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是和他的前辈们完全不同类型的中锋,不应该过早拿来比较
随着杨瀚森一系列出色的表现,对于杨瀚森未来能否扛起中国内线的大旗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当然也少不了和前辈们,比如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周琦等人的比较。不过,作为一个看了中国篮球近30年的jr(从广岛亚运会开始看),杨瀚森和前辈们比,是一个非常特殊类型的中锋。现在就要去评论他的上限或者下限是否高于某位前辈,实属为时过早。
中国男篮向来出产优秀中锋,前后有单涛、巩晓彬、王治郅、姚明、易建联等等,但是,这些中锋在进攻端有个共同点,就是基本上是作为进攻终结点的存在。不论他们是习惯背筐要球,还是面框要球,他们在舒适区拿球后的第一选择一定是攻框。当然,他们有时也会有一些精妙传球,但更多是吸引到防守后给到空位队友的终结性传球。也就是说,这些中锋基本不承担组织进攻和串联全队的作用。他们在场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靠超强个人能力取分。
周琦和上面的前辈还有些不同,周琦的主要看点不在进攻端,而在防守端。虽然周琦在国际赛场很多荒腔走板的进攻让人啼笑皆非,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中国男篮防守端的绝对支柱,某种程度可以撑起一个防守体系(当然,得是满血满状态的周琦)。而周琦在进攻端技能的开发我认为是被自己的职业规划给耽误了。年轻时一大卖点是人球结合能力,(有外号周兰特)现在完全看不出优势;曾经比较柔和的手感,也越练越僵硬;身体壮了,但挡拆质量没有质变;而吃饼终结能力也没有配套提升。导致周琦现在到了国际赛场,进攻端就是个四不像球员。周琦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给小杨提了个醒,年轻天赋再好,后天没有科学的练,没有在正确的方向上练,没有刻苦的练,一样会被浪费。
再说回杨瀚森和老前辈们的不同,杨瀚森在进攻端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得分机器。他不仅仅会助攻,更会策应,串联球队,甚至指挥进攻。他的很多传球并不一定会直接成为助攻,但往往都是进攻战术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想象未来如果有一天杨瀚森真的可以带领中国男篮了,那后卫的组织能力可以被弱化,我们的后卫更需要的是个人攻框,无球跑位,投篮等终结能力,而不再需要充当大脑了,因为杨瀚森就可以做这个大脑。世青赛的中国队其实已经展示出了这方面的特点。同时,杨瀚森在高位策应时,不仅仅自己在观察,还经常指挥队友跑位。很多中国球员往往会有一个战术没跑出来,就不会打球的问题,这个毛病杨瀚森不仅仅不存在,他还能帮队友弥补。比起得分,这才是他在球场上最大的贡献。
防守端,杨瀚森没有姚明高,没有周琦覆盖面积大,也不如易建联弹跳快。但是你也可以说他比姚明快,比周琦(同年龄的)壮,比阿联防守习惯好。他也许在防守端不能像这些前辈那样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但是杨瀚森突出一个均衡。重型中锋他可以单防,也许不如姚明防的好,但至少不会像年轻的周琦那样完全防不了。面对有速度有篮的中锋他也可以防出去,虽然回追补盖不如周琦易建联快,但也不至于慢到完全不敢防出去。这样的中锋其实很容易配队友,不比过于担心他某一方面被爆,而不得不给他安排特殊的防守阵容或者防守战术。
我们对于老前辈的评价体系,基本围绕着得分、篮板等比较直观的基础篮球数据。因为前辈们在进攻端都是终结点,他们的贡献,基本体现在得分篮板命中率等环节上。而杨瀚森对于进攻的贡献,其实主要体现在策应和串联上,用魔兽的术语,他的“光环”可能比他的输出更重要。所以,我们很难直接拿数据去直接比较杨瀚森和其他中锋。必须要结合场上的表现,和球队的整体成绩来评价他。
换句话说,在CBA,我们期待青岛队能在杨瀚森在场的时候把球更多的交给他,让他在高位发挥策应和串联的功能,而不是让球权更多在小外手里。那种小外持球过半场直接拉开单干的战术,也许在其他球队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得分手段,但不应该过多的出现在青岛队。我们也必须承认,以杨瀚森目前的成熟度,现在直接在成年队担当一个完全的进攻核心,是必然要交学费,有可能影响球队成绩的。而青岛队也不是一个摆烂队,不可能完全牺牲成绩给他练级。所以,如何在成绩和杨瀚森个人成长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给教练的一大课题。不过,从前三场的表现看,杨瀚森的能力和潜力值得教练去多烧烧CPU,为他打造更合适的体系。同时,对于杨瀚森个人来说,适当的力量训练,投篮训练还是要继续加强的,球队的体系是否合适只是外因,自己是光环型中锋不代表就不需要打磨个人进攻能力了。一旦个人进攻和策应能够两开花,杨瀚森将会有更大概率成为一个顶级中锋。
总而言之,路还很长。杨瀚森值得我们去寄托希望,但现在,还不是拿他去和前辈相提并论的时候。甚至,前辈们达到的某些高度,都不该是他最亟需追求的目标。他现在最需要的,是证明自己值得作为球队的进攻第一发起点(减少失误、提升高位启动进攻的效率),为自己争取更高的战术地位;同时,要继续打磨个人的进攻技术。有了更强的进攻能力,才能让自己的策应天赋发挥的更游刃有余。
pacerlx 楼主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恩比德也是那种喜欢自己攻的球员,但杨拿球后是很偏向思考和阅读防守的。能攻则攻,不能攻就传。而且也很少起全速莽着攻框,他突进去的时候基本是压着速度的,看到防守扑过来了他可以及时转变主意选择传球。其实打球习惯比较像迪瓦茨。和约老师比较现在那就差远了,个人硬解能力比约老师差太多了。一旦进攻时间不多需要杨必须自己干的时候,他往往干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