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挡拆就没有进攻,关于CBA几组顶级挡拆搭档
关于赵继伟+大莫、弗格+大韩、孙铭徽+大秋、施韦德+大宝这几组联盟顶级的挡拆组合(等周琦回来再讨论他和沃特斯吧)
开始讨论之前,得先清楚为什么要讨论挡拆?而不是单打、转换、绕掩护……等等其他进攻方式(后续文章也许会针对其中某一项进行讨论)。
因为,没有挡拆,就没有进攻。
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张,毕竟,篮球场上进攻方式可不止挡拆一种。
NBA把这些进攻方式大致分为11种,中国男篮国家队也在今年2月份(2023世预赛第六窗口期两场比赛)开始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详细统计这11种进攻方式的次数和成功率,以帮助中国男篮更深入地赛后分析,我猜测未来早晚会应用到CBA,当前CBA的数据统计简直不要太原始,没有任何人会比我们专门研究CBA的更苦恼了。
说正事,这11种方式分别是:转换进攻、面框单打、低位背打、挡拆持球人、挡拆掩护人、定点、手递手、绕掩护、补篮、空切和其他。
挡拆持球人(Pick and Roll Ball Handler)和挡拆掩护人(Pick and Roll Roll Man)都属于挡拆(Pick and Roll),而挡拆永远是各支球队中进攻占比最多的,而且,挡拆既是战术的一种,也是无数个更复杂战术的起手式。
很多球迷不喜欢看挡拆,认为是运不了球或无法突破才只能依赖挡拆,实际上,挡拆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之一,而很多时候,单打却是反面典型,因为人的体能总是有极限的,篮球更是团队的运动。
NBA球队里发动挡拆的次数大概在3成左右,比如2023-24赛季湖人发动挡拆的次数是27.5次,在所有进攻方式里占比25%左右。很遗憾CBA官网没有这些数据统计,中国男篮国家队的统计对本文想要讨论的话题参考意义不大。
一方面,主教练是乔尔杰维奇,他的攻防思想跟CBA教练区别较大。
另一方面,与NBA不同的是,国家队统计的仅仅是“挡拆+终结”,两者同时完成的次数,没有统计那些发动了挡拆,但未能继续完成终结和挡拆之后衔接了其他方式后终结的次数。
我曾统计过今夏中国男篮几场热身赛的进攻方式相关数据,挡拆与定点两种方式占比排在前二,定点稍多一点,但若完整统计发动挡拆的所有次数,定点投篮肯定少于挡拆,因为定点投篮之前,很多时候上一个动作正是挡拆,但并不会统计在挡拆次数内。
简单举两个例子,第一个:5号位和1号位短挡拆后迅速下顺,对方5号防守人回防不及,只能底角弱侧来补,然后1号位直接传给底角射手,命中定点3分,这难道不是挡拆的功劳?第二个:挡拆后防守人被迫换防,低位形成错位进攻,5号位背打1号位成功,这次进攻只会统计在“低位背打”中,同样的,这次进攻中,难道不是挡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所以,实际上,关于CBA的挡拆情况,根本用不着统计,因为是肉眼可见地频繁,发起挡拆的次数可能要占所有进攻方式的七成左右,剩下的三成是快攻、空切、补篮、单打、低位背打或者无球掩护。当然,不同球队挡拆的比例不同,但也仅仅是略微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会说“没有挡拆,就没有进攻”的原因,尤其是在CBA!
为什么CBA球队如此痴迷挡拆?
本土5号位防守端移动普遍较慢(或者说亚洲人吧),所以挡拆确实好用;
FIBA规则设计保护禁区(三分线短、没有防守3秒),挡拆能把大个子调出来;
挡拆的确是弱控的一道临时护城河。
绕了这么大一圈,大家要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啊,因为不理解挡拆在CBA的份量,对比再多这些挡拆组合之间的强弱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主要从空间牵制、空位机会、错位单打、终结效率和团队价值这5个维度来讨论。
1.空间牵制,指的是,挡拆组合是否能够将对手5号位牵制在3分线附近。这是挡拆的第一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挡拆的效率会降到冰点,而这个前提的最低要求就是1号位或者5号位其中之一具备3分,如果都不具备,挡拆就是以卵击石,比如,新疆琼斯+吴冠希或于德豪+吴冠希,琼斯当初在吉林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吉林的大中锋都有篮儿。
2.空位机会,指的是,挡拆的质量、下顺的速度和持球人传球的能力。
(没篮的琼斯攻框很艰难)
(没篮的琼斯攻框很艰难x2)
3.错位单打,指的是,是否能够通过挡拆形成错位单打,或进攻1号位外线对上防守5号位,或进攻5号位低位对上对方防守1号位。
4.终结效率,指的是15号位获得机会后的把握能力,或者投射能力或者攻框能力
5.团队价值,指的是通过挡拆是否能够吸引对方弱侧防守人补防,并且及时传导球。
(莫兰德的策应不错)
赵继伟+大莫。
赵继伟有3分,虽然本赛季命中率堪堪三成多点,但没有任何球队敢像对待于德豪一样给赵继伟大空位——这就够了,具备3分威胁,也就具备了空间牵制,上线跟莫兰德挡拆,防守5号位就不得不压上三分线,如果不这么做,赵继伟个个空位3分,这个命中率绝对是可怕的!就像去年季后赛与首钢一役——单场9粒!
好了,防守5号位稍一提上,莫兰德立马下顺,以赵继伟的视野和传球能力,绝对不会错过这种机会。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是,视野也只是一方面,球商才是赵继伟超过别人的地方,视野只是球商的一个方面,或者实际产物。
为什么有些后卫不会打挡拆,原因就在于无法最大化牵制防守5号位,以及无法在最正确的时机传球。赵继伟打挡拆令人叫绝的地方就在于:挡拆之后,先观察防守人位置,然后刻意攻击防守5号位的外侧——一般都是底角方向,三两步就能将对方5号位尽可能地偏离莫兰德(换成大韩也一样),然后,轻松送出助攻,这就是为什么看辽篮比赛总感觉空间很大,三分线以内空空荡荡地,简直就是莫兰德和大韩游乐园……
(空间拉得多开,赵继伟如果没有往前走两步,情况未必如此)
至于莫兰德的终结,与低位单打不同,当这只猛兽冲起来的时候,5号位以下,能拦住他的联盟里没有几个人。
赵继伟+莫兰德这对组合还有其他人不具备的强弱侧转移能力,莫兰德下顺时无球也能吸引对方弱侧防守协防——45度、两底角和弧顶,四个位置总有一个位置要空出来,赵继伟也没有必要传给莫兰德,他会直接传给外线空位中的队友,而即便赵继伟传给了莫兰德,后者也有能力继续外传,论策应能力,大莫应该是联盟最佳中锋,能与之相比的只有杨瀚森。
(莫兰德的策应)
但这对组合的缺点是:
赵继伟小打大效率不是顶级的,真实命中率60.5%,只超过了联盟77%的同位置球员;
矮壮中锋莫兰德没有完全提速时终结比较毛躁,优势不够明显,真实命中率61.5%,超过联盟67%的同位置球员;
莫兰德几乎没有3分,目前打了8场出手了9粒,命中3粒,空间牵制还不够极致。
弗格+大韩。
弗格在不缺乏视野的同时(每36分钟,两人的助攻数只差1.5个),具备赵继伟不具备的内外线终结能力和造杀伤能力(真实命中率63.6%,超过联盟同位置91%的球员)。如果说赵继伟带队的辽篮是CBA团队篮球的天花板,那么,弗格带队的辽篮突破了团队篮球的天花板。
大韩的终结效率也要远高于莫兰德,真实命中率高达75.9%,在中锋位置上,出战了5场比赛以上的球员里,排名联盟第一,比胡金秋还要高(73.2%)。当然,不能说明大韩比胡金秋能力更强,个人的进攻永远离不开球队的环境,同时,出场时间也是个不小的影响因素,大韩场均只打19分钟,并且没有首发出战记录,胡金秋10场首发,场均39.3分钟。
在CBA这种绞肉场一样的禁区,个子高点、重量大点绝对好用,况且在底盘扎稳的基础上,大韩比莫兰德手活要更细。
缺点是:
弗格单点爆破能力强,但也因单点爆破的过度自信或角色使命(来自于教练组),而在挡拆的机会选择上不够冷静,偶尔也会在阵容没有拉开的情况下强行打挡拆——打挡拆最好的就是五外站位,对吧?
大韩高效,但因年龄偏大最多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这意味着,辽篮的内线绝对不能有任何意外伤病,无论是大韩还是莫兰德,再者,如果对方有强防守的双塔阵容,这对挡拆效率可能会打折扣,广厦上赛季半决赛输给辽篮,一方面大秋伤缺,另一方面大外威尔哲是个纯射手,防守能力很弱,无法做到45号位换防,现在,广厦有了防守能力突出的大外——奥利弗!
(2022-23赛季G1,挡拆位置有点挤)
(2022-23赛季G2,挡拆位置有点挤)
(2020-21赛季G3,挡拆位置有点挤)
(2020-21赛季G3,挡拆位置有点挤)
施韦德+大宝。
空间牵制——双向拉满、制造空位——天然优势、错位单打——内外通吃、终结效率——高效投射、团队价值——体系核心
施韦德不比弗格的终结能力差,更不比赵继伟的传球功力弱,同时,大宝具备韩德君和莫兰德不具备的3分能力——场均出手1.7次,命中率52.9%。两人上线挡拆,将极大地牵制对方35号位防守人——一般都是对方3号位对施韦德,葛昭宝也不必像莫兰德和韩德君那样个个顺下,挡拆外弹(Pick and Pop)站上3分线,实在让防守人不知所措。
与弗格不同的是,施韦德的终结,几乎都是投篮——中距离或者3分,目前场均3分出手8.3粒,命中率高达44%。对上5号位,他能通过节奏出手3分。对上1号位,198的施韦德几乎不放在眼里,除了出手3分,更能在低位背打——主要是吸引包夹后外传。
施韦德的传球更具艺术性!
他是我认为的CBA目前最会打挡拆的控卫,他能抓住场上对手任何防守漏洞,并且极其擅长制造错位——利用挡拆后的横移,拉大挡拆空间——这点与赵继伟攻击5号位外侧类似。再加上,施韦德因身高的优势,具备绝大多数后卫不具备的天然视野和天然传球路线。
缺点:
错位单打3号位,广厦朱俊龙、广州崔永熙、浙江盖利、辽篮张镇麟都有可能是施韦德3分的噩梦。
葛昭宝与大韩的高端局困境一样——可能很难应付双塔阵容,除了广厦,其实还要浙江余嘉豪+佩里,再者,葛昭宝禁区的单打能力还不如大韩。
孙铭徽+大秋。
孙铭徽是弗格的英雄打法,但没有弗格的终结能力,有超过赵继伟的终结能力,但比赵继伟的视野稍差,助攻数居高不下,得感谢大秋超强的终结能力。无论哪方面,都介乎于赵继伟和弗格之间。
不过,孙铭徽的过人之处在于,关键时刻效率奇高,并且手不软,天生为大场面而生!
这组挡拆,重点在于胡金秋——空切、错位、中距离和3分,几乎没有死角。
缺点:
孙铭徽真实命中率仅53.7%——只超过了联盟49%的同位置球员,3分命中率直逼琼斯……
孙铭徽和胡金秋发动挡拆的次数略少,好像,多打一次挡拆,就是对孙总技术的侮辱一样,另外王博更喜欢让4号位去做这件事。
雨菲Yufei
· 辽宁这很好的技术贴,单纯的说球,这些天的一股清流,支持一波!
失忆小恐龙18
· 北京这四对里唯一的国产组合就是孙+胡,也是目前得分最多德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