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江西辉煌了上千年,人才辈出,经济富庶,为何到了近现代,却远不及隔壁湖南?

关注

发布于广东阅读 39954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你军暴打我抬

· 浙江
新晋MVP亚历山大谈下我个人理解,江西自古以来就非常富庶,鱼米之乡,唐宋八大家占3个,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占2个,吉安一个小山城连续两次科举包揽,可以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了。而且江右商帮非常机灵,唯利是图,但注重信义,赚钱也很拼命,所以江西现在穷,说江西人什么笨啊,穷山恶水,懒啊就是鬼扯。个人认为有几个原因,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是江西人汉族比例非常高,而且江西人,尤其是文人自文天祥后都很有风骨。满清入关之后,文人拒绝入仕,科举人数大幅度减少(虽然后来也慢慢恢复了),但朝堂上官员尤其是三品以上的大官数量很少,朝堂政策对江西没有倾斜,在之后的1896年粤汉铁路建设上吃了亏,丧失了经济发展的机会,铁路影响非常大,安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经济掉队的。二是太平天国的冲击,冲击主要在于几个方面,人口,交通,财富。人口上江西直接被屠了一半,人口损失1200万以上。交通方面,内河航运被断,贸易开始走海运,江西后来又没有铁路,失去赣江,信江,鄱阳湖的优势,四周的山地和丘陵成了交通的桎梏,显得江西格外偏僻。财富方面,曾国藩和太平天国两边都向江西疯狂敛财,江西的士绅累计捐款1.3亿两白银,结果曾国藩并没有打跑太平天国,战争摊派、重税、劝捐,除了乡绅,老百姓也被疯狂剥削,乡村和各大产业都受到严重破坏,这使江西在战后几十年难以恢复。举个例子,江西有个小山城,叫铅山,明清时期非常非常有钱,铅山县河口镇是万里茶道第一镇,红茶就从这里走向世界,还是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造纸业非常发达,光纸业每年就能卖百万两,这里走出去的茶叶每年能创造千万两的财富,另外铅山还有当时最大的铜矿,可以说古代最挣钱的几个产业(纸,丝,茶,瓷,铜)江西占了大半,这么一个有钱的地方在太平天国之后迅速陨落,现在的GDP只有100多个亿。瓷都景德镇也是同样的道理,鸦片战争之后,景德镇受到外来资本的冲击,再加上航运被断,景德镇经济直接崩盘。铅山,景德镇,包括吴城都是江西经济的缩影。三是战争问题,虽然前面已经提到了太平天国对江西的影响,但其实民国时期江西还是比较富庶的。后来的战争加重了破坏,除了产业(主要是茶)的破坏外,还有就是人口,江西参加中央军抗日的人口就有90余万,居全国前列。另外江西参加红军的人数更是不计其数,仅仅兴国瑞金两县,参加红军就超过20万,超过两县人口半数,长征路上每牺牲三个人,就有一个兴国人。人口的流失也是江西的痛点之一。四是大学问题,江西在民国时期有个国立中正大学,是很不错的学校,但是这个名字就注定他不可能活到新中国之后。本土好大学的缺失,再加之错失了中科大,各大名校分校的撤校,江西现在一所985都没有,高考时考的好的学生全都考出省了,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对比高科技城市合肥,南昌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合肥和中科大可谓相辅相成,而且强省会战略带动了整个安徽省的发展。南昌相比之下就是个迷你省会,各市甚至觉得南昌当不了江西各市的带头大哥,这点跟江苏十三太保还挺像。古代江西书院数量全国第一,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都是赫赫有名,书院多,人才就多,这和现在是一样一样的,好大学多,人才就多,地区就富庶。可惜现在没有五是产业结构有问题,之前也说了,唐代以来江西的茶,矿,瓷,纸包括农业都是全国翘楚,这些在古代都是很挣钱的大项目。而到了近代,江西人民小农思想比较严重,除了南昌等地有少量工业外,主要产业还是这些,运输手段也局限于肩挑手扛,创新冒险精神也不够,没有贴紧时代的产业,这跟江浙闽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当然这里还有政策的关系,国家之前没给江西什么政策,也没有投入资金,之前看过一个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基本上没收到过中央的投资和帮助,这数据位居全国倒数第一。看江西没落史其实可以参考下河口镇和景德镇的没落,简直一样一样的,按照GDP推算,河口在清代最繁华时期经济情况就好比现在苏州,而到了现在,一年GDP才190多个亿,在江浙沪当弟弟都嫌他小的既视感。江西老表任重而道远啊收起

我们一个篮球群。有个江西朋友,每次上场前,我们都会唱江西老表 河里洗澡 碰到乌龟 咬到吊吊。

亮了(1401)
查看回复(18)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月印灯影

· 安徽
大嘴的菠萝太平天国运动呗,安徽江西是主战场,湘军跑来抢劫的不就这两个地方收起

江西在民国三十年代被果党杀了一波,石头过刀 茅要过火,人要换种。

亮了(822)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