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后,博比查尔顿终于走出了那个雪夜

avatar
关注

博比-查尔顿是谁?

他是曼联进球数第二多的球员,直到2017年才被鲁尼超越。他是曼联出场次数第二多的球员,直到2008年被吉格斯超越。他是曼联队史第二个拿到金球奖的人,第一位是他的队友丹尼斯-劳。他是英格兰历史上唯一一个世界杯冠军的最佳球员,但大家往往记得赫斯特和对仗博比-摩尔。

他是球队的根脉,是你第一时间不会想起经人提及会直拍额头的长者。他是一面旗帜,但没有飘扬在风中,而是陈列在展馆中,留待被岁月上过课的老家伙们来致敬。

他是隐入岁月烟尘的人,1958年慕尼黑的那场雪,掩埋了他的所有辉煌。

01.

博比-查尔顿很少笑,老人家出现在主场或客场的看台上,常是与夫人同坐,穿着黑色大衣,带着毡帽,丢球无悲,取胜不喜。

自弗格森离任之后,博比-查尔顿来看球的时间越发多了。这不是好的征兆,这证明了球队的现状无法让他放心;另一个更隐讳的暗示更不妙,一个老人反复检视旧物,往往这意味着时间对他本人的侵蚀到了最厉害的阶段。

有次我回家,在客车上遇到一位塔山阻击战的老兵来悼念战友。风烛残年的老人,肉体的愉悦均已消散,他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图一个心安,眼见最直接,是以不辞万里只为一眼。查尔顿爵士开始如此频繁的出现在球队的比赛日,就像一个皇帝在暮年会登临城垣观望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

他追寻的不只是自己深爱的俱乐部,还有与邓肯-爱德华兹等人一起奋战的时光。查尔顿总是避讳于此,但人人都知道。

1968年欧洲冠军杯冠军颁奖仪式上,巴斯比和博比查尔顿割破中指,把血渗入奖杯,在欢呼的人群中悲伤的地高举奖杯八次,每举一次就喊一个名字,以告慰十年前意外丧生于慕尼黑空难的亡灵。

他们两个郁积多年的情绪得以宣泄,这算是一个交代,但不代表结束。查尔顿认为自己此生都无法再走出2月6号慕尼黑的大雪和狂风了——1958年在西德慕尼黑机场积雪的跑道上波利勋爵号第三度尝试起飞失败,撞毁。机上44名乘客及机组人员有23人罹难,包括8名曼联球员及3名俱乐部职员。

自此查尔顿变成了一个轻微自闭的人。他依然雍容大方,成为了英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受人敬爱。他所交甚广,上至王官,下至庶民,都为其气度折服,保罗-麦卡特尼说自己接受封爵全因博比查尔顿。他在生死后历练出来的沉稳给了很多人力量,只是这六十年里,他自己并没有走出那片白雪覆盖的机场。就像一棵老树,坚实可靠,但内里的纹理曲折难言。

博比查尔顿越发频繁的出现在老特拉福德来寻找旧时光的影子,这是唯一的解救他心里苦厄的办法,如同吗啡对绝症患者的止痛。幸免于难的他心是不安的,不是因为对不起故人,是因为孤身“苟且”的孤独在不断折磨他。这种孤独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愁苦,敏感微妙,它苦的想让人倾诉,又巧妙的回避了想要来劝慰芸芸众生。

没人能懂查尔顿的愁苦,巴斯比已先行去了,丹尼斯劳不会懂,乔治贝斯特更不会懂,即使弗格森也不会懂。能懂他的只有哈里-格雷格,当年在空难中毫发未损并英勇救人的门将,而他们又绝对不会深谈此事。2020年,哈里也走了。

语言肯定无法精准的传达当事人的心情,对博比查尔顿来说,他的生命在那天重生,而所有光彩亮丽的日子却都就此终结。

我们聊不来“生命”这种逼着人仔细思索余生意义的大单元题目,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对它这个易碎、短促的个体却承载了丰富又沉重的内涵十分恐惧。我们选择疏狂和买醉于各个人生岔路口就是想装作不清楚活着的本意是什么——逃避式的走向死亡。

死亡就是死亡,意义是活着的人追加的,留给自己感动自己的纪念。死亡是虚无的,它的残忍就在于抹杀掉所有意义。

02.

现在聊曼联的人不少,仔细想过这家俱乐部内涵的不多。热血、胜利、底蕴,这些是经过弗格森的手放大的标签,是球队竞技的标签,而非全部。

用一个词形容曼联精神的话,我选荣耀——glory glory man united

曼联的荣耀是骄傲、折而不挠、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以及无愧英灵的坚厚不屈、深情铭记。

空难基本摧毁了俱乐部的根基,曼联濒临解散。吉米-墨菲在巴斯比休养期间拼凑了一个临时的阵容,强硬的表示红魔不会就此垮掉,并以这届残兵之师杀入足总杯决赛。虽0:2负于博尔顿,却敲打了像足总一般的宵小之辈,竖起了曼联精神不死的大旗,为空难的英灵做了首祭。

他像一个浴血的战士,五内俱创,伤口崩裂,敌人和朋友或幸灾乐祸或悲悯的劝他:将军,不如认输吧。他却盘起肠子,拾起长戟杀入敌阵,冷笑:大丈夫人生在世,不愧身边知己无愧脚下倒影,足矣。

当季,曼联直接拒绝了皇马让出欧冠冠军的好意。

唯心的说,此时曼联重建已告完成,他们守住了荣耀。荣耀就是要肩负11位英灵的梦想,并在灾难后用十年亲手将之实现,而非假借他人,或依靠施舍。这也是曼联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风骨:从未想过偷生,宁可战死也不认命!

这个意义如同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了火。

曼联便是在这个精神的支撑下走过了空难、降级、无冠的苦厄。几十年的风雨,无数苦难都无法摧毁红魔的意志。

1999年,马特巴斯比90年冥诞,曼联补时连入两球逆转拜仁慕尼黑,二度登顶欧洲。2008年,慕尼黑空难50周年,曼联重夺欧冠冠军。

这两场比赛,对手都曾两中横梁,冥冥之中似有护佑。

乔夫-本特,罗杰-拜恩,埃迪-科尔曼,马克-琼斯,大卫-佩吉,汤米-泰勒,比利-惠兰,邓肯-爱德华兹……

红魔英灵永在。

作为贯穿了曼联兴衰的道标,博比-查尔顿的存在,便会提醒你曼联并非只有如今这浮华的皮囊,还有坚韧、涅槃的底子。

如今他走了,与之同去的还有无法追回的红魔时代。幸运的是,他终于离开了这场下了65年的大雪,回到了水草丰茂的神国。

发布于北京阅读 1040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光荣终将属于曼联

· 山西

英国没有下雪吧想必另外一个世界肯定下雪了一个步履阑珊的老人扑倒在雪地上艰难的挣扎起来,向前跑去他越跑越快,越来越年轻前面有人在招手嗨,博比,你还好吗,我们一直在等你!

亮了(66)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鼠鼠连藤甲军

· 浙江

写得好啊

亮了(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