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夺冠,LPL已死?
首先恭喜T13:0击败wbg获得全球总决赛的冠军,成功捧起队史的第四冠。
作为一名看客,感觉在实力上WBG与T1巨大差距。但作为四号种子能够站上决赛的舞台已经是成功了。WBG的BP,我认为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对方有多个BP优势点的情况下,依然能过做到整体选位上的均势。
本来今年LPL有可能在韩国创造历史,例如:全部四强,决赛LPL内战等记录。但是LNG0:3T1之后,局势逐渐不对了起来。JDG本来是最有机会阻挡T1的,但是被T13:1。第三局很可惜。有人可能会讲BLG可能会战胜T1,但是瑞士轮呈现的结果T12:0BLG。在决赛的路上,居然连WBG都没跨过,何谈跟T1交手。
T1的夺冠,难道就LPL标志着已死?
接下来,我就从商业和联赛两个角度分析此次LPL失利的影响,以及说LPL为什么已死。
大家有注意到了LNG输T1之后,各大李宁直播间醒目弹幕,其中“不防寒”三字是多少人的调侃,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多影响一下双11销量。但股价下跌就很能说明问题,虽然这是可能暂时的,但对于大部分不关注潮服行情的外行人(电竞观众,尤其男生)来说,李宁的影响分在电竞迷中大打折扣,当然李宁的近几年营销确实也不咋样。李宁对LPL的投资对其商业不仅没起到助推还起到了反作用。
从JDG近两年的失利中,可以了解到一味买高价韩援并不能夺得最后、最重要的冠军。京东在LPL今年的花费近一亿,今年可能是对于京东来说夺冠希望最大的一年,但失败了,随之,便遭到了大量的差评。
这些失败例子,对于其他想要进入LPL搞电竞的资方和想要继续投资的甲方是一个不小的坏消息。毕竟只有不断的赢才能提升其商业价值,但像JDG如此大的投资也会遭到反噬,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作为想要通过电竞的提高知名度的投资方来说,电竞不再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在买股票时,大部分人都是买涨不买跌,投资也是一样。以前它们这些资方往往并不靠战队来自负盈亏,而是不断投钱,因为战队是否盈利对他们不重要,因为电竞带来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足以弥补亏损。但是电竞不再给资方带来好处时,想必资本也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它。
今年之后,愿意在LPL继续投资的资方可能减少很多,力度也会减少很多。但有个例外就是BLG。最终结果是联赛整体强度会降低。对下一次面对LCK时,取胜就变得更加艰难。
近两年,LPL的连续失利足以证明了依靠韩援是走不长的。那么就完全抛弃韩援吗?靠顶级韩援夺不了世界冠军,但是联赛冠军还是挺稳的。想必很多头部战队还是不敢放弃韩援,因为现在能打出来合适的本地年轻选手太少了,战队也没有时间给他们机会和时间。这也就是BIN的珍贵之处。他目前就是LPL本地选手商业价值头牌之一。
现在从联赛的角度分析,
联赛强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头部战队的实力,选手是战队最主要的资产。今年休赛期的转会可能是近几年最热闹的一次,就拿JDG举例,除了missing明年到期之外,其他选手的合同今年都到期了。还有许多韩援和本地明星选手会到期。但这些顶级韩援还会留在LPL吗?可能是不会了,看片哥和尺帝都表示明年很大概率会回到LCK。加之LCK的薪资水平也在提高和投资力度也在提升。LPL对顶级韩援的吸引力在下降。加之T1的夺冠,对LCK赛区来说就是一剂强心针。那么可能来LPL的韩援可能大部分是老将和小将,LPL可能会成为LCK的养老院和新秀的试验田。S12,S13特别像S6,S7。表面赛区繁荣实则实力差距不小。以后LCK的运营模式可能是这样的,正值巅峰顶级选手留在LCK,把小将和老将卖给LPL,打出来的小将买回到LCK。这样就形成了利益闭环,既可以盈利也可以获得荣誉,而且LPL还对其自身造成不了威胁。这样的话,那LPL就真成了LCK的附属品或者说是次级联赛。
那么年轻的本地选手会得到培养吗?我想是不会的,一、LPL头部战队想要保住成绩,就必须买正值巅峰的好选手,哪怕是韩援老选手也会选择购买。毕竟经验和荣誉摆在那,何况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成本去培养年轻选手。也不愿意在年轻选手投入足够多的耐心。二、LPL中流战队想要冲更高的名次,所以他们会买一些关键选手,那么年轻选手大概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三、LPL底层战队想必他们已经对这个项目投资失去了耐心和力度,想尽早想要出手,但是目前的形势也没有合适的价格,所以正处于摆烂的地位,买年轻选手培养可能会,但是年轻选手不一定会去。四、LPL升降机制度的取消,让一些平民战队想要通过升降机打上顶级联赛的渠道给堵死了,所以你会看到许多次级联赛的选手去打假赛或者代练,因为他们知道去往顶级联赛的希望大概率是无望了,那还不如挣元子,毕竟电竞就是青春饭。加之连续两年的失利,对LPL自身的商业价值也会造成影响,让更多想要让孩子从事这条的家长犹豫不决甚至反对。加之中国电竞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没有给那些打不来的选手留一条退路,这样的话,家长让自己孩子去从事电竞这条的路可能性不高。最后选材范围就会变得更小,能出好选手机会就更小了,那么面对韩国成熟的青训体系和优秀的年轻选手,战队选择就显而易见,那么就会形成马太效应。
今年LPL选手的年龄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们好久没有看到一些年轻顶级的本土选手在世界赛的舞台上了。而反观LCK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正值巅峰了T1四小只,Gen.G的prayz等。我们正在用上一代的选手打他们最新一代的选手。
题外话,其实就对LPL说,S8真是最关键的一年,那一年如果IG没有夺冠,而是LCK再次夺冠,可能造成大量中国玩家流失,也不会加速LPL的商业化发展,让那么多人吃到电竞发展的红利。但S13可能是LPL由盛转衰的一年,JDG可能是金元电竞的最后一舞。
LCk可能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统治世界赛的舞台,而LPL下一个IG在哪里呢?
其实怎么多年,LPL仿佛经历了中国很多相似的联赛,我们始终没有把它看做是一个终身的职业,一个百年的事业,一个指引后来人的使命。而是把它看作是一门生意,一条捷径,一个玩笑。往往轰轰烈烈的来,一地鸡毛的走。留下的只是贫瘠的土壤。我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也是最不聪明的人,往往结果花费了最大的代价。
竞技运动就是这样的,只要赢了什么都好说,但大部分人不会关注其中的过程,只会在乎最后的结果。这不是大家的错,这是就是竞技运动的本质,也是人类的天性,只有强者才有发言权。
这是本人一些拙见,不喜轻喷。
RadeonX
· 广东从S1到现在,为什么在玩家基数这么大的情况下,青训培养不出来牛逼的人呢?亦或是说,本就没有LPL赛区罢了,LCK第二赛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