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工团]阿莱克斯.英格利什:五彩斑斓

avatar
关注

如果没有尼古拉.约基奇,篮球世界会怎样?

掘金万古如长夜——就凭他们在此前四十七年时光中洒下零零散散的三次分区决赛体验和历史上第一次黑八奇迹,连本地足球队科罗拉多激流都比不上。

2010年,科罗拉多激流曾获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冠军

在季后赛,洛杉矶依旧是丹佛的严父——1979年,1985、87年,2008、09、12年,湖人对掘金的血脉压制依旧未完待续,就连快船队史第一次赢系列赛都是踩着掘金的脑袋。

乔尔.恩比德可能会成为三连MVP——时无英雄,竖子成名,一个霍华德、尤因水平相近的球员能拿三次MVP,碰瓷拉里.伯德!快他妈把我杀了吧!

阿莱克斯.英格利什仍然是丹佛掘金队史第一人——不应该是卡梅隆.安东尼吗?英格利什又是谁?还有叫这个名字的?

作为掘金队史得分王,80年代总得分王,历史总得分榜排在第21位,历史上首个“8个赛季总得分都在2000分以上”的球员,英格利什不应该在官方评定的NBA75大球员中落选。至少不应该毫无存在感。

可实际上,他的名号其实也不至于那么的隐晦,对于“英语哥”,大部分懂球帝都还是略知一二的。比如上面的那些纪录,动动手指查出来,也没什么难度。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略知一二”上。正因为只略知一二,所以他还有个不入流的绰号:刷子。

黑墨

想让人记住一般有两种方式:要么是风华绝代,要么是特点鲜明。80年代的丹佛掘金定属于后者。

在跑轰教父道格.莫的带领下,掘金凭借全联盟进攻火力最强的三人组:阿莱克斯.英格利什、奇奇.范德维奇、丹.伊塞尔立足于西部。在这三人中,伊塞尔是元老级人物,范德维奇是潜力新星,可本事最大的却是英格利什。

上排:英格利什、伊塞尔、范德维奇

和他俩不同,英格利什不是掘金自己选来的,而是从步行者交易来的。准确来说,是淘来的。到掘金之前,英格利什先是被雄鹿选中,结果为:被新旧两任核心夹在中间不受重用;也曾效力过步行者,下场是:成就乔治.麦金尼斯的归乡之旅。然后才是丹佛。

科罗拉多无垠的土地和豪迈的风格给了英格利什广阔的发挥空间。他刚到掘金的第一个完整赛季,场均可以得到23.8分,这个数字是他在步行者的1.5倍,在雄鹿的3倍。紧接着,第二个完整赛季,得分榜前五;第三个,联盟得分王。

而掘金队里,这么能砍分的不只有他自己。英格利什是83年的得分王、和84年得分榜第四不假,可上面说过的另两个进攻狂,范德维奇是83年得分榜第二和84年得分榜第三;上了年纪的伊塞尔也能保持着场均20+的输出。三人每天晚上能砍下80分。

队史场均得分前六,80年代掘金独占三席

即使在那个抽象的年代,科罗拉多人也是最浪漫、最独一无二的那个。

蝎子屎。

当时掘金的风格十分浮夸。进攻火力满点的同时,防守脆的跟纸一样,无限接近透明。1981-82赛季,球队场均砍下126.5分的代价,是场均失掉126分。主教练道格.莫被记者问道,“如何评价你们联盟最差的防守”时,他的答复是“首先,我们的防守是联盟第二差的,我们对手才是联盟最差的”。

“能得多少分,就敢丢多少分”,这很符合当时掘金的秉性。这不,名垂千古的单场186比184就是他们的杰作——当然他们的对手是得186分的那个。

在互刷的环境下,赢家才能占理。掘金战绩胜负参半,那队员们数据的含金量也大打折扣。所以一说到当时三人,得到的评价基本都是“只会得分的刷子”。

“因为掘金在大开大合的年代玩纯跑轰,等于刷上加刷,所以球员也是只会得分的纯刷子。又因为球员是只会得分的纯刷子,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大,英格利什就是个只会得分的大刷子。又称刷头。”

结论就这么产出啦。

透明

这看似严丝合缝的推理,却像没睡着的毛利小五郎在那口若悬河。

得分是英格利什最大的本领不错,但这不意味着他的作用只有得分。在80年代前半叶,英格利什还是队里的半个组织者(这也是作为外来户却当上老大的重要原因),助攻数在队内非一即二。放眼联盟来说,除了马奎斯.约翰逊,他也是那批小前锋里场均助攻最多的,约基奇2023年成为队史助攻王超过的就是他。

英格利什的防守是很一般(你想说不好也可以),但这不代表他的防守应该和当时球队场均120+的失分联系上。在掘金三杆火炮时期,英格利什的篮板数在队内位列前三,抢断数队内第二,还是球队唯一一个场均盖帽数过1的人,球队稀烂的防守说什么也怪不到他身上吧?反倒是另两位核心,那才是罪魁祸首。

掘金纯跑轰的年代基本就截止到1984年,后半叶已经偏向正常跑轰。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其一是伊塞尔年岁已高,只能打替补,让球队少了个防守累赘。

“他也就能防住WNBA的小伙子。”——比尔.西蒙斯

其二原因是,交易了范德维奇。1984年夏天,在开拓者救了公牛之前,他们先救了掘金一命。把加尔文.奈特、韦恩.库珀和拉斐特.利夫全打包送去丹佛,就为了换取范德维奇。正是这笔交易让掘金摆脱了极端的攻守失衡。

这位仁兄才是“除了刷分其他嘛都不会,防守等同于空气”的代言人。掘金没了他,死水变活了,开拓者没了他,进总决赛了。至于尼克斯?激活他时,球队首轮游,淡化他时,球队跟公牛打抢七,抛下他后,打东决、进总决。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1985的掘金春光满面,他们重夺下中西分区的冠军,常规赛创造了队史最佳战绩。就连一直吊车尾的防守都渐有起色:场均失分不再是倒数第一,防守效率到了联盟第十五,只落后联盟平均0.5而已。

奈特、库珀甚至被开拓者当作添头的拉斐特.利弗迅速成为英格利什的左膀右臂。利弗的组织,库珀的防守、奈特的冲击力,他们分走了英格利什的数据,却让团队受益匪浅。

对英格利什来说,这就好像丢了芝麻,捡了个西瓜。他不在意数据,或者说,相比于让团队更进一步,牺牲的那点篮板、助攻、抢断盖帽数据,都不算什么。

得分也是一样。英格利什从不会提起自己前天今天后天都打出什么样的表现,貌似这些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一样。但就在不经意间,他又可以打出一场30分的比赛。不管环境如何改变,反正这点是无法改变的。

红莲

英格利什的得分并不复杂。即便是持球进攻,他基本也不会运球超过两次。除了转换,一般都是:跑动,接球,直接投篮/三威胁后起步杀向篮筐,结束。这就是80年代总得分王的进攻手段。非常的不显眼,却非常的高效。很难想象,英格利什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职业生涯的命中率保持在50%以上,不仅在常规赛还在于季后赛。

与同时期的得分手相比,英格利什既没有伯纳德.金和多米尼克.威尔金斯那种出色的运动能力,也没有阿德里安.丹特利那种罕见的下肢力量。他骨瘦如柴,绝对速度也不快,有时还喘着粗气,肢体语言中带着些许消极。但他很聪明,也很灵活,消极的神态可以让对手放松警惕(他的季前赛基本没法看,每年都会让人认为他是真老了),灵活的身体亦可以不断的走位穿插,攻其不备。

这就如同他的绰号“刀锋”一样。他是一把刀,一把手术刀。虽不像其他刀一样寒光凛凛、狰狞可怖,但是你挨多了,就会知道它的厉害。而且这玩意儿基本上是冲着要害去的。

“我只是不在开展进攻前和防守球员有过多的接触。我会跑动,拼命地跑动。有些身材高大的球员不喜欢在场上跑动,但我不是。我从未停止过跑动。“英格利什说。

是的,跑动是他比赛的灵魂,也是让他的比赛不受岁月侵蚀的法宝。在当时许多人都可以暂时截住英格利什的得分狂潮,但没有人能始终如一。在那个30岁之后就该受伤就受伤、该养老就养老的年代,英格利什每年缺勤不超过两场,35岁还能保持着场均26.5分的输出,一大部分功劳要归于此。“你可能会在这一次限制他,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他在下一次就会卷土重来”,这是与他对位球员的心声。

1989年,35岁的英格利什还拿到了生涯次高的51分——35投24中

如果还有什么要提的,那就是英格利什的终结手段了。依旧是以柔克刚、干净利落。精准的投篮是他的上分神器,哪怕空间再小,他也能施展自己的跳投。与常人不同,他的跳投不是曲臂,而是直臂的。高出手点的收益,是极低的被封盖率。

当英格利什选择突破时,一定要注意他的跑投——有时还是单手的。那是一个看起来很怪异的终结方式,甚至会被队友嘲笑他“顺拐了”,但是他将这招打磨的无比实用。

综合起来,英格利什就像是泰夏安.普林斯身材下的理查德.汉密尔顿。对于巨星,这个形容是不是寒颤了点?不过也正因如此,他的得分从不引人注目,只是优雅的、充满智慧的那一声:唰。

就像他的为人一样。

青岚

英格利什是个安静的人。这位在场上被称为“刀锋”的巨星在现实生活中待人温和,说话轻声细语,以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著称。在他们的主场,你甚至都听不到观众呼喊他的名字;就连他的经纪人都会承认,英格利什对掘金的上座率几乎没什么影响。

“他是个谜,一个试图把关注从自己身上转移的巨星,”《丹佛邮报》记者巴迪.马丁说,“阿莱克斯经常在比赛结束那一刹那迅速地返回更衣室。那个速度甚至比他在球场上还要快。赛前偶尔逮住他,他也言简意赅‘赛后再说’、‘那就拭目以待’。”

英格利什的妻子认为,恰恰是他这种不张扬的性格,导致了不被尊重和认可。“他不是一个爱炫耀自己成绩的人,”瓦妮莎.英格利什说,“你问一个问题,他会直接给出一个答案,而不会故弄玄虚。所以,不论代言还是广告,从来都不会找他。”

但是电影不一样。

在《奇异恩典与查克》中,制片人兼编剧大卫.菲尔德就是看中了英格利什这个品质。菲尔德说:“选角的时候,我看中了他的优雅与谦和。阿莱克斯从拿到剧本开始,就没有把脸从那里抬起来过。他时不时会发出笑声——那是一种懂得欣赏生活的人所发出的。”

而与英格利什一同参演的两位奥斯卡奖得主格里高利.派克、杰米.李.柯蒂斯,都对他的演技表示赞许。谈到这次搭档经历,柯蒂斯说:“阿莱克斯把这个虚构人物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他愿意,他作为演员也会有很好的未来。”

英格利什能得到影帝的赞赏与这么优秀的角色,和他本人平时的修养不无关系。相比于电影和读书,写诗才是他的第一副业,他手指不仅可以得到场均近30分,还能写出三本诗集。这位掘金得分手在大学毕业时就拿到了英语学学士学位,而在职业联盟期间,还考取了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些学识也对他的写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英格利什离开雄鹿时写的诗

在那个充斥着毒品、酒精、嫖娼的年代,这样的英格利什是显得那么的不入流。他拒绝光彩夺目,也免去浮华张狂,活得真实,活得踏实,一如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从不信口开河、飞扬跋扈。就连在掘金谈起与雄鹿的自己的对比,英格利什也只是淡淡地说,“比那时强了大约有70%”——换到别人嘴里,说70倍我都信。

或许,他人生中唯一一句“大话”,就是退役后的那句“如果我没受伤,我们就能赢湖人”。但你如果了解当时的情况,也就能理解英格利什对于那轮系列赛的执念。

金色

1985年季后赛前两轮,英格利什投出55%的命中率,打出30+7+5,证明了自己不比乔治.格文与阿德里安.丹特利差。球队也复仇了前两年输过的马刺、爵士,来到西部决赛。但是看起来,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80年代的西部,不论哪支球队想打总决赛都得问问湖人答不答应。而1985年的洛杉矶湖人的强度足以名列历史前茅。前一年的惨痛失败让他们知耻后勇,就算1984年总决赛的结果已如白纸黑字一般不容更改,但是还有不少媒体认为“其实去年的冠军应该是他们”。

也就是说,实力上讲,他们与卫冕冠军无异;从心态上讲,他们又有对冠军的饥渴之心。

还有湖人的状态。在这轮比赛开打前一百天内,他们战绩是:38胜5负。其中主场22连胜,固若金汤。

然后,第23连胜。

第一场比赛和预想的一样,掘金毫无还手之力。首节湖人连续投中了13个球,半场领先28分,最多曾领先过36分,全场39次助攻,投篮命中率高达64%……

一向牛逼哄哄的道格.莫在赛后毫无脾气:“今年湖人和去年根本没有可比性。他们比去年强大十倍。他们身体上更强,精神面貌上也更好。”目前,湖人季后赛主场的六场比赛,净胜分全在15分以上。一切看起来好像也就这样了。

我们还有机会——这是英格利什用行动告诉队友的。第二场,大西部论坛中心,比赛主旋律未变,依旧是快节奏的对轰。英格利什半场就拿到了18分5助攻,带动了全队和湖人周旋。末节决胜狂轰21分,把大比分扳平。

这场比赛掘金展现出的决心通过对抗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替代库珀首发的埃尔斯顿.特纳发挥极为出色,生涯5分3篮板2助攻的他居然打出了18分11篮板8助攻的准三双,让洛杉矶的大少爷们很是吃惊,也很是丢人。特别是主场惨败22分,太刺眼了。赛后,让湖人更恼火的是,媒体适时的提到了去年他们也是迷失在凯尔特人的强硬中。

英格利什连续点前场篮板

So…第三场,湖人再次进入状态一阵猛轰,又抢回了主场优势。

对于掘金来说,第四场就像生死战。赢下比赛,可以扳平大比分重拾信心,失掉比赛,那再去到洛杉矶打第五场等于白给。

这是一场焦灼局,从开始到结束双方一直咬的很紧。直到第三节,上帝对掘金漏出了残忍的微笑。

先是已经拿到28分的英格利什在和贾巴尔争抢篮板的过程中,右手拇指骨折,退出赛场;几分钟后,二当家加尔文.奈特重重地摔在了篮筐底下,许久才得以起身。这一下让他的膝盖雪上加霜。

两位伤员没有影响掘金的气势,他们打到了最后一分钟,最终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惜败。

湖人学到了前一年凯尔特人的精髓

如果有英格利什,这场结局会不会不同呢?

我们并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英格利什在之前双手拇指韧带就都有伤,现在伤情变成了骨折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会缺席接下来所有的比赛。想带伤上场都是奢望。

对了。还有另一件事。你现在想知道掘金谁受伤了,需要用反选法——看看谁是没受伤的那个。首发控卫拉斐特.利弗,膝盖过度伸展,前两轮系列赛就不是满勤,此轮带伤打替补;韦恩.库珀肋骨韧带拉伤;刚才提到的奈特,在第四场比赛前也是带伤上场,起因是膝盖软骨。

剩下的,伊塞尔大腿深度挫伤、埃文斯膝盖酸痛、特纳腿筋酸痛,这都不算什么了。再加上报销的英格利什,出长时间前九的人,足有七个受伤。就连球童的右手都打上了石膏,享受到球队核心的“待遇”。

不管是道格.莫的咆哮,还是不顾医生家人的反对,坚持去洛杉矶看第五场的英格利什,都没能阻止湖人屠杀掘金的事实。困兽之斗只持续了一节,从第二节开始,比赛就已经结束了。或者说从英格利什下场开始。

对于英格利什来说,这一年是金色的。但恰因为它是金色的,所以他对于这一轮才念念不忘。

纯白

打那之后,英格利什与掘金再也没达到过那个高度。

1986,他们双加时惜败给火箭双塔,止步次轮;

1987,30岁的奈特开赛一场便跟腱撕裂报销,此后再不是那个“斗牛”,球队被湖人横扫;

1988,54胜的掘金再度刷新队史最佳战绩,但顶替奈特成为二当家的利弗再一次在季后赛中倒下。他下场前掘金在第二轮曾2-1领先小牛,后来被直落三盘;

1989,亚当斯和利弗季后赛再次受伤,首轮0-3湖人。

一年好、一年坏,英格利什就这样度过了四年,也是他最后的巅峰。

1989-90赛季开赛,英格利什规律地打了一个灾难般的季前赛,但不规律地是他的状态并没有在常规赛如期回来。比之掘金其他人,他是遵循自然规律慢慢老去的,即使并不优雅。掘金没有选择和这位队史得分王续约,因为这是他首次单赛季场均得分未达20分,而他已经36岁了,明年就有可能是第二次。

达拉斯用一年合同认证了这个事实。阿莱克斯.英格利什,退役。

一年后,掘金将英格利什的球衣挂在了球馆上方。球队总裁蒂姆.莱维克也对一年前的决定感到愧疚:“我们必须和阿莱克斯道歉,我们迷失了方向,顺带连累了他。”但对此,英格利什从未有大仇得报的快感,他表示:“一切结束代表着一切都重新开始,我将去尝试不同的生活。”

如果你熟悉他,你一定知道他口中的“不同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最代表英格利什这个人的头衔,可能都不是得分王、诗人、演员等,而是慈善家或者传教士——一个詹姆斯.沃尔特.肯尼迪公民奖都不足以证明他的贡献。

儿时的英格利什也是这么瘦,这源自他成长环境。“虽然祖母和妈妈都有工作,但加上我的表兄弟,我们家一共13个孩子,我们还是很穷。基本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剩下的需要自己去找一些不新鲜的面包。等到周日,才会有一顿炸鸡和面包组成的丰盛的晚餐。”英格利什说。

这种生活在英格利什成为球星过后,已经成为了历史。他住在高级公寓里,是个顶薪球员,但他无法忘却曾经的那段日子。他曾作为NBA球员之一到访过中国,“我们吃的是100天的煮鸡蛋,”英格利什妻子说,“没人会吃它们,但我们吃了下去。它们很好吃。”

这次经历也让英格利什拓宽了眼界,他在休赛期到访过很多国家的贫民窟,包括意大利、巴西和第二次涉足中国,去体验贫困所带给他们的伤害,并给予援助。可这一切都比不上他对埃塞俄比亚做的。

1985年初,英格利什看到电视台播出埃塞俄比亚饥荒时,他感到痛心疾首:“这太遗憾了。这么多人都在挨饿。尤其是孩子。我曾有过这种经历,可和他们相比,那都不算什么。”第二天,英格利什把电话打到了美国篮球协会那里。“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英格利什为第三世界儿童写的诗

那年全明星赛,就像个募捐大会。在英格利什的倡导下,获胜的球队每个球员将捐出2500美元,失败的球队每个球员将捐出1500美元,而英格利什本人,捐出了整整10万美元,这是他年薪的1/8。在夏天休赛期,骨折养伤的英格利什也不忘亲自去到那里看看。

在生涯结束后,英格利什可以专心投入其中了。他去了许多之前没去过的国家做之前同样的事情,例如乌拉圭、智利、韩国;他在世界各地开办了篮球训练营,足迹远达中国;当然最令他驻足的还是非洲,在那里有他的初心。

如果你问英格利什,他最希望被记住的是什么,那答案一定不是作为球员时的他。

“一个关心人的人,”英格利什说,“对我来说,生活不只是篮球生涯。篮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没错,1985年是英格利什的生涯年。金色的生涯年。

不过现在,我相信明亮而又洁净的白色更适合他。

纯白。

篮球场篮球人物志
阅读 8256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芝士雪豹1

· 河南

卧槽!英格力什!

亮了(3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OMAX

· 辽宁

我在公众号看的,特别喜欢这篇

亮了(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