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终焉之茧」,「娑」为什么菜?

avatar
关注

「娑」的诞生

我们先从「娑」的诞生讲起——

首先,金星人开发出来了能利用“现实”中的信息从量子之海中提取能量的技术。

不过,很明显,它们能搞到的能源系统的功率跟「终焉之茧」的根本没法比,所以还是被「终焉之茧」扔下来的功率更大的家伙暴打。

于是,我们的薇塔决定用更大量的信息从量子之海中榨取更多的能量——也就是将金星上所有能找到的信息全塞进量子之海内,以最大化它们能搞到的能量的功率。

然后——被侵蚀之律者制裁了。显然,没做强力加密、没拆分成大量互相隔离的模块的信息系统基本只有被侵蚀之律者黑掉一个下场。

金星人显然没从之前的律者的权能中发现「终焉之茧」在信息处理方面同样拥有极强的能力(例如理之律者的瞬间理解和瞬间构造),只把「终焉之茧」当成了纯蛮力对手。

不过薇塔还有一个办法——自爆。

直接超载整个能源系统,制造毁灭性的维度灾变,指望把自己和「终焉之茧」的造物一块送走,指望维度灾变能制造一个「终焉之茧」的敌人。

但是很明显,这个操作只是把除了薇塔外的金星人炸干净了。

「终焉之茧」一见金星人没了(可能还因为维度灾变导致终焉没法往回倒时间了),溜了,薇塔还以为胜利了(实际上并没有)。

以上事件经历让薇塔形成了致命的错误认知:

第一,她认为「终焉之茧」的核心优势是能催动巨量能量。

第二,她认为只要能催动足够多的能量,自己就能比「终焉之茧」还厉害。

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基础上,薇塔开始把自己改造成「娑」,并指望 “创造真正的文明” ——很明显是复苏金星文明。

封面

最终,击败终焉之茧。


注定失败的路线

从薇塔——或者「娑」对这个系统的设计思路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这个系统肯定要拉胯。

为什么呢?

「娑」自己后面也发现了。

作为“凡人”,它没法有效控制星辰级别的力量。

这并不是“崩坏能耐受性”之类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更加根本性的:

作为标准意义上的「凡人」,薇塔的意识是无法直接对一个巨型复杂系统执行有效的控制的。

这并不难理解。

人类脑袋的带宽就那么大。

相对应的,里面装的“软件”——意识,适合处理的信息带宽也就那么大。

人类的“软件”进化出来是为了保住一只动物的小命的。

这么个软件勉强一下,再配合足够数量同类的互联,是可能创造出文明的——

但是想用仅仅一份此类软件为基础,去控制星辰级的巨型复杂系统……显然,只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终焉之茧」

那你可能要问:「终焉之律者」也是一个人控制「终焉之茧」啊,怎么没出问题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终焉之茧」的控制系统的基础,从来就不是成为「终焉之律者」的人,而是「终焉之茧」内置的超强智能系统。

这个系统不光算力相当强大,而且在爱莉希雅带回足够大量的重要数据后,是能够无缝融入「律者」的思维系统中的。

如果无缝融合成功,我们一般认为这名「律者」完成了「羽化」。

这当然也是「终焉之茧」的「拥抱」的意思:「终焉之茧」的智能系统与「终焉之律者」的思维完成无缝融合,以「终焉之律者」这一特殊个体作为中介,让「终焉之茧」与目标文明紧密结合。

聊回「羽化」:在信息处理上,「羽化」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显然就是「真理之律者」。

显然,「真理之律者」的「创造」权能运行时产生的信息处理负载,不可能是布洛妮娅自己的那颗脑袋能扛得住的。

也就是说,在驱动「真理之律者」的权能时,绝大多数的信息——从技术细节设计到崩坏能指令——都是「终焉之茧」处理的。

布洛妮娅只需要负责稍微控制一下「终焉之茧」的 “注意力” 就完事了 —— 甚至就这点活计都有一部分包给了重装小兔。

但我们知道,布洛妮娅使用「真理之律者」的权能时,依然灵活、优美、干净利落。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终焉之茧」的智能系统有多强大:

这个系统不仅能够完美控制它集成的那一大堆的复杂功能,还能够实时通过一名外星人的活动瞬间猜出来这名外星人“想干什么”,甚至还能为这名外星人以其能够理解的方式提供其原有感官不可能获得的信息——理律的瞬间理解,空律的超空间感知,雷律的电磁波解析……

这个智能系统才真正代表「终焉之茧」的核心设计目标——「拥抱」,才真正代表「终焉之茧」背后那个超级文明的技术水平。

所以,我们就能知道薇塔的理解问题有多大了——

她真以为“全知全能”的核心在“能量”上。

不过没事,很快事实就会纠正她的错误认知。


退化

「娑」选择以一个人类的意识为基础构建它的控制系统。

显然,这勉强过头了。

「娑」的硬件系统——自不必说,显然离「终焉之茧」差十万八千里。

但比硬件更要命的是软件 —— 一个人类脑袋能装下的软件系统,和专门为星辰级复杂系统设计的顶级智能软件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一个人类脑袋就能装下的软件系统,是不可能有效精确控制星辰级复杂系统的。

这种情况下「娑」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它要当一坨简单且肥大的高维生物了。

「娑」自己都说要当“寄生植物”了,就不要指望它能像「终焉之茧」一样紧凑、灵活、优雅了——

——它最终会变成一大坨臃肿、迟缓、恶心且缺乏高阶信息处理能力的东西。

当然,这种情况下,「娑」将会难以有效对自己的各个部位执行维护——毕竟它已经决定退化掉自己的高阶信息处理能力了,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外界侵害做出合适的反应。

这个时候,「娑」就开始创造下属来给自己做日常维护,处理复杂的各类事件了。

当然,「娑」为了保证自己仍然能对自己的控制区域有最终控制权,它在大规模退化高阶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仍然保留了一个原始的、机械的、遇到复杂问题直接报错的决策系统。

而这个决策系统则控制着毁灭性手段的启动开关,保证在灾难不可挽回时能及时止损,防止问题进一步扩散。

我们稍微想想就知道,这个原始的、机械的、遇到复杂问题直接报错的决策系统显然只适用于日常系统维护——派下属解决问题,或者用部分销毁并重启目标子系统的办法令目标子系统恢复正常。

因为,如果事情不是一个微小的子系统遭到破坏,而是整个大系统遭到足够大的威胁的话,这坨决策系统只能让「娑」把自己臃肿、迟缓的躯体挪到威胁前面,然后像一只普通崩坏兽一样野蛮地对抗威胁。

这就是「娑」最致命的弱点:

看着很肥很厉害,但是一打强度局,就非常容易拉大胯。

但是,人类,或者「律者」,可是能够灵活、优雅、干净利落地见招拆招的。


最后我们用一个比较形象的类比,来给这个帖子收一下尾:

娑就像是只有一个司令指挥的军团,司令需要挨个向手底下的士兵指示枪口该指向哪里,要不要蹲下或者趴下,冲锋包抄还是撤退。

显然,这个军团在大到一定程度后,要是继续增大膨胀,实际战斗力是下降的——更何况这个司令还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招新兵(扩大自己体积)了

(当然,娑还找了点代理人来分担指挥工作——但是娑的代理人的忠诚度大家也有目共睹……)

而终焉之茧则可以类比为:一个相当牛逼的AI助手接管了全部的细节指挥,司令给一个眼神,这个AI助手就能直接心领神会,然后依靠其强大算力直接并行精确微操所有士兵。

从这个类比就可以看出来,娑和茧最大的差距不是“拥有”多少力量——

——而是“能够精确控制”多少力量。

阅读 1874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graysonkun2002

· 安徽

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东西——娑对终焉之茧的感情实际上是越发极端的时间拖得越久,娑对终焉之茧的仇恨就是呈指数型增长的——虽然编剧没说,但我大概能想象到,但他看到地球人完成拥抱的那一刻,他的心里抱着怎样抽象的感情了。

亮了(222)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憾终身

· 广东

以下纯个人看法,叠个甲:娑菜的原因其实也可以从小青去看,“和光的薇塔”。她是离娑最遥远的vt,也就是说最不像娑的vt。谦逊的小青在福罗斯所负责的职责是记录官,负责记录福罗斯的历史。而娑对她的疏远是否也代表了娑对于记录这件事的不重视,对于历史叙事的忽视?而作为造物的小青却能很早去揣度造物主,是否也彰显这一被娑忽略的行为的重要?很巧的是,记录历史是茧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跨越终焉时,示现此世之兽便是它力量的化身。而地球成功跨越终焉很重要的也是历史的积累,是代代文明纪元传承下来的力量。那么,在娑作为文明的延伸,放弃了对于历史的记录与对于过去的学习,只知吸收能量,是无法真正与茧站在同一条线上的。p.s.之前我以为打娑前,一直以为会有一个形态来展示弗罗沙文明历史的积累与厚重,就像示现此世之兽。感觉弗罗沙文明的印记已经就从娑身上消失了,现在的她只是一个恶神罢了。

亮了(133)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