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足球VS德国足球!浅析中韩之战及调整

avatar
关注

国足有两个位置最吃力不讨好:中锋和后腰。优秀的中锋和后腰世界难寻,在我看来,谭龙、吴曦和李可已经足够努力,其他人不见得比他们好。在扬科的战术里,中锋和后腰就是耗材,换谁来踢都辛苦,他们承受比一般队员更多的压力。

中韩大战在即,在我看来,人员基本不用调整,毕竟上一场赢了,大幅度换人没必要。只需要在战术层面再完善,再细化一下就得了。

比较明显的短板(相信大家也看到),就是右前卫。扬科在刘彬彬基本不怎么打国足热身赛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他首发,证明扬科其实对谢鹏飞也不是很满意。谢的第一个问题是防守和对抗,基本上对方一抹就过去了;第二个问题是他起不了速,球到他脚下就停滞了(不适合大开大合的反击踢法),他的定位应该是需要上场控一控节奏的时候用,也不是首发人选。

刘彬彬表现更不用说,差点被网暴,他更适合下半场上来搞对方心态。

我建议右前卫起用谢维军,首先他在天津也经常踢右边,他不是传统中锋踢法。其次国足这种大开大合的反击,靠两三个人完成反击的战术,契合身高腿长、跑位灵活的小谢。最后是搞心态,韩国的左中场是黄仁范,身高178,左后卫是李记帝,身高175,而小谢身高190,至少对方对抗起来会比较难受。扬科的战术也需要边前卫有直接攻击禁区的能力,一个190的人进入禁区,你不可能不盯防吧?作用类似当年的于海一样。

观察上一场比赛会发现,国足防守落位阵型在442/532/541之间切换,变化很多,不是单纯摆大巴。很多人说国足控球率和射门次数不如泰国,在我看来,国足取得胜利,直接威胁数更多,质量更高,就是战术的成功。韦世豪几次长途奔袭,也是队友帮忙压迫和牵制的结果。

扬科提出的“拼抢度再增加30%”很正确,因为吴曦和李可连颂克拉辛都限制不了,更不用说防李刚仁了。只有加强拼抢,弥补技术的缺陷,利用孙、黄、李重心在欧洲害怕受伤的心态,破坏对方的节奏。毕竟价鸿沟在这,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金珉载在移动和二次反应上有弱点,如果玩空中对抗,我们面对小金没有任何优势(小金的正面防守能力世界级),只有用擅长移动、交叉跑位去冲击他,才有一丝机会。当然,我们前锋的水平不足以让他暴露弱点,但不能未战先怯。郑昇炫是突破口,虽然实力也很强,但偶尔会出现一两次低级失误,抓住一次就是胜利。

至于曹圭成,在东亚杯他和蒋圣龙、朱辰杰对抗全面胜利,令人泄气。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张琳芃多内收,前后夹击老曹,让他不能从容做动作。此外还要防止黄喜灿从弱侧包抄抢点,李磊保持高度专注。注定是累死张琳芃的节奏。

2018世预赛尚在巅峰的张琳芃尚且被孙兴慜军训,现在更难受了。因此右前卫必须具备相当的防守能力,如果是谢鹏飞或者戴伟浚可能会被打出花。

这注定是一场强消耗国足体能的比赛,意志力差一点,比赛都可能崩。

中国足球中韩之战即将开打
发布于广东阅读 878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