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zhqqq楼主
· 广东第309章 经典的两翼齐飞 曼联球迷长久以来最认同最赞赏的两翼齐飞,是拥有贝克汉姆和吉格斯时打出来的边路进攻。这个赛季曼联的边路进攻刷新了球迷的认知,他们第一次发现两翼齐飞也有如此犀利的威力,也可以打得如此美妙和华丽。 ——题记 这个赛季曼联的青春风暴中,弗格森给球迷带来最精彩的部分,是创造性地让球队战术打法发挥力量。即使这个赛季开始之前弗格森赶走了坎切尔斯基,同时又面临李-夏普屡屡遭遇伤病的困难,但他善于挖掘新人贝克汉姆,信任加里的冲击力,继续优化吉格斯的进攻,完美地让曼联的边路进攻战术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赛季第一场的脆败,让人质疑弗格森的自大和愚蠢,阿兰-汉森的嘲笑更是火上浇油,使得很多曼联球迷也失去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弗格森依然信任92班的年轻人。 弗格森不是没有考虑引援,但他认为新人们更值得担纲主力。他深知曼联真的面临一个大改变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改换思维的契机。他非常清楚曼联的防守变得脆弱,因为布鲁斯和帕里斯特都变得更老了,因此弗格森决定在攻守之间倾斜资源于进攻,以进攻来掩盖防守的弱点。在漫长赛季里布鲁斯和帕里斯特的伤病太多了,加里不得不经常出任中后卫,在最窘迫的时候基恩都不得不回到后卫线上打临工。就这样的曼联防线,最终被弗格森倾力进攻的打法掩盖住了问题的大爆发。 弗格森这个赛季的进攻打法,从中场甚至可以说从后场就开始发动。埃尔文和加里在左右两边后卫都可以前插助攻,他们在边路给队友的帮助是巨大的。这个赛季中曼联的很多比赛进程,球迷们可以看到加里在后场右路控球后,迅速和中场球员联系,在贝克汉姆或者基恩、斯科尔斯、坎通纳的接应下,简洁地把球运转到前场。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加里和贝克汉姆继续配合,不是由贝克汉姆接球向前推进然后精准传球,就是加里套边后下底传中。这个右路双刀的战术一度被他们俩练习得非常娴熟,也发挥出了无比的威力。 在另外一边埃尔文和菲尔踢左后卫时,他们和吉格斯的配合则是以吉格斯为主,他们很少冲到对手的腹地去发起进攻,一般都是吉格斯带球突破推进,他们更多的是针对性地跑位接应。 吉格斯继续着锐利无比的突破,贝克汉姆则演示用传球撕开对手防线……曼联的双飞翼变得更加的锐利,也更加的默契。 弗格森的核心理念是进攻为主,这个赛季更是突出了边路快速进攻和边路精准传中相结合。曼联这一套左刀右剑加流星锤的进攻型打法独步天下,贝克汉姆换了坎切尔斯基,在右路失去了部分的速度优势,正面的冲击力有所减弱,但贝克汉姆精准的传中是坎切尔斯基不可相比的,小贝的传中几乎可以说是一枚枚带着制导的巡航导弹一样,总是会准确地落在队友的脚下,甚至会直接成为助攻。而斯科尔斯换了马克-休斯,坎通纳回归前场之后,更是通过想象力和带着艺术灵感的配合,放大了吉格斯带球突破的优势。 与上个赛季相比,弗格森在这一季战术打法之中增加了快速进攻,增加了前场的逼抢,也更注意前场进攻的有效性,提升射门与得分的转化。弗格森深知暂时不可能通过中场的拼抢来保护防线,巴特也好,基恩也好,很难完全覆盖整个中后场的空间。在两个边路和中路前场的策应之下,曼联的进攻可以得到更多的加速,也有更多的冲击力。 弗格森的信心,就在于92班的成材。这个赛季,20岁的巴特出场次数从1994-95赛季22次飙升到41次,20岁的加里-内维尔从27次变成39次,21岁的斯科尔斯从26次变成31次,18岁的菲尔内维尔从3次变成34次,20岁的贝克汉姆从10次变成40次......这些出场次数里面更有含金量的是他们很多都是首发,和此前的替补不一样。不仅是这些熟悉名字,连皮尔金顿 、戴维斯、库克、奥凯恩、麦克吉本、索恩利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红魔也得到上场机会。 除了出场时间增多,92班新秀们也飞速成长。斯科尔斯打影锋的能力如此出色,已经有不止一个评论家呼吁英格兰队把他招进。贝克汉姆第一场就取得进球,他的右路进攻不依赖个人速度,而是用比跑更快的长传来帮助球队打开缺口。巴特在赛季中取得进球之外更加令人赞赏的是沉稳和勇敢,内维尔兄弟则助攻不断,防守也有长足进步。 弗格森豪赌青年军,但他也做好了以老带新,充分信任老将们的经验。在这个赛季曼联主力阵容里,中轴线是舒梅切尔、布鲁斯、基恩、坎通纳、科尔,里面没有年轻人。曼联这个中轴线够强硬,也够稳定。曼联中轴线提供持续动力和稳定节奏,年轻球员则提供激情、想象和表现力。 弗格森信任的年轻人带来更多惊喜。左路吉格斯犀利突破和肋部切入,积极进行射门尝试;右路贝克汉姆一改此前坎切尔斯基依靠速度生吃对手,强行推一波冲击流的打法,在右路斜线精准传中,不断把准确的传球变成助攻。不仅如此,贝克汉姆也经常前插,贡献了很多的无球跑动,后插上抢点射门也很精彩。 相比以前的双飞翼,曼联现在有了新的变化。巴特代替了因斯,他和基恩搭配更适合,发挥了僚机作用。而在攻击体系中坎通纳最为关键,他进球14个成为全队的最佳射手,还有源源不断的助攻。尽管科尔不算特别出色,浪费的机会远超抓住的吃饼,但他的穿插也为队友带来更多机会。 在弗格森的整个构想里,曼联最为关键的中轴保持稳定之外,吉格斯和贝克汉姆属于两个引擎,负责给球队提供动力。 比较一下曼联这个赛季和上赛季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曼联没有了马克-休斯、坎切尔斯基、因斯,年轻人完全顶上了这些位置,关键位置例如基恩和坎通纳的发挥则更胜一筹。休斯的位置被斯科尔斯完美替代,坎切尔斯基则因为贝克汉姆而被红魔球迷遗忘,因斯的位置让巴特演绎得更加高效。麦克莱尔甚至也得到了焕发第二春的机会,4个出色前锋的配备,保证了漫长赛程的轮换。 与上个赛季最大的不同,是坎通纳上赛季被禁赛,曼联最终丢掉冠军;这个赛季则是坎通纳10月就复出,回归之后对球队巨大的激励作用,最终带领队友夺冠。 坎通纳还是和以前一样强大,但又完全变了,他没有因为犯规或者受伤而缺勤,一直领导着全队稳定走向冠军。 坎通纳的回归,更像是当年他的临时加盟。他在中前场自由的踢法,让曼联突然就变得灵活和锐利。在圣诞节英超的疯狂快车赛期前,坎通纳被弗格森用一场捂一场,整个人被磨砺得异常锋锐。 他就像一柄闪着寒光的长枪,也像一团冰冷的寒雪;又像是燃烧的火焰。坎通纳经常堕得更后,经常在未过中场的时候就开始持球。他喜欢面对面戏弄对手的后卫,也能背身拿球护球摆脱对手纠缠。坎通纳是最让人难以盯防和限制的,后撤得更深,拥有优良的盘带技术,开阔的视野,难以匹敌的足球智慧,对于曼联的进攻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弗格森一段时间里忧虑休斯走后,科尔的状态低迷。那段时间里曼联连连丢分,令人压力山大。科尔并不能像休斯那样真正踢突前的中锋,他更多的还是围绕着坎通纳,等待着两个边路的助攻。斯科尔斯得到了更多的首发机会,下半赛季麦克莱尔也有着不错的进球,这对于曼联高举进攻大旗,坚持以攻换防的打法是有极大帮助的。 这个赛季罗伊-基恩的位置也相对后撤了。当然这对于这一个全能中场来说影响不大。基恩的防守任务加重,在中场的覆盖面增大,拦截次数、拼抢次数也有了很大提高。另外上个赛季末因为恶意蹬踏而领取的红牌也好像刺激了基恩内心的疯狂,这个赛季他的犯规次数大大增加,一个赛季两次红牌被罚出赛场,还累积黄牌停赛两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的高水平发挥。基恩这个赛季受伤次数也增多了,频率增大,也导致了他没有能够发挥出最巅峰的水准。但基恩的价值还是不可取代的,他的奔跑距离好覆盖面积,对保持中场平衡和稳定的意识,他对安全的预判,有效的拦截和及时的抢断,是曼联后卫最大的信心所在,也是曼联已经显得脆弱的防守仅有的几个闪光点之一。 这个赛季曼联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吉格斯和贝克汉姆主打的两个边路。曼联的边路进攻比起以往赛季进一步提速,也进一步提高了传球威胁性,进一步提高了盘带突破的频率。高速冲锋的两个边路球员,在曼联由守转攻时牵引着曼联的火力,极其迅速、极其恐怖地倾泻到对手的腹地之中。坎通纳、吉格斯、贝克汉姆、斯科尔斯打出了多场极为精彩的多线路、多次传动、交叉反跑的战术配合,足球在他们的脚下,就如同有了灵魂和意识的精灵,感应得到他们的想法和速度,感应得到他们的目标和方向。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配合之下,曼联两个边路的突击不是啄破了对手的比乌龟还要密实的硬壳,就是插入了对手最为柔软致命的空隙,而最后往往都是以红魔球员的雷霆一击或者轻巧点睛来结束战斗。 边路的快速进攻无比犀利,中路的坎通纳和斯科尔斯也无比敏锐,这就让曼联的进攻变得更加的凶猛,更加的快速,更加的强大。 弗格森展示了顶级名帅的治军能力,以及漫长赛季持久战的指挥能力。他融合了各种战术和攻击技法,他的战术特点可以概括为左刀右剑流星锤:吉格斯在左路如同奇诡的飞刀,胜诸于神出鬼没,变化多端,空灵难测;贝克汉姆在右路则如同长剑,胜诸于驭繁为简,直指死穴,大巧而工;而中路坎通纳和科尔的冲击和变化则如同流星锤,既可以大开大合迎敌破关,又可以前后左右策应,端的是灵活多变,无坚不摧。 两翼齐飞是红魔独特的标记,而这种特点是当年弗格森潜心打造并且持续坚持的。当球迷们看到曼联这个赛季的边路进攻以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展开时,当吉格斯和贝克汉姆同时闪耀但却代表这两种迥异的边路进攻策略同时奏效时,很多球迷的内心是震撼的,他们真的不敢相信弗格森竟然能够把边路玩出了花。 这样的一支曼联,是不断冲击对手防线,不断用双飞翼来展开进攻,击溃对手阵地的曼联!
shzhqqq楼主
· 广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