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是怎样的存在?
什么是满城?
就是清朝皇帝为了维持统治、安排八旗及家眷住所、强调满语骑射而刻意制造民族割裂的驻防城。
有清一代,从1644年满清占领中原以来,满城便登上了历史舞台,随着它的灭亡而消失。
关于满城到底有多少座,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最少11座,最多43座,一般采用20座这个数字。
以下是公认的有着鲜明符号的满城:
西安满城、潼关满城、宁夏满城、凉州满城、庄浪(兰州永登)满城、太原满城、右玉满城、绥远(呼和浩特)满城、归化满城、开封满城、青州满城、德州满城、荆州满城、广州满城、福州满城、江宁(南京)满城、京口满城、杭州满城、乍浦满城、成都满城等。
满城有两种,一种建在城内,内城为满城,外城为汉城,北京就是如此,紫禁城及周围一大圈就是满城。
另一种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但是城市太小,不得不重新建一座城,比如青州满城,雍正七年开建,在青州府北五里,城墙高1丈二,周长一千余丈,有八个门,内有房屋五千间。
满城内住的是八旗及其眷属,这里纠正一点!八旗兵分为满、蒙、汉八旗,里面民族成分复杂,可以笼统的算作满清入关时帮他们打天下的20万兵丁的后代。
虽然像一个大军营,但它又住着家属和有着另外的职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城建立的初衷和维持统治的意义渐渐消散,只剩下一个臃肿不堪空吃钱粮毫无用处且制造仇恨的吸血鬼,可笑的是!最后还把自己人给坑了。
咱们来看看满城的规矩:
(1)旗人不准私自离开满城,活动范围在内城周边20里到40里之内,出城要告假,远出要造册。
(2)旗人只能锻炼军事技能,不准从事其他任何事业,一旦有军事任务,立马出城作战。因为满城一直延续到大清灭亡,城内的旗人啥也不会,大清覆灭后一面供养二没生存能力,会是怎样的下场?
(3)旗人在满城的房屋禁止出售给城外民人,以防民人进入满城,但到了中期,很多旗人败光了家产,便把房屋租出去换钱。
(4)旗人不准与民人通婚,其中有少量的嫁娶,但也仅是汉八旗与汉族女子之间。
(5)旗人女子禁穿汉人服饰,这样别可以永久保证旗人和百姓的区别,因为地位完全不一样,旗人犯法,地方官无权处理,要和满城内的理事厅一起审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旗人罪减一等,亦或是关几天就放了。
(6)旗人女子没经过选秀女的,不准私自订婚,也就是说,皇帝看不上的,才能留给八旗男子婚配。
(7)旗人不得唱戏,在满城内禁止设立戏院等娱乐场所,由于旗人16岁后就能有钱粮可以领,部分满城还是双倍,一人当兵,全家就有饭吃,他们不事生产,可不就想着法的玩乐吗?
他们出城不容易,但根据下一条规定,除了货郎,其他民人不许进入满城, 更不可留宿。各位看官,可以推测下,最后变成啥样了?
一座满城,便是商贾兴盛之地,亦是经济活动的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些英国士兵闯入了满城,看到了与贫穷的外城截然不同的模样:
在满人居住区里,所有的艺术形式和物产全都汇集于此,正如在巴黎可以感受到全世界的风情一样。王公贵族们则居住在皇宫周围,那里有各种可供他们享乐的方式。
但旗兵的战斗力却越来越差,到了大清末年,几乎为零。
太平天国年代,八旗士兵连马都不会骑,出操都雇人帮忙,大家在城内提笼架鸟,种花弄草,养鸽斗虫,听书唱曲……等等 ,总之,吃喝玩乐是不亦乐乎。
(8)满城中各旗的行政事务由各旗自己管理,每户有新生子女、婚丧等要在满城佐领处报告。由于基本不与外面人通婚,导致不少旗人,生在满城,长在满城,最后死在满城,一生都被围墙禁锢。
这也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也算是完成了统治阶级的不被同化、旗汉分治、保持满语骑射的初衷。
那就是与外面的世界彻底的落伍了,且不说到了末期,外面早就是马克沁与手榴弹突突,军舰大炮教做人的时代,他们还在操练马上三箭,马上三枪。
无论服饰还是口音,都和汉人完全不一样,就一个北京城,内外城民一说话便
能分辨。
因为八旗不事生产,是个男丁就领能领钱,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越生越多,大清的财政终于吃不消了,到了康熙年间,人数早已翻倍,而这批人由于领着皇粮,吃着铁饭碗,又没退休一说,毫无存钱概念,便大手大脚地花钱,无论皇帝拿出多少钱粮救济,瞬间便吃干抹净。
乾隆实在是熬不住了,只得把汉八旗全给开了。
嗯,不错,属实是把自己人和外人区分的明明白白。
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到了嘉庆年间,人数又上来了,只得让号召大家去东北种地,那地方零下几十度,八旗过惯了轻松日子,谁愿意去受苦啊?
吃饭第一名,打仗贼拉胯,到了咸丰皇帝巡幸,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城内的所谓精兵,基本就是视而不见。
到了大清末年,吃枣药丸写在爱新觉罗家族脸上,年年的战败,无数的赔款,掏空了大清的身子,国库没钱,满城内的八旗生计越发难受,军饷只能拿出八九百万,却要养几十万八旗士兵以及五百多万旗民。
无奈,旗人偷摸着做一些手工业补贴家用,或者从提笼架鸟变成养鸡养鸭,福建满城还有旗人改档案说自己死了下南洋谋生,一些人没有法子只能在城内要饭,甚至更不要脸的去圆明园偷东西卖钱。
所谓祖宗之法,都抵不过一个穷字。
八旗已经够惨了,各地的排满情绪虽然高涨,也没想把满城怎么着,维新派和改良派都对大清还抱有幻想,觉着两百多年大清,命不该绝,渴望变法,哪知摄政王载沣被民意要挟只得立宪,最后搞出了个皇族内阁,13个内阁成员,9名满族,7名皇族。
嗯,无愧于载沣任人唯亲的本色。
这可是1911年了啊!结果改良派和维新派都站到了革命党这边,排满情绪升到顶点。
各地满城便成为辛亥革命时期被攻击的活靶子,福州满城 、西安满城 、京口满城、 杭州满城 、江宁满城 、广州满城 、荆州满城 相继被攻破,各地旗人怕被报复,纷纷减掉辫子,然后换成汉族服饰,逃出满城,改名换姓,甚至不承认自己是满族。
由于辛亥革命太仓促,虽然全国响应,但战斗不多,且只是抱着推翻满清政权去的,基本没有屠杀和清算,又加之都20世纪了,没过去那么野蛮,各地旗兵除了战死不到万人之外,没其他伤亡。
崇祯死后看着自己儿子和几万朱氏子孙的下场,嘴里嘟哝着,说好的反清复明,成功了咋剧本不一样呢?
此后,各地的满城基本被拆除了,多数与原来的城市融为一体,成都的宽窄巷子就是过去的满城遗址。
但旗人还在啊!做了二百几十年人上人,现在突然成为平民,如何生活?
由于民国乱战,八旗的优待条例基本没有,只能靠自己努力。
然后,据记载:旗人束手无策,哭诉无门。儿啼于旁,妻缢于室。白头父母……自杀其身,其男女老幼中宵举家自尽者不可一二数。
更有卖儿卖女,拆屋换米,盗卖祖坟,妇女则更惨,好多都下了海。
满清八旗后人终于感受到了老百姓的苦难,想起这二百多年的地狱和文化阉割,只能一声叹息。
当然,这只是普通旗人的结局,而满清贵族后人,则是另一片天地。
那帮朝廷勋贵,靠着祖上和自己的贪污以及收刮,跑到租界,改了汉姓,开公司,做银行,干卖办,生活那是人人艳羡。
别说溥仪还能在皇宫享受着皇帝的待遇,每年400万随便挥霍,就连满清一个郡王,都有一两万生活费。
好了,咱们总结一下,从第一座满城1649年开始设置,到乾隆末年的新疆满城,八旗驻防城的建立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存在了整整262年。
起先是为了抵御反清势力和缓和民族矛盾,后来随着天下稳固却内忧不小,开始占领军事要冲进而维持统治,最后发展到了全国。
但其一开始就不仅是作为军事要点,可以驻扎军队和训练士兵,又是八旗眷属居住而隔绝汉人的城池,而后期由于财政和时局,却成了阻碍旗民进步的监狱。
而满城在中国历史上尤为特殊却因为其独特的职能,——刻意保持民族分治,这都道光七年了,八旗问题早已凸显,皇帝依旧如是说:“国语骑射乃满洲之根本,人应所晓……各省将军、副都统等必当仰体朕意,将该管满洲官兵务令各习国语骑射,咸使娴熟,断不可沾染汉人习气,以致有失满洲本业。”
几十年后,太平天国运动,八旗毫无战斗力,满清不得不靠汉人武装平叛,此后养了个军阀集团,最后慢刀子放完了自己的血,也是该啊!
点灯照亮我的家门楼主
· 福建当然,客观上也降低了清算时的误伤
古希腊工程师
· 浙江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