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德向字母哥低头,球星聚首人心谁知?
转载自NBA公众号
今日雄鹿战凯尔特人,再遇霍勒迪。
甚至,字母哥很多时间和霍勒迪直接对位。
最后时刻,霍勒迪三分不中、利拉德扣篮打铁,雄鹿客场憾负,输掉了这场旧人对话。
在更长的时间线上,他们会如何看待这场“辞旧迎新”?
在字母哥在续约合同上签字的那一刻,雄鹿引进利拉德的操作就已经可以算得上成功了,管理层不必担心自己如同OpenAI的董事会一样遭遇解散重组,此后字母哥和利拉德的磨合于他们而言就只是教练组的技术问题了。
但对字母哥和利拉德而言,他们的磨合恐怕远不止技术问题。
在这对组合结成之初,许多人期望:字母哥可以从开发进攻的重任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协防,进攻端围绕利拉德挡拆展开,简单高效、最大化他的进攻火力,两人建立“库里Mini+格林ProMax”的工业化攻防体系。
然而截至目前,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
真正发生变化的是雄鹿的比赛风格。
雄鹿变化
上赛季
本赛季
进攻效率
联盟第15
联盟第5
防守效率
联盟第4
联盟第22
比赛节奏
联盟第10
联盟第5
从攻弱守强到攻强守弱自不必说。在防守端,雄鹿不仅失去了两个外线铁闸(霍勒迪和格雷森-阿伦),而且仿佛理所当然一般地放弃了防守的热情,怀着“反正我们注定攻强守弱”的理念低头,纵使有大洛和字母哥两个昔日DPOY候选人,球队防守数据依然一泻千里。
进攻端,雄鹿也并未立刻转向以挡拆进攻为中心,而是更加鼓励团队分享球、全员开火三分,利拉德在其中的参与度尚有巨大的可提升的空间。
球队主帅阿尔德里安-格里芬在接受采访时讲道:“我喜欢我们分享球和转移球的比赛方式,这是球队在近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强调的东西。”
字母哥与利拉德的磨合是一点点接触、逐渐推进融合的。就像许多球星开始搭档时一样,雄鹿这对组合也是先从尽量拆分开始。
字母哥的轮换时间依然与以往相同,会在每节开始的时候登场、中间休息、每节结束的时候再上,利拉德的轮换时间则与字母哥岔开,每节上一整段时间,起初是每节各打九分钟左右,现在改为第一和第三节打满、第二和第四节打一半。
两个人负荷管理的比赛也同样岔开,至少有一个球星带队。利拉德面对字母哥缺席的情况甚至直接地说:“这只会让比赛变得更简单。”
双星单独带队表现
字母哥在利拉德休战时的表现:
*54分12篮板
*35分10篮板7助攻4抢断
利拉德在字母哥休战时的表现:
*37分13助攻
在磨合的过程中,似乎利拉德做出了更大的让步。
字母哥的数据与以往没有什么变化,字母哥的打法也与以往变化不多。即使球队里已经有了利拉德这样一个进攻大拿,字母哥依然会时不时地出手一些中距离转身后仰跳投。
“我是有技术的。”字母哥不断向记者强调这一点。对手会十分乐意字母哥继续在场上强调这一点。
相比之下,利拉德低调得多。更多的时候,他兢兢业业地做着外线投射和转移球的工作,并未大幅改变球队进攻形态,只是让进攻变得更加流畅——以及带来了更多的杀伤和罚球。
利拉德看起来十分主动地接受了“屈居第二”的位置。
这可能远在他来到密尔沃基之前就已注定。
利拉德对记者透露:“曾有段时间,大概是在雄鹿夺冠前,字母哥就想让我去密尔沃基与他联手。但当时我的回复是‘不,是你该来波特兰。’康诺顿——当时是我们的新秀,后来雄鹿签了他——他一直在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我们三个经常群聊,我会说‘康诺顿,说服字母哥,让他来波特兰。’而字母哥的回复总是‘不,康诺顿,告诉利拉德让他速来密尔沃基。’我们就一直在这样拉扯。”
最终,是利拉德来到了密尔沃基。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利拉德低了头,向字母哥、也向自己的命运。
利拉德本赛季数据对比威少
_
利拉德
威少
投篮命中率
40.2%
43.9%
三分命中率
32.5%
30.0%
有效命中率
48.6%
47.8%
场均助攻
6.2
5.5
场均抢断
1.1
1.8
不过,“低头”的表态并不是事情的结束。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开始。
虽然利拉德在平时低调,投投篮、传传球,但当比赛进入关键时刻,雄鹿会让利拉德来接管比赛——如果你还记得上赛季季后赛雄鹿最后一场比赛的最后时刻,还记得字母哥、米德尔顿和霍勒迪传了一圈最后让格雷森-阿伦超时出手,那或许这才是雄鹿招徕利拉德的主要原因。
利拉德也毫无犹豫地接过这个角色——尽管他说字母哥才是球队的核心。
尽管利拉德说字母哥才是球队核心,但他也说:“在比赛的最后关键时刻, 你必须让一个好的决策者来控制节奏。”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也是利拉德将在漫长赛季里拷问自己的问题:明知道自己是比字母哥更合适的持球人选,他要如何说服自己在每个夜晚一遍又一遍看着字母哥去做那些后仰中投呢?
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决定雄鹿进攻道路的究竟是打法的合理性还是什么别的东西呢?
这些言语与现实之间的缝隙是这支雄鹿身上无比迷人的部分。
谈到和字母哥之间如何搭档时,利拉德说:“字母哥是球队的核心,我的角色则是在某一节站出来扛起球队。我统治某一节或者关键时刻,你会看到我这样打球,因为那些时刻是我的时刻。我们俩必须保持平衡,带领球队赢得胜利。”
但磨合与牺牲是如此简单的事情么?出手次数、进攻主导权、在一些时刻让出舞台,这就足够让球星彼此共存了么?这就像快船磨合的关键难道真的在于威少改打替补这么简单么?
当利拉德在大部分时间里打得就像一个大号的马利克-比斯利,这是对于雄鹿来说最好的局面么?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我们无从得知。
当利拉德轻易地接受字母哥主导的进攻方式,我们无从得知另一种可能性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他们尚未经历不同打法的碰撞。
昔日韦德甘为詹姆斯牺牲、主动改变自己的打法,被传为美谈,但那是经历了一个彻底的失败之后得出的,詹韦齐头并进的打法被实战证明不可行,全队上下皆知别无退路,事后所有人也都对此无怨无悔。而昔日杜兰特无缝衔接融入库里主导的体系,如同人们预期的一般丝滑流畅,但在最终分道扬镳时,杜兰特总会心心念念着“体系”与“单打”的争执,于是他相信(并且转去践行)另一条道路。
俗语云:不到黄河不死心。这固然是一句劝人放下执念的诫训,但又何尝不是对人心现实的客观描述——不见黄河,如何死心?
这是利拉德憧憬的未来么?
有许多因素在阻止着雄鹿转向那尚未可知的另一条道路。
利拉德在这支球队恐怕多多少少有一些寄人篱下的心态。“一人一城”多年,想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四个字有多大的力量,这让他很难在这支球队发声;
主教练阿尔德里安-格里芬是在字母哥的力荐下才得以上任的,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他的权力来源不是管理层而是字母哥,他很难去推动降低字母哥数据的方案;
大洛和米德尔顿等老将都是随字母哥一起征战多年的老队友,无论在更衣室还是球场上,他们的声音和做法想来都会更倾向支持自己的老朋友;
雄鹿目前战绩尚且不错,今天不敌凯尔特人也未必会对局面多大的影响,何况利拉德最后的扣篮不中也不会为他加分;
更重要的是:字母哥有什么理由去接受乃至推动发生变化?毕竟,虽然利拉德还没有戒指,但字母哥已经有了。
在许多人眼里,常规赛战绩对于雄鹿这支多年豪强已经无伤大雅。
但也或许,每一场胜败、每一个关键球的进与不进、乃至每一天媒体的评论,都在影响着雄鹿在不同打法之间的抉择,也在推动着球场背后更深的变化。
就像每一个曾经和正在发生着的球星聚首的故事
利指终会夺冠
· 北京相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