水冰、甲烷、乙烷、一氧化碳和氰化氢的“冰”组成。奥尔特云中绝大部分为彗星,推测可能含有1%~2%的小行星。

【第40章推测的柯伊伯带还是太保守了(悲)】

P.P.S.根据主线剧情中的相关线索,游戏内终章的时间应在2017年年末,第1.5部则是在终章大概半年后,也就是2018年年中。格蕾修沉睡的时间是561397天(默认地球日)即约1538年,也就是说沉睡是从公元480年左右开始的。


正文-(2)

----“福尔摩斯”(原著)特辑----

4.「格拉斯哥」&「柯南·道尔」

——奥斯卡·斯莱特案(现实案件)

注:1908年12月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发生的一起谋杀案。英国20世纪著名的错判案与悬案,牵涉因素众多,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阿瑟·柯南·道尔本人亲自参与了调查,花费了大量时间、财力,发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被错判的奥斯卡·斯莱特辩护,最终成功平反。此案时间跨度长达20年,1928年才真正结束,是柯南·道尔这位“现实中的福尔摩斯”的“最后一案”。

要说清楚难免有些长了,所以就不详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5.「比利时」&「福尔摩斯」&「莫里亚蒂」&「瀑布」

——《福尔摩斯探案集·最后一案》

注:(1) 比利时:在《最后一案》的开头,福尔摩斯为了与莫里亚蒂的博弈,选择暂时离开伦敦,并邀请华生一同外出“旅行”。两人中途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停留了两天,第三天到达了法国下莱茵省省会-斯特拉斯堡。期间福尔摩斯得知了莫里亚蒂从伦敦警方的清剿行动中逃脱的消息。

P.S.后文中的「安特卫普」是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和重要工业城市,也是欧洲著名的文化中心。

P.P.S.提到“比利时”和“大侦探”,那就不得不提一嘴那个留着八字胡、讲着一口流利法语的比利时男人了——赫尔克里·波洛。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名侦探,同样是享誉世界的经典。

(2) 瀑布:莱辛巴赫瀑布,位于瑞士迈林根的阿尔卑斯山。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最终对决之地,两人在肉搏中一同坠入了莱辛巴赫瀑布。柯南·道尔的原定结局是两人同归于尽,但因为喜爱福尔摩斯的读者们不买账(参与群体异常广泛,个中手段极其“残忍”)而更改了结局——福尔摩斯奇迹生还,而莫里亚蒂教授真正败亡。

P.S. 柯南·道尔本人是真的因为不想再继续写福尔摩斯的故事才整了这么一出,“最后一案”(1893)后更是顶着相当大的舆论压力和低迷的成绩撑了8年,才重新捡起福尔摩斯,出了“巴斯克维尔猎犬案”(1901)。而“巴斯克维尔猎犬案”的大卖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雾),1903年出版的“空屋”才是福尔摩斯的真正复活,此后一直出到1927年的《新探案》,整个《福尔摩斯探案集》才落下帷幕,福尔摩斯的最终结局也从“最后一案”中的与罪恶同归于尽变成了“最后致意”中的功成身退。

【你们不想让他死,那我让他光荣退休总行了吧?——柯南·道尔如是说()】

6.「苏格兰场」

注:代指英国首都伦敦警察厅,位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市,负责地区包括整个大伦敦地区的治安(伦敦市除外,其治安由伦敦市警察负责),也负担着如:配合指挥反恐事务、保卫皇室成员及英国政府高官等重大国家任务。苏格兰场本身并不位于苏格兰,更不负责苏格兰的警备,其因1829年时首都警务处位于旧苏格兰王室宫殿的遗迹而得名。其中的历史渊源为: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指定继承人正是苏格兰在位国王詹姆斯六世。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从此形成共主联邦,虽然仍然是两个独立国家,但是元首和最高权力的掌控却是同一人。

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经常与苏格兰场打交道,有时合作,有时冲突。其中的雷斯垂德探长便属于苏格兰场,是官方侦探中与福尔摩斯关系最密切的人。

P.S.英国警察部队(其中自然包括苏格兰场)所应用的警务信息系统名为"Home Office Large Major Enquiry System",首字母缩写HOLMES便是对福尔摩斯的致敬。

P.P.S.无能的苏格兰场——福尔摩斯如是说()

7.「自称『少年侦探团』的流浪儿童们」

——《福尔摩斯探案集》&《名侦探柯南》

注:前半部分属于《名柯》,后半部分属于《福尔摩斯》。

当然,少侦本就是在致敬贝克街侦缉队(小分队),所以这属于是套娃致敬()

毕竟少侦的几位不是流浪儿但确实是“自称”,而贝克街小分队是福尔摩斯组织起来并雇用的,严格来讲不能说是“自称”。

P.S.「少年坏蛋团」更是重量级,这也能对标是吧(乐)

8.「破坏现场、移动证物、殴打警员以拒捕的行为」

注:福尔摩斯查案有时确实会做出一些“违规行为”,这源于他本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米尔沃顿案”算是比较集中体现这一点的部分了。比如:为了收集证据私闯民宅,以及亲眼目睹凶案现场但出于心中的道义选择不加以干涉,还帮助犯人销毁证据,也不接受调查此案的委托。

不过殴打警员以拒捕这种事还是没有的(至少在我的印象里)。

P.S.除去特殊情况,破坏现场这种事一般是“无能的苏格兰场”会做出来的,福尔摩斯讽刺过这一点。

9.「莫兰上校」

——《福尔摩斯探案集·最后一案 & 空屋》

注:塞巴斯蒂安·莫兰,莫里亚蒂教授的心腹,在莫里亚蒂的犯罪集团中的军师,堪称二把手的存在。福尔摩斯认为“伦敦第二危险的人物”。

莫兰上校正面活跃的事件只在“空屋”和“最后一案”(其实是由“空屋”中的福尔摩斯口述“最后一案”时的情况)中。在“空屋”中,莫兰上校有一起枪杀案,还企图谋杀福尔摩斯,最后被福尔摩斯设计逮捕;随后,福尔摩斯回忆起“最后一案”时的情况,表明在清剿莫里亚蒂匪帮时,除了教授之外,上校也逃脱了;在瑞士时也和莫里亚蒂一同跟踪过两人;在莱辛巴赫瀑布上,莫兰上校同样也在。

10.「帕丁顿」&「麦克尔顿」&「肯特郡」

——《福尔摩斯探案集》

注:(1) 帕丁顿:福尔摩斯和华生经常从帕丁顿火车站出发外出查案(因为帕丁顿火车站距离贝克街很近)。如“博斯科姆比溪谷案”(去往博斯科姆比溪谷)、“巴斯克维尔猎犬案”(去往达特穆尔)、“工程师大拇指案”(去往艾津)。

另外,1888年华生与玛丽·摩斯坦结婚后,在帕丁顿买下一处诊所,在那里工作和生活。直到1891年,华生卖掉了帕丁顿诊所,回到了肯辛顿。(同年;福尔摩斯在“最后一案”中与莫里亚蒂同坠莱辛巴赫瀑布;年末,玛丽·摩斯坦逝世。)

(2) 麦克尔顿:在“修道院公学案”中,修道院公学校长桑尔尼克夫特·霍克斯坦布尔携着从麦克尔顿到伦敦的往返车票,找到福尔摩斯和华生,请求他们帮忙调查霍尔德瑞斯公爵之子被拐一案。福尔摩斯和华生答应陪他同返调查。

(3) 肯特郡:在“歪唇男人案”中,福尔摩斯在侦查时住在圣克莱尔的房子——位于肯特郡的杉园中,他邀请华生与他同去并一起调查;“金边夹鼻眼镜案”中,案发地约克斯雷旧居也位于肯特郡;“格兰其庄园案”也发生在肯特郡。


11.「那里有一片草坪和木匠的院子,屋里灯火通明,他们正在煮着咖啡。一群白鸽飞过红色瓦片的屋顶,烟囱上升起袅袅黑烟。地面上是一片宽阔平坦、修建精致、嫩绿的草坪,还有灰色的天空,安静祥和……」

「清晨,这些生命的迹象刚刚苏醒过来——翱翔的鸟儿,袅袅的炊烟,远处矮小的人在游荡,这就是我的水彩画的主题,我希望你会喜欢。」

——梵高,写给提奥的信:1882年7月23日,星期天上午 (No.219,节选)

注:各部《梵高书信集/手稿/传记(等)》应均有收录。原文如下——

12.「乌鸦的小指」(41-09标题)

——道尾秀介,《乌鸦的拇指》

注:日本似乎把专业的诈骗犯称作“乌鸦”,因此这是一个有关诈骗犯的故事。五个被高利贷压迫的底层人物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怪异的临时家庭,决定联手向高利贷组织复仇,而这也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至于“拇指”,则来自书中的一个隐喻:

最后的结局则会揭秘“拇指”的真正含义,为了可能会对本书产生兴趣的朋友,这里就不剧透了。

不过这样一来,和剧情的关联也只能留给各位自己想了~

当然,这个同样也属于纯彩蛋性质,知道了也许更好玩,不知道也完全没影响。

【不如说,基本我做的所有内容都是这样就是了】

13.「古代的哲学家们把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分为『水』、『火』、『土』和『气』。」

——恩培多克勒,四根说

注:恩培多克勒认为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原,它们的结合生成万物,它们的分解使个别事物消亡。世界上一切具体事物都处于不断生灭变动之中,四根本身是永恒不变的,只是处于轮番的结合和分离中。

另外,这四种元素也分别单独对应一种世界本原论:『水』本原-泰勒斯;『火』本原-赫拉克利特;『土』本原-齐诺弗尼斯(毕达哥拉斯的学生);『气』本原-阿那克西美尼。

P.S.阿那克西美尼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则据传是泰勒斯的学生,其持『无定』本原论——世界的本原是“阿派朗”(英文:apeiron或Boundless,希腊文:ἄπειρον,无定),即无固定限界、形式和性质的物质。世界是“阿派朗”在运动中形成的,这种运动分裂出冷和热、干和湿等对立面,从而产生万物。

亚里士多德则总结、分析并批判发展了以上理论。简单来说,他认为四大元素是由冷、热、干、湿四种性质两两结合成对而来:火是热与干,气是热与湿(例如气是一种蒸汽),水是冷与湿,土是冷与干;之后又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元素的相互转化以及运动变化。

P.P.S.亚里士多德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见其所著《论生成和消灭》;《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的相关部分作为补充。

P.P.P.S. 玩过“黑魂”的朋友可以去看文七老师的这期视频:【火的哲学】从黑暗之魂到赫拉克利特(上)(可空降至04:43)。虽然讲的是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论,但是有一部分相通之处。再者,亚里士多德本就总结了这些本原论。

14.「『重言式』——逻辑学里无用的废话。」

注:咳咳,没想起来的建议复习——【YYGQ动物园】何为“崩坏”?来由此通达崩3故事的核心内涵吧

P.S.空降16:54喵,空降16:54谢谢喵😋(没错,我就是想偷懒,摆~)


正文-(3)

15.「就像一只生活在玻璃瓶中的可怜虫……它在星期一诞生,星期二取名,星期三交友,星期四工作,星期五遭灾,星期六扶危,星期日覆灭,而后——又在星期一重生。」

——(化用)《鹅妈妈童谣 · 所罗门·格兰迪(所罗门的七日)》

注:译文如下——

所罗门·格兰迪,

星期一诞生,

星期二受洗,

星期三娶妻,

星期四染疾,

星期五病重,

星期六逝去,

星期日下葬,

这就是所罗门·格兰迪的一生。

16.「叆叇」「揆测」「稼穑」「赓续」「湮昧」「血脉偾张」

注:(1) 叆叇(ài dài):①云厚而密的样子。晋·潘尼《逸民吟》有:“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②飘拂、缭绕状。钱钟书 《围城》有:“自己不会喝酒,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叆叇,做出云雾状态。”  ③眼镜。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叆叇》:“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此处偏向取②。

(2) 揆测:量度测算。《隋书·天文志上》有:“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者也。”

(3) 稼穑:①耕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②指农作物,庄稼。此处“开垦稼穑”应该取①。

(4) 赓续:继续、接续、延续。

(5) 湮昧:埋没。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有:“惟至明末,则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复称市人小说也。”

(6) 血脉偾(fèn)张:字对了但是音读错了,不过无可厚非,我敢说绝大部分人都读“血脉喷张”,这属于日常习惯。《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有:“夫金石燥烈,益以火力,亢阳鼓汤,血脉偾张,故筋力倍加强壮。”

P.S. 这边建议手边常备字典或词典自行查阅,毕竟百度什么的都是能被改的。

【虽然我词典被压箱底(物理)了,用的也是百度()但我会用别的手段核实,不会出现“情深意笃”出“伉俪”的情况😋所以别骂了😭】

至于什么「鲶鱼效应」、「雏鸟效应」啊,都是老朋友了,不提也罢()

17.「你正好可以享受从瀑布跌落,一口气跌出这个世界的快感。」

——《福尔摩斯探案集·最后一案》

注:见上文:正文-(2)-条目5-(2) 瀑布

再加上之后上仙返回福洛斯那一段,整一个复刻“最后一案”福尔摩斯原定坠瀑死亡,但最后复活归来的剧情()

P.S. 是真会玩啊()

18.「天文单位……4500乘以1.38……」

注:见上文:正文-(1)-条目3

至于这个1.38……不好说,毕竟现实里地球在近日点离太阳也有1.471亿公里。

【难道这就是崩三世界观下的数值?🤔不然只能攻击坏女人文化课不过关了😡】

补充:评论区提醒后迷过来了,文化课不过关的是我()日地距离是1天文单位,而金日距离约0.723天文单位,日地距离确实是金日距离的1.38倍。

19.「我们的家园,其实就像彗星一样。我是说,如果没有创世神的存在,这里或许也只是一颗太阳系边缘的脏雪球。」

注:见上文:正文-(1)-条目3-P.S. 奥尔特云

还是能对上的(只考虑字面意义的话)。

20.「如果我们反复提起祂的名字或尊号,或者一直做祂不喜欢的事,也还是有可能被他发现。」

注:懂了,「娑」是伏地魔——!

《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有着“有史以来最强大危险的黑巫师”之称,一般人不敢直呼其名,甚至被食死徒下了咒语来保护,一旦有人说出此名就会造成魔法扰动,食死徒就能追踪到说出此名的人的位置。人们通常用“神秘人”(You-Know-Who)、“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或“黑魔王”(The Dark Lord,食死徒常用,对伏地魔的敬称)称呼他。

P.S.这里夹带一点个人私货,其实除了伏地魔,我个人同时想起来的是乌贼的《一世之尊》里的“彼岸”和大成的“诸果之因”。当然,也想到《诡秘之主》了,不过因为我最早看的是《一世》所以印象更深一点。

21.「对,把拳头砸在他那张假笑的脸上,让我看看他哭成泪人儿的样子。一定不错!」

注:识之律者觉得很赞并向你发出了组队邀请.jpg

奥托的魂钢脸蛋在我拳头下嘎吱作响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伟大的识之律者女士如是说。

P.S.坏女人说得好!不愧是我老婆😋


私货时间

吐槽一下自己:

1.  也不知道是谁在B站发动态说这章东西少要一整章一块出的,总不能是我自己吧(哈哈)

2.  原来真是我自己啊,我甚至说了注释之外的还是能多扯两句,那没事了(悲)

3.《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

  《福尔摩斯探案集》阅读笔记(√)

发布于河南阅读 321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旱地行舟1453

· 上海

1.38好像是地球和金星的轨道比值

亮了(24)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污陨mk1

· 广东

补充一下4500*1.38应该是金星天文单位换算金星离太阳的离距,大概为0.72au(天文单位)1/0.72,约等于1.38换言之以金星文明视角,福洛斯并不是4500au,而是4500*1.38

亮了(1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