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老维聊球】国际米兰2-2博洛尼亚:小因扎吉犯了错,当然选择原谅他

avatar
关注

原创维科巴老维聊球2023-10-08 20:49发表于云南

意甲联赛第八轮,国际米兰主场迎战博洛尼亚。上半场,阿切尔比和劳塔罗的进球助国米领先,博洛尼亚通过点球扳回一分,下半场博洛尼亚再进一球,最终双方2-2战平。本轮过后,蓝黑军团在积分榜上被同城对手超越,降至第二位。

本场比赛小因扎吉在首发人员、战术选择等方面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人无完人,球员尚有低迷期,怎么能要求教练场场是满分表现。

【首发阵容】

本场比赛小因扎吉派出了全主力阵容,出人意料。因为这套首发在周中才刚刚踢完了欧冠,跑了120公里,消耗很大。虽然是连续主场,避免了舟车劳顿,但也经不住这样连场消耗啊。

看得出来因扎吉对本场比赛非常重视,反正马上是国家队比赛日了,你们给我在这场耗干了,去国家队休息吧。但也能从中看出,因扎吉对替补球员还不够信任。

(首发及评分)

博洛尼亚前七轮只丢了4球,防守仅次于国米排名意甲第二,在首轮输给AC米兰之后,已经连续六轮不败,其中包括战平尤文和那不勒斯。

莫塔在经历了执教初期272战术的纸上谈兵之后,已经逐渐变得务实起来,上赛季带队获得了联赛第九。我仔细一查才发现,莫塔打强队太牛了,上赛季他是中途接手的博洛尼亚,上半程打强队全败,但是到了下半程逐渐磨合成熟以后,面对前八名的球队,3胜5平保持不败,本赛季前八轮,跟排名前四的球队逐一交手,3平1负。

也就是说,最近12次面对意甲八强,博洛尼亚的战绩是3胜8平1负,牛不牛?

巴西人、意大利国籍、拉玛西亚出道、大巴黎退役,集众家之所长,莫塔完全有成为顶级教练的潜力。巴西出身懂技术,在巴萨与哈维同期成长学到了传控体系,来意甲先混弱队体验意大利的战术氛围,然后跟穆帅拿了三冠王,末期到巴黎的体验金元足球和帮派林立。顶级荣誉几乎拿了个遍,本身就是踢有场上教练之称的中场指挥官角色,退役后执教巴黎青年队时期有点飘,但来到意甲挨了毒打之后立刻学会务实,也积累了足够的基层经验,年仅41岁的莫塔,完全就是教练界的恩德里克啊。

【体力与轮换】

总是说体能,有人就问了,怎么就你国米球员会累啊?人家贝林汉姆、哈兰德也是场场首发,照样生龙活虎。

两个原因。

一是平均年龄。

(意甲球队平均年龄)

夏窗国米虽然清理了一些老将,但又引进了不少,平均年龄依然是意甲最老的。年过三十的兄弟们应该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体能状况下滑得有多快。

二是踢法。

别跟皇马曼城拜仁比,人家打弱队,要么疾风骤雨三十分钟打完收工,要么有绝对技术控场,散着步就把比赛赢了。而国米,不会过人、没有速度,靠的就是拼消耗,靠比对方能跑、比对方板凳深而拿下比赛,一场两场如此,场场积累下来,再能跑也顶不住啊。

赛季初,体力好的时候,能打得中下游球队提前投降,但是一周双赛开始以后,人家看出你体能有问题,每支弱队都敢来跟你拼一下消耗,这就造成了场场高消耗。

意足协的安排也非常不合理,且不提同样周中踢了欧战的球队比赛时间都比国米晚,就看那些没有欧战的中下游球队之间的交锋,都安排在了周日,而踢了欧战的国米,却被安排在周六中午场。一是让你尽量少休息,二是刻意安排在不舒服的时间踢。

这样消耗之下,还不轮换,跑不动是必然的。

进入一周双赛以后,但凡是连续两场不轮换的比赛,都没有好结果。上次是输萨索洛,这次是平博洛尼亚,小因扎吉就没把轮换玩明白过。

前四轮,一周一赛,赢得非常漂亮。之后开启一周双赛,就开始乱了。

欧冠首场,客场踢本组最强对手,搞了个大轮换,没能拿下。这才是一周双赛周期的第一场,又是最难踢的一场,大轮换似乎没有必要。

回来第五轮打恩波利,用主力,艰难拿下。

第六轮打萨索洛,继续用主力,输球。

第七轮打萨勒尼塔纳,大轮换,大胜。

欧冠打本菲卡,全主力,赢球。

第八轮打博洛尼亚,继续全主力,战平。

欧冠打本菲卡虽然优势大,但只进了一个球,一直拼到最后一刻,跑了120公里。而本场国米的跑动比博洛尼亚少了3公里多,人家就来跟你拼消耗,你能怎么办?

先用体力好的替补上来拼消耗,耗得差不多了再用主力收割或许会更合适。有人会说,主力都踢得这么艰难,用替补不得被打花?

首先,你残血的主力战斗力还真不一定比替补强。

其次,替补的实力和身价,也要高于中下游球队。

最后,即便是用替补拿不下,那你用主力不也没拿下吗?反正都是拿不下,不如多练练替补,让主力多休息一下呢。

该轮换的时候不轮换,不该轮换的时候强行轮换,不是说上赛季末段成绩提升是因为小因扎吉把轮换玩明白了吗?怎么又变回去了?

其实上赛季末段,小因扎吉也没算把轮换玩明白,成绩好,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卢卡库和B罗两位战术核心级别的大佬,被归在了替补队。有这两位大佬带队,在联赛打弱队,哪怕是带着半队替补,也能靠个人能力碾压。

二是被迫轮换。

小因扎吉其实一直不敢轮换,球员体力透支,才造成三四月份成绩崩盘。为什么不敢轮换,因为既想要欧冠,又想要联赛,都不敢放。但是对于球员来说,显然是欧冠更重要,在体能撑不住双线的情况下,联赛强行首发,那就在场上划水。

当时联赛和杯赛的跑动和对抗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别。小因扎吉一看,强扭的瓜不甜,既然都想留力踢欧冠,那干脆就轮换吧,强行首发踢联赛也是上去散步的,没意义啊。

结果这一轮换,不光欧冠踢得好,联赛也踢得好了。体力合理分配,替补球员得到出场时间,主力球员得到休息,皆大欢喜。

到了本赛季,小因扎吉又陷入了既想又想的状态,又不敢轮换了。当然,敢轮换,说的是对博洛尼亚这种级别的对手敢轮换,而不是对萨勒尼塔纳敢轮换,对萨勒尼塔纳,谁都敢轮换。

国米本赛季最大的优势就是板凳深度,你不敢轮换,不是废掉自己的优势吗?

【前逼开局】

好了,说回战术。

本场小因扎吉采用的依然是近期在联赛中惯用的高强度压迫抢开局模式。

(开局前逼)

前十分钟虽然没捞到射门机会,但控球率近七成,逼得了3个角球,第一个进球就是通过角球打进。

(阿切尔比前点头球得分)

第二个进球距离第一个进球只有1分57秒,如果除去进球之后从庆祝到重新开球的时间,只用了1分9秒。

(劳塔罗远射得分)

这个球很显然, 来自于球员们坚持高位压迫,有球区域形成以多抢少,前场断球之后打出的快攻。

13分钟,两球领先,应该说小因扎吉的抢开局战术非常成功,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就成为了重点。

16分钟,劳塔罗送点,让对手迅速追回一球,比赛进入焦灼状态。那么,在2-0到2-1的中间这几分钟时间,因扎吉采用了什么样的战术?

依旧是高压前场逼抢。

(齐尔克泽回接破解国米前逼)

当然,这也情有可原。毕竟从劳塔罗进球到劳塔罗送点,时间总共不到四分钟,除掉庆祝,净比赛时间只有两分多钟,没来得及调整是可以理解的。

(劳塔罗送点)

要是没有这个点球,稳住两球优势,小因扎吉就可以改变战术主打防反,迫使对手压出逼抢消耗更多体力,保持到半场,基本就能磨灭对手反扑的意志了。

只能说,这个点球送得太及时。

只有一球优势,回收打防反也不是不可以,但小因扎吉觉得,优势不够大,继续压出逼抢。

(国米继续前压逼抢)

但是持续的高压逼抢并没有收到太好的效果。

一是莫塔调教出的球队,后场传控能力还不错。

二是中锋齐尔克泽大幅回接,帮助缓解后场压力。

(齐尔克泽扛住帕瓦尔,回接出球)

齐尔克泽,身高1米93,22岁,荷兰U21国脚,拜仁青训出品,一个好中锋的苗子。目前对抗方面还比较稚嫩,但毕竟身板在这儿放着,等对抗能力练出来,再加上他的回接、传球、脚下技术能力,那就是个哲科式的中锋。

三是体力。

主力们连续首发,再以这样高强度的逼抢开局,30分钟以后就出现了体力下降。

(巴雷拉加速逼抢,其他球员散着步跟不上去)

上半场国米的跑动距离只有53.7公里,远低于联赛平均数据,主力球员确实是很累了。2-1之后的近30分钟时间,国米虽然有六成控球率,但只有3次射门,威胁都不大。

【被扳平】

中场休息,小因扎吉没有做出调整。下半场一上来,博洛尼亚开始前场逼抢。

(博洛尼亚前逼)

可以看到,邓弗里斯接球时,恰尔汗有主动前插接球的跑动,但是邓弗里斯没有传,之后阿切尔比也主动前插接球,还是没有传,最后由帕瓦尔控球降速,等阿切尔比回到位置上。

这似乎说明,球员思想有些不统一了,有的球员想打快,而有的球员想慢慢来。此时的时间是下半场开始之后十几秒,难道因扎吉在中场休息时,没有讲清楚下半场的战术?

六分钟后,博洛尼亚扳平了比分

(齐尔克泽进球)

这本来是国米的一次进攻,邓弗里斯一次左脚向前传球被断,对手反击。

这是邓弗里斯十天内的第四次首发,本来脚下就糙,还要让他来完成关键的向前一传,还是背身,这就很难为人了。护住球等队友来接才是邓弗里斯该做的事,你确实是一个提速点,但靠的是前插跑动,而不是靠你的传球。

断球之后,对手直接一个大脚,中锋一对三。

结果,三个后卫全都跑开了,放任齐尔克泽拿球、转身、调整、射门。

毫无疑问,这是后卫的锅,但具体是谁犯错了?

(从空中视角看得更清楚)

首先排除后腰。

很多人怪后腰不在位置上。三名中卫防一个前锋没防住,你怪后腰?三中卫都在后面蹲着,后腰要是也蹲着,四个人留在后场看着一个前锋,那还怎么进攻?

其次排除帕瓦尔,他离球最远,在有两名队友去防人的情况下,他优先退到拖后的位置去保护,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锅在阿切尔比和巴斯托尼之中。

球的第一落点距离阿切尔比最近,但弹地以后往巴斯托尼的方向去了,所以阿切尔比也选择了跑回禁区,跟帕瓦尔跑重了。但帕瓦尔在他身后,他看不到。

在帕瓦尔已经回去保护的情况下,阿切尔比应该留在外面扛人,即便球离巴斯托尼更近,他也应该与巴斯一起关门防守,两边一夹击,前锋很容易丢球。

阿切尔比这一走,只剩下巴斯托尼一个人,被齐尔克泽隔在身后,没法断球,空间很大,只能尾随。

关键时刻,对方左路插上来一个人,巴斯托尼被引走,齐尔克泽无人防守,从容起脚。

注意在齐尔克泽接球转身的瞬间,三名中卫都在齐尔克泽的右侧,左侧是完全空的。因为对方右路有一名球员插上,补回禁区的帕瓦尔和阿切尔比都想往那一侧补,而巴斯托尼本来就在齐尔克泽的右侧,所以完全放空左侧,给了对手接球调整的空间。等左侧又插上来一个之后,巴斯托尼一防二,他选择了去跟前插球员,放弃持球者,也不能算错,因为前插球员是完全空的,而持球者已经有帕瓦尔和恰尔汗在扑了。

帕瓦尔转身之后准备防左侧插上球员的,但巴斯托尼被带走了,齐尔克泽空了,他也只能停顿之后再次改变选择,去扑齐尔克泽,只扑到一半对方就射门了。

索默最后为什么目送,因为他有提前预判,个子矮,就得靠提前预判站位。他看见帕瓦尔去扑,堵了近门柱,所以他提前往远门柱移动,没毛病。但帕瓦尔最后跳起来堵这一下,是往左侧倒的,这样能够封住更大的球门面积,但是露出了近门柱。

如果帕瓦尔往右侧倒,封死近门柱,索默提前站住远门柱,就能守住。

总的来说,这球就是防线连续出现配合失误导致的。防守为什么一直强调默契,就是能在关键时刻,明白谁该扑,谁该退,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这次防守就是明显没有形成整体,要么往一个点扑,要么一个方向全漏,看起来人多,其实没有起到作用。

【反扑无力】

被扳平之后,小因扎吉立刻连换三人,再次尝试前场逼抢。

(国米前场逼抢)

但明显可以看出,新上场的桑切斯、奥古斯托能够加速跑,而恰尔汗、巴雷拉、劳塔罗等人都只能匀速跑了,无法在第一时间贴上对位的球员,逼抢自然也就没有太好的效果。

邓弗里斯和图拉姆下场之后,前场失去了所有高点,劳塔罗也体力不支,没法硬扛后卫接长传,想要推进,就只能靠中场过渡,没法直接简单的找前锋。

(博洛尼亚人盯人防守)

但国米的中场球员全部被博洛尼亚一对一盯死,接球都只能背身,然后回传,完全没有转身向前的机会。

(劳塔罗体力不支,无法再做支点)

(桑切斯回接被放倒)

桑切斯倒是有体力回接,但是对方后卫跟得很紧,偶尔让桑切斯转身一次,也是立刻围抢,不惜犯规。

国米的战术,前靠双前锋支撑,后靠单后腰出球。

现在劳塔罗跑不动,桑切斯被盯死,前驱带不动。

而恰尔汗同样体力透支,下半场几乎没有送出过有效的推进传球,当然也跟接应球员的跑动下降有关。

所以国米的进攻很难制造威胁,后两个换人也都是对位换人,体力稍有补充,战术端没有效果。

(巴斯传中,无人抢点)

到了最后需要狂攻的时候,却发现,能传入禁区的只有传中这一招,但中前场身高最高的是1米84的弗拉泰西和奥古斯托,徒呼奈何。

这时候才真切感受到有个替补高中锋是多么重要。

【结语】

本场两球领先没能拿下,关键是体能,连续首发的主力球员甚至出现上半场就跑不动的情况,全场比对手少跑了3公里多,对于这支国米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国米创造的机会不多,两个进球都不算太好的机会,但对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进攻,两个进球都是国米的失误,平局是一个公平的结果。

球员有失误,因扎吉也有锅,不敢轮换,而且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强行打高压逼抢控球战术,领先以后不主动回收打反击,搏命时刻不敢把中卫顶上去当高点,这都可以算在因扎吉头上。

但人无完人,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毛病、一些执念、一些错误,没有必要一两场球就开始喊打喊杀、喊因扎吉下课,喊我早就说过他没这个能力之类的。

强如瓜迪奥拉带的曼城,也会阴沟翻船输给弱队,也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的执念,也会在关键比赛整活儿呢。

国米目前的地位,配小因扎吉刚刚合适,名帅你没钱请,刮新教练彩票风险太大,每次换帅对于球队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动荡。

小因今年47岁,按球员来年龄来类比的话,差不多还算是U23球员,还有足够的上升空间。因扎吉在这两年也确实有所进步,虽然远达不到完美,但就跟巴斯托尼一样,虽然不是本队青训,但眼看着他跟随球队一步步成长起来,有一种自己人的亲切,这种感觉,跟功成名就之后来当救世主的孔蒂是明显不同的。

事后复盘很容易,事前选择却很难,小因扎吉能把球队带成现在这样,我很满足了。

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交学费,犯错了还得给机会,年轻教练也是同样。

我愿意陪着小因扎吉一起成长。

发布于北京阅读 688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jr风中

· 广东

评价很中肯,但还是希望小因能够进步,轮换坚决点,训练的时候轮换阵容也多一起练下,还有后防三人多沟通,建立默契

亮了(26)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本楚狂人1978

· 加利福尼亚

维哥评球中肯。犯错输、平球是正常的,足球哪有常胜将军?输赢相伴才是常态。希望教练和球员吸收教训,不断成长,只要不在同一处重复犯错就好。

亮了(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