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s_mc1上脚】AG4 SOAR李小龙主观体验解析
个人数据:身高186CM,体重80kg,三旬全能打法!
“BE WATER”这个配色也是源自戈登对中国功夫和李小龙的喜爱,颜值方面我觉得已经很经典的配色方案了,AG这个系列的设计语言也很鲜明得到了延续了,就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观了!会是比较两极分化的,有的觉得这个高帮造型很帅,有的可能觉得完全不能接受,这点每个人的偏好不一样,我觉得上脚以后比拿在手上要帅很多!
一 基础信息&脚型适配建议
单只42码 438克左右
SOAR的定位相比AG4更加明确,缓震和助跑助跳能力也更强,脚型适配我觉得基本都能驾驭,正常码正常选择!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由于高帮和鞋带孔比较多,穿脱解开鞋带比较费时间,但是穿进去以后的包裹体验是比较全方位的!
二 鞋面支撑强度
这次的soar版本用了升级的禅织鞋面,三种高韧性材料绞棕编织而成,强度确实很高,支撑和韧性都是极强,加上侧向热熔补强完全不担心的,鞋带系统是quicklock上述有提到过说穿脱费点时间,收紧以后全方位的包裹一体性都不错,高帮对脚踝的锁定保护也更好!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初期的脚面弯折感受还是需要短暂适应磨合的,高强度下必然不可能带来无需磨合的柔软感受,其次就是侧向外侧材料打两场会更自然和舒服!
三 缓震&运动表现
首先值得表扬的地方是:虽然定位暴力锋线鞋,但是ag4 soar依旧做成了一款薄底弹力靴。
这次的大招就是中底的“三明治”一体鞋垫,这个也将成为未来国产创新发力研究的新起点,目前已知的JB2和aw2也都用上了这套逻辑!
soar的一体缓震助推中底是在全掌碳临界材料中注入一块尼龙12注碳板,面积几乎是全覆盖鞋垫的,可以参考WOW10碳板的面积!
这套他们称为灵动悬浮的中底组成,我2场的体验下来感受就是:
前掌重心尤其是趾骨下方做的很低,你在做挖步的时候会很贴地很快;
而在做直线加速的时候整体滚动感的推进力确实很强;
后跟缓震极限够,但是整体感受你会感受到缓震材料中间有块碳纤维板隔断了一些“拳拳到肉”的直接的软弹感受,这也是三明治造型带来的全新体验感,明明缓震很厚,但会带给你跟迅速的脚底回馈.
总结下来就是,缓震200以下肯定够,并且得益于这套系统让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锋线偏内线鞋重心那么高,脚感那么肉,还是有着不太一样的体验的!喜欢尝鲜的我觉得完全可以一试,当然最后得看你是否喜欢这种感受!
四 稳定性
结合上诉的缓震结构,对于前后抗扭和稳定性,尼龙碳纤板已经照顾到了,而在鞋身部分公式化的大侧墙结合AG的大logo,整体比较稳,挑不出啥硬伤来,偏弧形的后跟可能有些兄弟会担心落地的稳定性,整体我觉得纹路和上翻范围很大,可能牺牲了特别稳的落地感受,但是会更加的灵活了,更符合这个小球时代吧?! 哈哈!
五 抓地和耐用性
鞋底整体是放射性的纹路,整体的抓地性能在干净的场地上没啥问题,灰特别重的话偶尔建议擦擦鞋底更好,耐用性我觉得不暴打水泥地就还好了!
六 总结
AG4 SOAR在我这里的体验下来是区别于传统意义概念的锋线鞋的,整体在优秀包裹锁定下能带来不错的灵敏和跑跳性能,如果追求稳定保护又兼顾灵活打法的兄弟在价格合适的基础上是大可一试的!
攻守全能
· 福建soar的颜值还蛮戳我的,感觉就是90年代那种硬桥硬马的内线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