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为什么要说瞎话?

avatar
关注

2023-11-06 10:37·涂之樗

金灿荣否认亚里士多德时大放厥词,说:“13世纪以前没有这个人呢,这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突然冒出来的。”他为什么要说瞎话呢?

之所以说他说瞎话,是因为在13世纪以前,提到亚里士多德的西方文献比比皆是,而且不乏名著。按他的13世纪以前为1200年以前做下限,我们来看一下金灿荣都无视了哪些西方文献。

(一)波里比阿与《通史》

波里比阿,约生于公元前204年,去世于公元前122 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公元前169年作为人质被带到罗马,成为小西庇阿的家庭教师。著有《通史》一书,共40卷,现存前五卷及其他片段。

在《通史》,波里比阿多次引证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并说到:“我猜想,提摩太认为,如果提摩太因为在西西里这样一个小地方获得荣誉,就应该被认为可以与最杰出的英雄相媲美,那么他自己,作为仅仅研究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历史学家,也应该被认为与世界历史的作家相提并论。这将足以保护亚里士多德、塞奥弗拉斯托斯、卡利斯蒂尼、埃弗鲁斯和德莫查雷斯不受提摩太的攻击,并且是为那些相信这位历史学家是公正和真实的人而写的... ..。”

《通史》,杨之涵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542667380。2021年7月出版。

(二)瓦罗和《论农业》

瓦罗生于公元前116年,去世于前27年,是罗马时代的政治家、学者。

在他的《论农业》开篇中即提到:“(历史上)偶然提到农业的希腊作家超过五十人。你可以看到哲学家中,西西里的希隆和阿塔鲁斯-菲洛梅托,物理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的门徒色诺芬,逍遥学派的亚里士多德和塞奥弗拉斯塔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阿基塔斯……”

《论农业》,王家绶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100-02371-9。2015年1月出版。

(三)西塞罗和《论责任》

最早的而且也是最负盛名的是西塞罗。他生于公元前106年,被害于公元前43年,与凯撒基本同期,相当于中国的汉武帝后期到汉宣帝时期。他是古罗马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斯多亚学派人物,代表作品有《论友谊》、《论老年》、《论责任》,也叫《西塞罗三论》。

他的《论责任》对他的儿子马尔库斯开宗明义地说: “我的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哲学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因为我和他们都自称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信徒)。”还说:“我觉得亚里士多德和伊索克拉底的情况一样,他们都热衷于自己的行当,看不起别人的行当。”

《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编号:ISBN7-100-04050-7。1998年12月第1版,2003年印刷。

(四)塞涅卡与《道德书简》

塞涅卡,约公元前4年到公元后65年,古罗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学家、悲剧作家、雄辩家。臭名昭著的尼禄皇帝逼迫他自尽。 他现存哲学著作收录于《道德书简》和《自然问题》。

他说:“亚里士多德说过,有些激情运用得好的话,可以充当武器。”

《道德和政治论文集》,袁瑜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301-16848-6/D-2541.2010年2月第1版。

(五)老普林尼和《自然史》

普林尼生于公元23年,卒于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时,世称老普林尼(与其养子小普林尼相区别),古代罗马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以其所著《自然史》一书著称。

在《自然史》中他说:“它们中的一些以行星的方式移动,另一些则保持静止。它们几乎都是朝向北看到的,并不是在银河的任何特定部分,而是通常在银河的白色部分看到的,那部分已经得到了银河的名字。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他们中的几个将在同一时间被看到。”

《自然史》,李铁匠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5426-6389-4。2018年8月出版。

(六)普鲁塔克和《希腊罗马名人传》

普鲁塔克生于公元46年,去世于公元120年,约于中国东汉班超、张衡同时代。他是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希腊罗马名人传》一书闻名后世。

在他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忒修斯传》中提到:“甚至亚里士多德也提到这件事(指彼修斯的事情)。”又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亚历山大传》中记载到:“他(腓力二世)聘请当代最博学和最知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支付极其丰硕的学费,能与教导他儿子的重大任务相称。”

《希腊罗马名人传》,席代岳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80762-790-6。2009年9月第一版。

(七)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和《皮浪学说概要》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约生于公元160年,去世于210年,约与曹操、刘备同时代。他是一位怀疑论者,保留了古代怀疑论的最完整记录。

在《皮浪学说概要》中,他同样开宗明义地讲:“那些被专门称作独断论者的人,如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亚主义者以及其他人,他们认为已经发现了真理。”

《皮浪学说概要》,崔延强译,商务印务馆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100-16701-7.2019年3月第1版。

(八)第欧根尼-拉尔修与《名哲言行录》

至于第欧根尼-拉尔修我们就不多说了,因为他的《名哲言行录》是了解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绝大多数希腊罗马时代哲学家的重要资料。他生活在约公元200年前后,即与诸葛亮同时代。在《名哲言行录》中有亚里士多德的专门章节。

《名哲言行录》,徐开来、溥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5633-9671-9。2010年3月第一版。

(九)普罗提诺与《九章集》

普罗提诺(205-270年,三国刘禅同时代),新柏拉图主义奠基人

在《九章集》第五组第一章中写到:“生活在后期的亚里士多德说,第一原则是与(感官对象)分离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亚里士多德说他认为他自己时,亚里士多德把他从第一等级降级了。亚里士多德还断言,存在其他可理解的实体,其数目等于天球,因此每个实体可能都有一个运动原理。”这本书中提到亚里士多德的地方不胜枚举。

《九章集》,崔峰 、应明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图书编号ISBN: 9788424908607。2017年4月出版。

(十)奥古斯丁与《忏悔录》

奥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东晋陶渊明同时代),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

《忏悔录》卷四第十六节:“我大约二十岁时,手头拿到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论》,我读后即能领会,但这种聪明为我有什么用处?”又说:“我以为这本书中相当清楚地谈到实体,如人,以及属于实体的一切。”

《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编号:ISBN7-100-00560-4/B-78。1963年7月第一版,1996年印刷。

(十一)波埃修与《哲学的慰藉》

波埃修(Boethius,480-525年,南朝祖冲之时代),被称为“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和第一位经院哲学家。”他曾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进行注释。他的代表性作品是《哲学的慰藉》,向罗马人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在第三卷第八节说:“如果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人们应该用林赛的眼睛去看,这样他们的视线就可以穿透障碍物,那么当 事物的所有内部部分都暴露在外面的时候,这个外表如此光鲜亮丽的身体,难道不会显得令人厌恶吗?因此,使你显得美丽的不是你自己的本性,而是看见你的眼睛的弱点。”

《哲学的慰藉》,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100-08971-5。2012年11月出版。

(十二)阿维森纳与《论灵魂》

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年,北宋范仲淹时代),阿拉伯人。他是阿拉伯世界经院哲学的真正创始人,伊斯兰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著名的医生、科学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他的《论灵魂》的第七章中写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心脏是所有这些力量(能力)的源泉;然而对它们的影响在不同的器官(工具)中。”

《论灵魂》,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编号ISBN: 9787100019163。1963年3月出版

(十三)阿尔贝拉与《绝情书》

阿尔贝拉(Peter Abelard,1077-1142年,两宋李清照时代),法国人。他是一位经院哲学家、音乐家和散文家。

在他与爱人的书信集《阿贝拉尔与爱洛依丝书信集》,第一封书信里写到:“我的学者们最先发现了这一点: 他们看到我已经不再具有那种一切都很容易的活力思想: 我现在只能写诗来安抚我的激情。我放弃了亚里士多德和他枯燥的格言,转而实践更为巧妙的奥维德的戒律。”

第三封书信写到:“我评论圣保罗;我与亚里士多德争论;简而言之,我做了我爱你之前所做的一切,但都是徒劳的; 没有什么能成功地反对你。”

《绝情书-阿贝拉尔与爱洛依丝书信集》,葛海滨译,华夏出版社出版,图书编号ISBN9787508089515。出版时间2016-12。

我们前面仅列出了13位学者的13部作品,时间从公元前200年左右,到1200年以前,尤其有9位完全是在中世纪之前。

那么问题来了,金灿荣为什么要说瞎话呢?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无知。他虽然是人民大学的副院长,但因为专业的问题,他对上述这些学者和著作一无所知,从而导致他说出了“13世纪以前没有这个人呢,这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这样的胡话。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那他说的倒也不是瞎话,而是“实话”,只不过是无知的实话。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他发坏。他贵为人民大学的副院长,博览群书,他完全应该知道这些人在著作中提到了亚里士多德。如果这样,他却仍然说“13世纪以前没有这个人呢,这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这样的胡话,那他就是发坏,真正在说瞎话,骗人!

在我看来,凭金灿荣的学识,不可能无知;凭金灿荣的地位,不可能发坏!那么只有第三种可能:就是他的确知道13世纪前有许多学者和文献中提到了亚里士多德(从而完美避免了无知的可能性),同时他从心底认为这些文献无凭无据不值得信任,跟“不存在”没有区别(从而完美避免了发坏的可能性)。他只不过用仅适合于他自己的关于“存在”的标准来作出了判断,并将“结果”告诉了大众而已。

发布于上海阅读 1434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国区饼王

· 北京

开始转场文学了,我的以色列男孩!看到你的犹太爸爸打不动加沙了吗?

亮了(17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莫道江湖不归

· 青海
不敢再熬夜几千年前留下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著作,有没有实质的原稿证据。有没有可能这些用来证明的文献都是近几百年里现编的呢?收起

通史这个剩下五卷都这么厚两本,他说本来有四十卷……来个八倍几百万字打不住啊。加上草稿和废稿等等,不知道整个帝国的纸够他一个人用不。

GIF
亮了(3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