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五人墓碑记》看明朝官僚资本集团是怎么毁灭国家的
有这样一篇奇文,想必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学习过,开头是这么写的“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至于后面还有洋洋洒洒很多,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百度,这就是著名的《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是明代的文学家苏州府太仓人,乃是明晚期著名政治恶势力东林党创始人之一,他于崇祯元年(1628年)创作这篇碑文。文章热情洋溢的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趾高气昂地歌颂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但实际上,这却是一场无耻的自导自演的闹剧!具体就是说皇帝派遣太监迫害忠良,激起民愤,人民反抗皇帝与邪恶的太监,结果遭到恶势力皇帝的镇压,讴歌了五位常州市民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为了正义事业(抵抗明朝皇帝征收工商税与采矿税用于给北方军人开饷)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他们打死了两名朝廷的征税人员的行为,是伟大的,光荣的。
事实真是如此么?丑恶的大坏蛋太监迫害朝廷的忠义之士,老百姓看不过去了,奋起反抗么?这真是明朝黑暗社会的缩写么?
历史可没那么简单!
让我们先看看之前的几个案例,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临清市民为了抗税聚众一万多人揪打明朝政府下来收税的税吏马堂,烧了当地的税署,导致三十七名替国家征税的工作人员遇害。。。。
万历三十年(1602),云南民众为了抗税把矿税把皇帝派遣的太监杨荣直接活活烧死,然后又打死二百余名国家税务人员。。。。
而这次事件的主要起因就是明朝政府为了捉拿官员周顺昌而引起的,周顺昌是谁?他是江浙资本豢养的著名晚明恶势力东林党!他是当时明朝政府中反对国家堆对矿税和工商税征收集团中骨干官员之一!
现在受过教育的我们都知道,工商税和矿税自然不是向所谓的老百姓征收的,征收对象是谁呢?自然是工商主,矿主了,朝廷向浙江的财阀,大工商主,地主们征税,派来征税的人就是太监,然而作为工商主,矿主,大地主的代理人周顺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小民的代理人,他并不反向贫苦的农民征收农业税、人头税)自然是反对的。
所以他被太监给捉拿了,然而他的同党们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捉拿抗税先锋周顺昌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周顺昌的轿夫和另外四个人成了榜样光荣的死去了,而所谓的东林党们对他们行为表示了十分的赞赏,宣布要组织出钱给他们扬名,并由它们(江浙财阀)来赡养他们的后代!这次行动的组织者杨廷枢和文震亨等人通通都是东林党,另一层身份则是江浙财阀,这其实就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抗税运动罢了!
事情再度重新组合,就是一场地方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国家利益,勾结地方黑恶势力组织的一场大规模暴力抗税运动!
明朝的税收政策是很有意思的,它刚开始征税,只征收农税,但对农税又有相关的规定,比如官僚与士绅不纳粮,不服徭役、不当兵、就是你只要是士,入了举,那你就不用交税了,本来只是针对士绅本人,但是后来这个特权就扩大化了,不但士绅本人,士绅全家和士绅的佃户都享受这个特权了。
这在当时是很受地主阶级欢迎的,间接也鼓励了地主阶级拼命供养家人读书、学习形成风潮,大家都知道中了举就不用交税、徭役、当兵了,而且在中了举以后,会引来更多的人前来投献,就是既然你不用交税了,我就把我的不动产和土地改成你的名字,我交点钱给你,但我也不用给国家交税、服徭役、当兵了,这样的搞法最后就是士绅们利用了国家给他们的特权,把很多本来应该是给国家纳税的土地都归到自己名下,老百姓不给国家交税了,他们也得了最大的好处,国家和其他没“投献”的自耕农(投献者的赋税和徭役自动转嫁给其他没有投献的自耕农头上)却是大亏特亏!偏偏这种政策还是不好改变的,因为既得利益者就是所谓的儒家士绅官僚们,所以他们总是教育皇帝不能与民争利,这些民指的是谁呢?当然不是平头百姓的农民,而是那些拥地百万的士绅官僚们!
所以明朝农税的收取很低很低,这个时候明朝的工商业兴盛起来,南方遍地都是大工商主形成的江浙财阀,这些人富可敌国,而朝廷因为大量土地被士绅官僚侵占导致收不上税,国库财政困难,所以想要跟这些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们征收一点工商税,然而这些有钱人也是背后有人的,比如这周顺昌就说,国家收工商税那是与民争利啊,他们不敢说皇帝有问题,就说肯定是太监教坏了皇帝,于是就把斗争的冒头指向了太监!实际上,却是依然想损公肥私,以保护小民为借口来为自己谋利,而不惜使国家受到损害!
大家都知道,国家政权的存在,税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没有税收,国家机构无法生存,军队无法维系,一旦遇到各种天灾人祸政府都无法应对,所以税收对历代王朝都是一个大事,偏偏明朝对士绅们太好,导致他们开始毫无顾忌的损公肥私,并信誓旦旦的宣称自己代表了人民,要消灭邪恶的敢向它们收税的太监恶势力。他们还有一个党,就是东林党!东林党其宗旨就是人民是我们的,钱也是我们的,反对我们就是反对人民,但真正人民可没从他们的手里得到一分钱,反而被他们大把大把的剥削压迫!
据说当时的明神宗要追究抗税的罪行,大学士沈鲤(东林党)据理力争。《明史》记载说:“帝为不食者数日。(给皇帝气的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最后皇帝还叹息道:“荣不足惜,何纲纪顿至此!(这帮人为了搞钱连脸面都不要了,为什么国家的纲纪沦落到这个地步?)”可怜的明朝皇帝竟然绝食了,哀叹着抗议手下官僚士绅不遵守法律。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后世看来黑暗专制无比的明朝皇帝竟然对公然抗税的士绅官僚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困守皇宫连连哀叹。。。这简直是太讽刺了。封建王朝谁才是背后那个黑暗?谁才是背后真正的专制大佬?想必大家心里有数。
但最讽刺的是,同样是这批人,面对后世异族统治者“我大清”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顺治十七年,苏州吴县县令任维初催交赋税,当场打死一人。当时的吴县百姓有人写了《卷堂文》,大家到文庙中的先圣牌位面前哭诉,说哎呀人心不古啊,我们是在是可怜啊,就因为交不上税就被打死了一个人。
然而下场就是,清廷当即将哭庙文的作者金圣叹作为首犯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连同十七人判死,这就是著名的“哭庙案”。从此以后,无论是指捐、借捐、亩捐、房捐、铺捐、船捐、盐捐、米捐、饷捐、卡捐、炮船捐、还堤工捐、板厘捐、活厘捐、草捐、芦荡捐、落地捐等税收都没有遇到任何反抗,大家都乖乖去交税了!
这是因为什么?倒不是吾皇圣明,而是连写文章的都杀,谁还敢玩下去?清朝为何大搞文字狱?结合东林党这批公知大V用笔杆子对国家人民干的那些龌龊事,真可以说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于是,那黑暗专制的明朝,竟然连收税都收不上来,国家要钱南方官僚士绅(因为南方经济发达,读书人多,导致明朝官僚以南方人为主,南方农民大多把土地投献给了官僚,南方自耕农远远少于北方)只有一句话“对有地的农民加征农业税!”。。。。大明军队军人得不到军饷,北方农民被一再加征的农业税搞得全体破产,被皇帝急的穿着补丁龙袍坐看北方流民四起,东北边境东虏频频入关肆虐,最终,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就这样,在无奈与悲愤中走向了灭亡!
新奥尔良爵士队
· 上海东林党主要是籍贯在苏南地区的一些文官,他们的死对头之一就是浙党。然后你这里直接来了个江浙财阀?是不是很搞笑?
巴塞罗那四大皆空
· 山东明末也比民国强啊,大明也没把国家主权都卖了。北洋政府都没承认外蒙独立,也没直接说东北不要了吧。蒋介石就不要了。蒋介石转进台湾,那是历史必然,军事上骚操作,政治经济操作骚。从46年优势在我,到48年全面溃败,一个两年多。两年500万国军就送没了,再接受那么多美援的情况下,还把经济搞崩溃了。你让崇祯来,崇祯也完蛋不了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