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才人,莱登,曾凡博……

avatar
关注

没开玩笑的说,张才人是北京首钢不可或缺的球员,他的特点,也是北京甚至CBA都较为稀缺的。

张才人体格壮硕,身高不算很矮。相对而言,他的技术在同等体重和身高的球员中,是很少见的。

仔细观察的话,张才人的运球,突破,跳投,摆脱……这些技术完成度都很好。为什么很多时候都给张才人很多出手权,因为他能出手。

能出手很关键。方硕也有用这个特质,姑且不提。可以看到,张才人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硬解拆炸弹的。可以突破,可以后仰,可以上下步……除了抛投技术较为少见,张才人可以说技术全面,而且看上去很丝滑。

这就导致他总是能找到出手的机会,而且看上去不是那么勉强,总给你一种“这球也许能进?”的感觉。

反面就是小曾挂着人突破后的投篮,看上去动作完成度不高,觉得就进不了。更反面是近几年很多时候,小川的那种对抗后投篮……你感觉他就是在骗犯规,所以出手的动作完全是变形和歪的……

所以张才人的可贵之处,让每个教练都难以割舍。但他的稳定性不行,经常都摆脱了,出手也很漂亮,结果不进……

如果张才人能够提高自己的进攻稳定性,我感觉甚至他可以作为二号位去国家集训队走一圈。如果不能,就继续又恨又爱的折磨北京的教练、球迷吧……

但总归,你说张才人有没有用?答案是非常有用。

然后说教练莱登。

莱登的战术很现代,很快,整体进攻框架现在构建的还可以。

但他这个框架非常利于持球人,因为要求快,所以持球人必须快速处理球,或者传或者投。所以我觉得这赛季方硕的胆子又重了,出手可能会变多。

在莱登的框架里,一切持球不够好的人都会被边缘化。比如锋线,很可能会变成3D工具人。所以我们看到,小川、雷蒙……甚至小曾,都在这个体系里被弱化了。

说到小曾,他最后效率的打法,肯定还是跑位,投篮,空切。因为说实话,必须承认目前他的持球能力不够好,自主进攻能力并不强。所以持球发动进攻的可能性减少了。我很担心,搞不好比上赛季的后半段出手还会少。

这里面有个矛盾的地方需要思考——我承认小曾存在各种缺点,但我也认为,哪怕牺牲一定的成绩,也应该去构建一个符合小曾打球环境的框架。

哪怕让小曾打替补带第二阵容,也可以。但第二阵容最好以小曾为核心,锻炼他。

从球队本身看,北京现在这样打没毛病,是向好的过程。而且在目前框架下,小曾确实也没那么重要。

但我觉得,实际情况是北京能赢,却不太可能赢得总冠军。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把赢球这个目标往下拉一下,给小曾处理球的机会。

假设这赛季的目标是四强——很有可能……那我们定个八强,多一点容错,多给小曾成长空间是不是更好。

培养新人的时候,肯定会拖累球队,这是要付出的代价。在培养新人方面,我其实不太认同“你必须做出正面贡献才能上场”这类言论,因为这是不想为培养新人付出代价的思路。既要……又要,很美好,但现实不会这么如意的。

核心思路就是——我们应该为培养新人付出一定代价。而不是“既要……又要”。

发布于北京阅读 2153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秋风那个吹楼主

· 北京
zt2710厨子和小曾位置又不冲突 主要是北京外线就没几个能控球的 小外援一但不上 除非你摆田宇翔方硕双后卫 不然就只有一个人能外线处理球
收起

是不冲突。我的意思是,目前莱登这个框架看上去,更倚重持球点。所以张才人会在这个框架下获得重用,小曾则可能会弱化。这都是球员特点和目前能力导致的,没啥问题。但我希望能牺牲一点成绩,多培养小曾的发起能力。

亮了(38)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假篮球杀手

· 河北

张才仁防守一步过,瞎犯规

亮了(26)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