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匠】为什么我们喜欢两步上篮而不太接受012?
还记得以前我们刚学打篮球时,体育老师教我们两步上篮,讲的就是一个节奏,右手控着球,踩着步点,最后一次运球,左手合住球后,右脚先走出第一步,左脚第二步之后顺势发力往上蹬,球出手。
大学期间,在教班里女生学这个也是一样道理——她们要考试,所以学起来也格外认真,有一两个领悟能力好一点的,很快掌握了其中精要,学得有模有样,节奏也把控得不错。
我从高中开始试着吹罚篮球比赛,大学也成了系里的裁判,负责在校级篮球比赛中吹罚,篮球裁判不仅要对规则熟悉,还要有犀利的眼神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比如刚刚说的两步上篮,打过篮球的人对于这个动作有一种天然的感觉,即是一个球员做这个动作时,一眼就能凭协调性判断出他有没有走步。
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感觉,就是有打过篮球的人会很快辨别出来然后确定是不是好球,其他动作也会很好判断,比如翻腕、二次运球等。
如果不是大型的的比赛,现场很难有录像和回看,所以要求裁判做判罚时一定要准确,基本没有机会推翻自己吹出的判罚。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两步上篮肯定会比所谓的012好判断,我们不排除有些人真的会钻研规则和动作,然后最大化地去钻规则的空子,再在实战的时候迈出来一个给人感觉怪怪的动作。
假如我们按照正常的感觉,会认为这是一个走步,但实施者觉得他在合理的规则内,加上动作又快,电光火石间,有时真的可以为一个球在那里争得不可开交。
为什么我们对90年代帮主的打法那么推崇,就是因为他做出的动作基本都在肉眼可见的规则范围内,可以不用录像回放来确定他有没有走步——事实上他也不会多迈一步。
我们喜欢的马努和帕克也是如此,马努的欧洲步,收球之后的左拉右扯,相当炸裂,也是简单的两步;帕克的小陀螺,快速运球中极速转身,到球离手的时候,也是两步,观赏性非常棒!
他们对中枢脚相当执着,主打一个球不离手就脚不离地,那时的打球是真的在打球,而到了现在,一个动作要反复用慢镜回放才能判断出来,我有点觉得,规则在那一瞬间有点苍白无力,篮球也有点失去了它的魅力。
我们不是职业球员,打球图的就是一个乐,在规则范围内做出合法合规的动作,利用各人的技术将对手打服,而不是钻规则空子,一个动作可以为有没有违例扯上半天。
那样不是我们打篮球的初衷,我们不想钻研规则,我们只想知道大概的规则范围,那些动作应该怎么做,野球场上,每个人都是裁判,大家有达成了一种共识,这斗牛才能斗起来,玩得开心。
我们不否认,商业化的NBA打法为了比赛的流畅性或者所谓的美感,对规则进行调整,改得和FIBA的不大一样,但我们也需要明白,那是人家赚钱的工作,有些球员们肯定会对规则进行解读,根据自己能力将动作做到极致,然后踩在违例和好球之间的分界线上。
而对于一些肉眼可见的违例,NBA裁判选择不吹,这多少也让比赛失去了它应有的公平性,这也不是我们想学习的篮球。
石匠的小锤子
· 上海因为我们无法接受为一个基本功都不过关的球员开规则绿灯
开拓者助攻王杨瀚森
· 福建不是接受不了012,正常的012就还好,是看不上那些网红,不提升硬实力,整天研究一些看着极其别扭,花里胡哨不实用的012,用这种引流方式,擦规则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