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篮不缺空位,缺的是“精准空位”

avatar
关注

现在写好像热度有点过了,但篮球场上的道理应该是永恒的吧。

辽篮输给广厦,有一部分体能储备的原因,过去两场都是硬仗,无论是北控还是山东,都打到了最后,几乎都有点儿死里逃生。遇到的广厦,更是个硬茬,连续高强度对抗难免身心俱疲,进而影响发挥,能把广厦限制在100分,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进攻遇到了大麻烦。

广厦的策略非常明确,只有两点:高位包夹后卫和低位包夹大韩。为了能够完成这两项工作,一方面广厦延续本季以来的双塔组合,另一方面,把防守更强的赵嘉仁摆上首发,也给了后卫线上身材更高大的王欣瑞更多的出场时间。

辽篮攻防按部就班,进攻端依旧是15挡拆主打,本季乌戈通过微调中锋的下顺、处理球和后卫的快出球,把辽篮的15挡拆打造成了联盟使用最频繁和最高效的进攻方式,几乎是靠着15挡拆,辽篮把进攻效率长期维持在榜首,现在输给广厦后,进攻效率下降至第二位,反超的是山西——同样把15挡拆玩成花儿的球队(施韦德+葛昭宝),排名第三的浙江又何尝不是?来自余嘉豪和吴前的组合。

15挡拆在CBA的重要性、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以及为什么在FIBA的国际比赛中不好使等问题,这里不再重复了,前面写了一篇《两连冠辽篮已被淘汰,新版辽篮新鲜上市》中已经做了阐述。

今天主要探讨,辽篮15挡拆遇到的新情况。

防守15挡拆,从5号位的防守站位分为:蹲守、半蹲守半延误、弱延误、强延误以及包夹。

1.蹲守,是为了限制那些没有篮儿的后卫和中锋。

2.半蹲守半延误,是为了限制那些没3分但能投中距离和攻框的后卫和中锋。

3.弱延误,是为了限制那些有3分的后卫和中锋,并弱化对方5号位的下顺威胁。

4.强延误,是为了延阻对方进攻的开展,打乱15之间的配合,同时为防守1号位争取时间。典型代表是首钢。

5.包夹,是为了让后卫出球,属于赌博式防守。

遇到广厦之前的11场比赛,对手的防守策略都是前4种,辽篮都能轻松应对,尤其是不惧怕强延误,赵继伟或弗格经常能在对手大中锋头上把皮球甩过去,接着莫兰德或者大韩攻框,或助攻外侧队友。如果中锋下顺的效果不好,赵继伟或弗格可以持球继续组织进攻,由自己终结或者继续传球。

但广厦直接包夹1号位,主动放掉5号位,迫使1号位不得不传球,剩下就是4打3,要么5号位篮下强攻,要么5号位外传投3分,这么打,从道理上来说的确没什么问题,战术配合的目的不就是寻找空位,但顶级的较量中,遇到广厦这种级别的球队,仅仅有空位还不够,还需要你精准地找到最能把握空位的那个人。

这是辽篮15挡拆被破解的关键。辽篮怎么做的?并没有特别的调整。

其一,双塔配置最克15挡拆。胡金秋包夹,还有奥利弗站蹲守,奥利弗包夹,还有大秋蹲守。这两个任何一个人在内线,大韩和大莫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在篮下单挑成功,换做其他人那就更难了,所以那场比赛,辽篮篮下只交出了52.2%的运投命中率。

其二,辽篮错位进攻不够果决。篮下孙铭徽、朱俊龙有时候会蹲守篮下,在辽篮三分不太好的情况下,大韩和大莫依旧选择外传,而没有更多地惩罚错位。

其三,大莫出球太犹豫,张镇麟、丛明晨的几个空位都没能传出去。这一场3个助攻,将将达到3.5的场均水平,但根本不够,广厦是主动放掉了大莫,按道理,他应该送出更多助攻。

其四,大量球权被迫集中到了李晓旭手上。李晓旭本季3分不错,命中率一度在4成以上,打广厦之前还有38.1%,但李晓旭终究不是丛明晨这样的纯射手,任何射手,在出手数暴增的情况下都很难保持过去的水准,多多少少都会下降,这是必然的(一场比赛10中8不难,20中16才难),更何况李晓旭只是兼职射手,前板才是他的专职。或者说,当李晓旭拿了一个又一个前板时,他在进攻端得到的每一分都是计划之外的额外贡献。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点,前三点只需要稍加提醒就可以做到。

前11场,李晓旭场均7.6次运投,在这场只有84个回合的比赛中,出手竟然高达17次!张镇麟、莫兰德、弗格、赵继伟和韩德君等几位主力出手大幅下降,尤其是进攻箭头,弗格全场竟然只有2次运投和8次罚球,折算下来约摸6次出手,远不及场均的14.9次运投和8.9次罚球。

球权集中在李晓旭,这几乎是王博赛前就计划好的,赌博式防守打了乌戈一个措手不及,我相信乌戈会在这场比赛之后找到解决的办法,但得承认,在这场比赛中,乌戈钻进了王博布置的口袋。

那么,15挡拆打不得了吗?下一回再碰面,广厦还这么防,怎么破?几点肤浅的建议,凿、切、射,三种终结方式都可以采取。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辽篮的无球掩护战术较少,战术配合上,以15挡拆打底,辅以弱侧张镇麟的持球突分,少量的大韩低位背打吸引包夹后传球和大莫的高位策应。

这几种方式,能创造空位,但无法精准空位(精准到具体哪个人),防守人有选择性的余地,即:可以选择放掉外线不太高效稳定的球员。比如,莫兰德下顺后通过转移球,总能找到空位,但,于广厦而言,他们可以选择空位出在哪里——当然是李晓旭或者付豪那里最合适(这里不考虑手感突然爆发的偶然性时间)

(这种是辽篮经常打的方式,或者后卫直接穿4号)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精准空位、精准到人?无球掩护!这是唯一的方式!

第一种,15挡拆接底角的Flare掩护。

3号位张镇麟接4号李晓旭无球掩护,莫兰德直传底角,如果赵继伟直接传很有可能会出现失误,这个需要考虑当时防守人的位置和传球的实际距离。

(动图做得不好,实际上,很多步骤同时进行)

第二种,15挡拆接弱侧45度的Flare掩护或手递手。

如果赵继伟被包夹的情况下可以传球,那么,莫兰德可以不下顺,转而为2号位的丛明晨做无球掩护,由丛明晨出手3分或者中距离急停,再或者攻框吸引对方4号位补防后完成篮下14连线,助攻李晓旭上篮。如果赵继伟无法精准传球,那就传给莫兰德,由莫兰德和丛明晨手递手。这里的丛明晨也可以是张镇麟,弗格,莫兰德也可以是大韩、刘雁宇。

(也可以手递手)

第三种,15挡拆接中路的UCLA空切。

其意义与第二种几乎类似,只是中锋变化为下掩护,赵继伟直接传给中路切入的张镇麟,张镇麟可以中距离,也可以突破吸引协防后助攻李晓旭或者付豪,几乎类似于UCLA空切。

(走中路空切更好,靠近1号位更有利于传球的准确性)

这几种方式,都可以在面对双塔球队的包夹中,让火力点重新回到弗格、张镇麟、赵继伟等等终结能力更强的球员手里,从“战术空位”精进到“精准空位”,这才是辽篮下一步在进攻体系中需要修补的地方。如果能做到“精准空位”,辽篮的15挡拆的抗造性其实已经超越了CBA所有球队,我很肯定,是所有球队,因为哪怕是山西和浙江,也仅仅是局限于15挡拆后的中锋下顺或处理球,仅此而已。

这是以15挡拆为基础,衍生的一些破包夹的方法,见招拆招,15挡拆依旧可以在CBA横行,而除此之外,辽篮仍需丰富更多无球掩护(张镇麟持球突破时的无球掩护)、空切、中距离等等进攻的方式或区域。

广厦没那么强,辽篮也不会像两队比分中体现的那么差,我更相信乌戈能想到应对的办法,偶尔输一场,卸掉偶像包袱,未必是坏事。

发布于广东阅读 532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VG不进S赛不改名

· 辽宁
天人合一0辽宁能有个能防守,能三分的34摇摆就太美了收起

这种类型球员别说cba,nba都缺

亮了(8)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制天紫翼二世

· 江苏

亮了(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