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闪击10 实战体验分享
颜值和设计:颜值个人认为还算不错,我这个配色算是没那么好看的,但主要图它便宜耐脏,也不算丑
脚型适配:初上脚,虽然是1933鞋楦(窄),但感觉还好,我微宽脚穿正常偏薄袜子稍微有点挤,但是穿了一两次后就能撑开一些了,整体框架的宽容度其实挺高的,个人认为窄脚到微宽脚都可以选,大宽脚还是建议试穿
外底性能:前掌gcu,很神奇的外底材质,不硬,比较软韧,按照常理判断肯定是不耐磨的,但室内高强度一整场全场下来发力点细纹都还在,在外场打了两场也压过马路磨合过,压根看不到什么磨损,就离谱,所以。。放心打外场吧!抓地也完全可以胜任,在多灰木地板急停急起没有压力,外场更是没问题。前掌后掌是泡棉充当外底,不太耐磨,但是纹路深,而且抓地也主要靠材质而不是纹路,所以整体耐用性问题不大。这双鞋外底的主要问题在于材质不同导致前后段抓地力不一致,前掌抓地干脆,后掌制动距离要更长一些,在一些需要全掌制动的动作时和别的鞋款有点区别,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包裹:能拉紧鞋带的话,当然是属于比较紧致的那一档,但是偏偏中段的两对鞋带孔是麂皮材质,真是个傻逼设计,巨难调节。。。所以中段很难完全的拉紧,前掌在初期压迫感很明显,撑开磨合后会好很多,脚踝的填充相对一般,但是完全不会掉跟,但这和后跟的猫舌布一点关系没有,这个猫舌布的设计纯鸡肋,装饰作用大于实际效果。
中底性能:全掌䨻的配置,但属于超临界的那种软弹脚感并不明显,整体都是偏韧弹,前掌重心低,但和前三代比还是高了一些,脚感也好了很多,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闪击10这种前掌感受,启动也完全不拖沓。后掌也是韧弹偏硬,整体缓震只能说是勉强够用,踩穿的情况非常少,但穿着几次后感觉缓震已经有点衰减了。
支撑:鞋面就是比较普通的网纱面料,强度不低,这次并没有什么tpu的外包,而是使用了外底gcu材质的上包,中段也有比较大面积的䨻暴露,在靠近中底和外底上翻的地方有很多热压的设计,补强鞋面强度,横移变向的时候支撑还是很足的,另外,这次的足弓支撑在李宁鞋里算是非常高水平了,中底和鞋垫的上翻,让足弓支撑的感受非常明显,位置也比较精确,好评!
整双鞋的舒适度只能说及格,内衬填充并不算很到位,鞋面舒适度一般但不会卡脚面,而且鞋帮在一些角度会卡到外侧脚踝,和闪击8一样,不过比闪鸡巴好多了,我穿八代试过几次磨到出血。。。李宁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换换内衬材质,特别是鞋帮,像利刃4那种就舒服得很!
灵活和稳定:方面,这双鞋要分成前后掌来说,前掌非常灵活,防侧翻角并不明显,但侧翻还是有明显阻力的,各个方向的启动突破都不会有什么阻涩的感觉,非常灵活。
但后跟䨻由于外包了一坨偏硬的泡棉(忘了叫什么),而且形态接近于梯形,宽大的后跟加上这一块偏硬质的泡棉充当中底和外底,一体性有些过强了,跑动能感觉到前后掌的割裂感,过渡并不流畅,而且底部比较偏平,向上的弧度不足,导致在一些角度的跑动和突破触地时回正过快了,导致我的脚踝韧带和筋膜有被拉扯到的感觉,会感觉到很明显的晃动!这一点对我有旧伤的脚踝不太友好,如果和我一样在脚踝(或者膝盖)有旧伤而且打球喜欢多角度突破跑动的兄弟需要慎重考虑!不过通过一定时间磨合还是可以改善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侧面的压缩形变空间不足,导致后跟没有办法很好的适应部分角度的后跟触地,通常来说市面上的大部分鞋,要么是偏球形的后跟,要么外侧偏软,形变空间大,基本不会有这个问题。。。
补充一些小问题和隐患,比如这个鞋垫和中底布的设计,真的太垃圾了,还不刷胶水,鞋垫背面和中底布之间摩擦力是真的小,刚收到鞋试穿后一拖鞋就连带着出来了。新出的驭帅ultra作为旗舰款居然也是这种鞋垫,好在中底布比较偏传统,应该比这种网眼中底布好的多。
还有就是中段的麂皮鞋带孔的耐久度存疑,感觉穿久了会容易断。
总的来说这鞋还算可以,在三百价位算是比较能打了,适合中小体重的后卫锋线,但是我觉得真的被某些抖音博主吹太过了hhh,对这双鞋的一些毛病实在是喜欢不太起来,已经挂海鲜市场了
希望可以给想购入这鞋的老哥一点参考!
一哥仨老大冠军维金斯只有一个
· 山西帮顶
一剑霜寒十si州
· 河南颜值不讨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