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球鞋总结】2023年所买实战球鞋总结(共计54双球鞋,多图长文)
首先,各位JR们新年快乐,马上新的一年了,事事顺心,健康常在,球技暴涨。
这次球鞋的年终总结,不仅仅是2023年出的球鞋,也有一些往年的球鞋,但是大多数都是今年的球鞋。现在我将今年买的所有球鞋做个简单的总结,给各位提供一共参考,这些球鞋我都一一实战过,实战的时长,除了极个别的球鞋,都有着不错的时长。所以都是我实打实的感受和分享,如果有什么错误,请各位JR指出来,也请大家理性讨论。顺便提一句,我是一名大学辅导员和韩语老师,基本下班就去球场打球,每周都会打至少一次全场,打球对象周中是普通的大学生,偶尔也会和院队校队的队员一起打会全场。周末主要是小区的老油条们和约战一些中等强度的球队。主要实战场地是,室内木地板和室外塑胶以及小区的油漆地,相对来说,都不是特别粗糙。还有一些球鞋等着降价和其他配色再买,比如KD16 狂潮5pro puma ALL-PRO nitro zoom gt cut3等等。这些后续买了都会给大家分享出来哈。
李宁反伍3Ultra:
这双鞋我买了两双,我真的非常喜欢,这双鞋不管是从颜值还是性能,都是直接起飞的球鞋,现在500的价位强烈推荐。出色的包裹,鞋面䨻丝看似简单,但是强度很高,既保证了强度又保证了透气性。而且缓震优秀,后掌䨻料很足,前掌的䨻在不失场地感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回弹,中底的碳板虽然没有做成前叉,但是在启动的时候还是给足了推进感,澎湃的脚感真的让人欲罢不能。前后侧面都进行了包边,使得稳定性和防侧翻也非常好。并且鞋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前后过渡非常顺畅,不管是全场的跑动还是半场复杂的复合型的变相动作都游刃有余。最后就是鞋楦,宽脚的朋友也能穿,并没有使用1933的窄楦。这双鞋个人认为一个缺点就是,水晶底确实抓地不太行。如果场地条件比较好,闭眼入。如果对抓地有要求,就选择橡胶底就行了。这双鞋推荐给有一定力量的球友,位置不限。
李宁利刃4
这双鞋不多说,各大博主的年度榜单都有它,当然我的年度榜单肯定也有它。这双鞋子冲就完事了,1-5号位都可以随便冲。我真的没有见到过有像利刃4这样的球鞋,可以适应每个位置的打法。适合大体重内线吧,小后卫穿着也不会觉得笨重,反而非常灵活,反应特别迅速,不管是直线突破还是变相,都得心应手。适合中小体重吧,大体重的保护支撑也非常的好。这双鞋真的太强了。对于我来说,有个缺点就是最开始的两场有点磨小拇指,但是呢两场之后这种状态就没有了。所以这双鞋冲就完事了。
李宁桀骜:
一双抓地耐磨都非常好的外场实战鞋,外底非常粗狂,即使吸灰也拥有优秀的抓地。鞋子外观上脚其实很好看,个人认为虽然和闪电之子有点同质化,但是鞋楦我觉得鏖战要宽容不少,宽脚高脚背都是可以穿着。鏖战前掌重心中等,但是不缺场地感,防侧翻优秀,适合比较有力量的1-5号位置。
安踏狂潮5 V2
这样给大家说吧,虽然我还没有买狂潮5pro,但是队友买了,我穿着打了两次球,一次全场,一次半场,所以对于狂潮5pro有初体验。之所以说狂潮5pro,是因为狂潮5V2是弱化版的狂潮5pro,除了材料这些以外,在实战性能上能有狂潮5pro百分之80的性能,并且实战感受都是几乎相差不大。如果想要买狂潮5pro,完全可以入手这双狂潮5V2试一试,狂潮5pro在这双鞋上还要更极致。比如狂潮5V2虽然是全掌氮科技,但是前掌很薄,场地感非常好,几乎踩不出一点回弹,这也很狂潮5不一样,狂潮5前掌有一定的软弹感。但是卝查狂潮5v2没有,和狂潮5pro的感受几乎相同。在抓地方面也是非常优秀的,虽然这双鞋子是12月20号左右买的,但是最近一直穿着狂潮5v2和反伍3low进行打球和比赛。鞋子在鞋面上的支撑比狂潮5要好,稳定性也高。低帮释放了脚踝的灵活性却不失锁定,所以突破做动作的时候非常爽。所以这双狂潮5V2 ,不在乎缓震的,追求灵活,突破多的JR可以大胆的入。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要买狂潮5pro的JR可以买这双试一下,如果能接受那狂潮5pro闭眼入。
李宁反伍3low
虽然是12月下旬入的球鞋,但是一眼被这个颜值吸引,所以一直都在穿。对于我来说,这双是大家可以闭眼入的球鞋,实战性能在中帮的反伍3上更进一步,并且鞋面采用了皮质,所以舒适度更好更贴合。这双鞋除了一个缺点以外全是优点,就是有点前高后低,但是初上脚是感觉不是很明显,但是打几场之后,因为后跟的有个绑带链接,居然会塌陷,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除去这点以外。真就闭眼入就行了。
ADIDAS 哈登7代
这种复古外形的颜值真的无敌,真的特别让我心动。这双鞋就两个缺点,第一重量比较重,但是在穿着过程中不会对脚有太大的负担,并且鞋身重量配比很好,所以实战中对重量的感知也不会太强。第二就是不透气,完全不适合夏天和汗脚的兄弟们,直接劝退。除去以上两个缺点,基本都是优点。鞋楦是宽楦,所以宽脚的兄弟也没问题的哈。抓地、防侧翻、支撑、稳定、抗扭都是属于中上水平的。缓震的话200斤也没问题。
李宁CJ2
这双鞋其实去年我就写过,但是因为是水晶底的抓地不太行,所以今年看到这个黄色太喜欢,又是橡胶底,所以就买了。然后穿了两个多月,我发现这双鞋子除了内扣以外,几乎没有缺点,真的就是驭帅14beng的弱化版。鞋子的基础性能都非常出色,并且在个人感知的实战性能上也是很好的。首先是滚动感,突破的时候真的很迅速。即使我变相多,这双鞋子的灵活性也非常好。鞋子的缓震也是很好的,200斤左右的JR都完全不成问题。所以这双鞋子如果说换个鞋垫真的真的起飞。
李宁驭帅Evolution:
首先鞋子有点磨小拇指,穿了几次也会磨。鞋子鞋面强度也非常好,并且和反伍3Ultra一样非常透气。鞋子抓地良好,但是不好发出吱吱的声音,也不会给人不稳的感觉。外侧有TPU 包覆,防侧翻也非常不错。但是有个缺点就是,鞋子内侧和外侧都没有上翻的纹路,导致我在突破时直接失去抓地力摔倒了,所以变相党不太推荐。并且鞋子中底是镂空的,导致前后过渡不好,突破时除非那种纯力量类型的球员 ,如果带有技巧性的突破会有明显的断层感。但是这种感觉会随着实战次数的增多,逐渐变小。说到缓震,鞋子的换证极限也比较好,200斤以内都没问题。所以这双鞋推荐2-4号位直线突破比较多球友。
李宁驭帅17高帮
鞋子的包裹很好,鞋楦中等,不是1933的窄鞋楦,抓地良好,缓震优秀,也比较适合大体重,前掌比较厚,鞋垫也比较扎实,良好的脚感大部分都来自于厚实的鞋垫,因为高帮的缘故,灵活性就没那么好了,所以小快灵的球友不推荐。鞋子侧面进行了TPU的包边,防侧翻也很扎实。外侧做了一个小细节就是在tpu外面上翻了一小块橡胶,防止突破急停时磨到TPU导致失去抓地力。最后驭帅17的耐磨很一般,我在室外的橡胶底打了2-3场就有明显的磨损了。所以这双鞋推荐给有力量的3-5号位选择。
匹克太极大三角2代:
我不太喜欢匹克的球鞋,因为鞋楦的问题,尺码选择始终不准确,小一码太紧,大一码太松。这双鞋同样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不太喜欢穿来比赛。但是除去这一点,这双球鞋还是给了一小部分惊喜。首先包裹还是比较好的,哪怕稍微大点也是可以的,因为中足部分锁定是比较优秀的。然后就是抓地很好,防侧翻优秀,灵活性也很好,看似很厚的前掌其实比较贴地又不失缓震,后跟的缓震极限也很高。所以这双鞋还是给了一小部分的惊喜的。这双鞋推荐给灵活性的1-4号非大体重的球手。
李宁利刃3low team版本
鞋子抓地优秀,包裹优秀,鞋面的魔术贴是真的可以起到增加包裹的作用。防侧翻优秀,稳定性也比较好,灵活性也非常好,前掌也贴地,不管是突破的第一步也好,还是行进过程中的急停变相等等都非常流畅。但是这双鞋的缓震极限很低,特别是在几场之后,中底就会被踩实。所以这双鞋仅仅适合小快灵的后卫,或者不在乎缓震的3号位。同时这双鞋其实我不太推荐,因为这双鞋的整体配重不太好,我穿上打球的时候明显感觉鞋底太重了,所以有明显的下坠感。但是现在价格都1开了,所以还是可以推荐给学生党尽情的打外场。
NIKE ZOOM LEBRON NXXT GEN
这双鞋的热度很高,所以应该看了很多测评,对于我这种小快灵的后卫来说,其实也能接受,除了灵活性差点,然后因为前掌的大气垫,突破的时候不能说泄力,但是不会特别迅速。包裹中规中矩,但是个人觉得包裹的舒适度很好,特别是穿了现在国产的窄楦之后,这个鞋子穿着真的很舒服。鞋子抓地中等偏上,宽大的外底防侧翻优秀。鞋子不怎么灵活,不适合变相多的球手,但是这双鞋特别适合直线跑动和投篮,对于我这种小后卫来说还有个缺点就是毫无滚动感。
李宁闪击10
这是一双我自己的年度鞋款,抓地优秀,滚动感明显,包裹优秀,防侧翻优秀,灵活度高,缓震也比较优秀。前掌虽然不是极致贴地,但是不失缓震也不失场地感,前后过渡非常流畅。这双鞋1-3号位灵活性的打法非常适合。缺点就是在第一场的时候,前掌鞋面有点卡脚背,但是一场之后就没什么问题了。接着就是耐磨问题,后跟的GCU虽然提高了抓地,但是室外塑胶场打完两场(2个多小时)之后就有明显磨损。
李宁闪击9TD版本
一双极致的后卫鞋,抓地优秀,宽大的外底使得稳定性也很好,几乎没有缓震的一双鞋,前掌极致贴地,突破非常迅速,后跟虽然有一定的厚度,但是衰减很快。大底纹路很深很耐磨,非常适合外场。这双鞋和匹克的轻灵是一种类型,虽然适合外场,但是却不建议膝盖有伤或者在乎缓震的球手穿,这双鞋在学校的塑胶场连续打了3个小时,我的膝盖回去之后就有非常的不适感。所以这双鞋只推荐给小后卫们,并且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球手们。
李宁808 2.0 Ultra高帮版本
其实这是一双被低估的篮球鞋,虽然中底鞋垫和鞋子的框架不是特别贴合,除了走路会出现异响以外,在平时穿着和实战都没有什么影响。再说鞋子,这双鞋子很适合突破,抓地力很好,防侧翻也优秀,前掌贴地,启动很快。后掌缓震对于180斤以下也够用。然后鞋面对于普通版本和Ultra版本来说,鞋面的强度加强了,并且舒适度有所增加。最大的改变的是,变成了高帮并增加了魔术贴绑带。这个魔术贴绑带是松紧的,可以带来很好的绑定感,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解决了脚在鞋子里面不够贴合,在急停急起时,脚会移动的问题。总的来说这双鞋拿来打中等以下强度的比赛或者平时打球训练都是一双不错的球鞋。
361°Big3 4.0 quick pro
这双鞋应该是目前为止我觉得361最好穿的球鞋了,要说是后卫鞋我还是觉得差了点意思,前掌软韧适中,突破不算迅速但是不泄力,抓地和支撑都比较优秀,从上一代来说我就挺喜欢这个鞋面的,真的很舒服。所以鞋子包裹良好但是舒适度很高。鞋楦也是属于对宽脚很友好的,总的来说延续了上一代比较好的口碑。对于其他博主说的是后跟比较软从而导致不稳定的缺点,在我身上是没有出现的。对于我个人来说,作为小后位,这双鞋只能说是一双好鞋,但是不是属于那种有自己特点的好鞋。最后提一点,JR们可以看一下这张照片的后跟,这张照片是打了一场小区的油漆地的照片,但是呢,后跟明显纹路磨损都掉下来了。所以不建议粗糙地上打球。
NIKE Sabrina1
这是一双长得非常好看但是极其平淡的球鞋,没有什么吹的点,抓地防侧翻都挺好的,灵活性也非常好,适合突破和变相。然后就是稳定性也不错,前掌用的是一块ZOOM气垫,反馈不怎么明显,启动不泄力挺迅速的,后跟就是普通的EVA,缓震对于我140的体重来说,勉强够用,但是随着穿着次数的增加,后跟的缓震会衰减的很快,所以这双鞋只适合小体重和不在乎缓震的JR们了。这双鞋让我喜欢不起来的就是,舒适性极差,包裹不能说不好,但是感觉很不舒服,脚在鞋里极其不自然。所以大概穿了5-6次左右就闲鱼出了。
匡威 ALL STAR BB PROTOTTYPE CX
这个造型真的很夸张也很吸睛,买这个配色也是因为灭霸。后跟看起来很厚,实际只是外面的纹路延伸的很向上而已。鞋子搭载的是前掌zoom air气垫,但是气垫反馈比较足,蹬地起步很迅速,没有拖沓感。同时缓震感受也比较好。和上一双SABRINA1一样后跟是普通的EVA缓震,所以这双鞋的缓震极限不太高,不太适合内线和大体重人群。鞋子包裹很舒适,上脚也没有厚重感,防侧翻也不错,稳定性优秀。推荐给喜欢造型的JR,位置就是喜欢突破的且体重轻的1-3号。
李宁音速9ULTRA LOW
去年我写了音速9ULTRA 的实战测评,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双实战好鞋,只不过这双鞋的缺点太过明显,所以很多博主不推荐。先说缺点,第一就是内长是偏长。第二就是不适合高脚背和宽脚。第三是鞋子内倾力线不正。第四就是足弓支撑严重不足,造成足弓支撑不足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鞋垫问题,最主要是鞋子在结构上,中足位置大底设计的太窄了,导致穿进去之后足弓处是悬空的。这是不推荐这双鞋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好鞋是因为我使用的是某品牌的定制鞋垫,然后再中足处是有硬质支撑的,所以当我换上定制鞋垫,这双鞋能够给到我一个良好的实战性能。除去这些缺点,这双鞋的抓地优秀,防侧翻优秀,稳定性良好,缓震也非常不错,变相启动一点也不拖沓,所以只要解决中足的问题这双鞋真的是一双实战性能不错的球鞋。推荐给1-3号位的球手穿着。
NIKE AIR ZOOM UNVRS
这是一双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篮球鞋,没有绑带设计,穿着也和一般球鞋不一样,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下,这里不多做介绍。这双鞋应该算是一双冷门的球鞋,这鞋子的中底配置是和KD12是一模一样的,包括鞋垫也是可以互换的,鞋垫背面的凹槽同尺码是可以严丝合缝的。所以中底感受和KD12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这双鞋的缓震非常好,大体重球手可以选择,然后就是包裹,特殊的穿脱方式带来的包裹也是非常优秀的,在抓地和防侧翻还有稳定性上都非常好。这双鞋相对于KD12来说有几点改变,第一就是虽然鞋垫通用,但是这双鞋的鞋垫要比KD12的鞋垫硬,从而解决了KD12上前掌偏软泄力的情况。第二就是鞋底上,鞋子的温度硬度很高耐磨也很好,不像KD12的橡皮擦。所以重点来了,如果将这双鞋的鞋垫放到KD12上,你的KD12就起飞了。我就是这样干的。这双鞋的缺点就是,就是穿好之后会非常的磨脚后跟,这种磨是完全球鞋设计带来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XCIN当时做这双球鞋测评的详细结构解释。所以这双鞋推荐给1-5号位都可以。但是前提是不磨后跟。
安德玛HOVR HAVOC 4CLONE
安德玛的支线鞋款没有什么特点,给人的感觉就是稳,这双鞋双11买的230左右,鞋子没什么缓震性可言,只适合小体重的1-3号位置,适合宽脚和高脚背,鞋面的强度也很不错,抓地也可圈可点,虽然是高帮,但是也非常灵活,变相突破,启动蹬地反应都是非常的迅速。缺点就是鞋面的材质感觉很廉价,然后贴合度不是很好,所以建议穿厚一点的篮球袜。包裹方面因为不贴合,所以瘦脚的球手需要使劲儿拉紧鞋带。这双鞋推荐给160斤以下的后卫们。
AIR JORDAN 36代
37·38的颜值确实没长到我的心坎上,加上我的34的气垫爆了,所以买了这双36代,这是一双妥妥的实战好鞋。包裹很舒适,鞋面看起来很羸弱,但是强度却很不错,完全不用担心,并且透气性很好,我觉得这个就跟反伍3U那个鞋面一样,透气又不失强度。抓地也是上等水平,不管室内室外,虽然抓地不如一些鞋极致,但是都能刹的住。这双鞋比较适合全场跑动和适合直线跑动的球手。因为球鞋侧面没有怎么做纹路的上翻,我在变相的时候打滑过几次,所以不太推荐变相多的入。前后掌的ZOOM保证了鞋子缓震极限,所以这双鞋200斤左右都没有什么问题。推荐给喜欢直线突破的球手。
安德玛 spawn5
一双极致灵活的后卫鞋,没有缓震可言,极限最多也就160斤,跑动特别顺畅,抓地力良好,不管是变相还是直线突破都非常流畅,包裹也非常好,内衬舒适且贴合。鞋面强度中上,不管是养生局还是强度比赛都能胜任。大底宽大稳定性好,前掌贴地,防侧翻优秀。所以也是一双很典型的安德玛的球鞋。但是这双鞋的大底纹路的设计和硬度都让其耐磨属性不高,不推荐特别粗糙场地穿着。这双鞋推荐给喜欢极致灵活的后卫和前锋。目前这双球鞋最低价在230-260左右,还是值得入的。
NIKE ZOOM RIZE 1
这双鞋的复刻简直让我惊喜,毫不犹豫的又入了一双。首先这双鞋的包裹极其优秀及贴合,所以舒适度很高。前掌的ZOOM BAG让回馈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就连今年买的NXXT也比不上。所以前掌的缓震极限很高,但是可惜的是后掌只是普通的EVA,不过整体的缓震也非常好,200斤不成问题。并且大底稳定性很好,特别适合追求稳扎稳打的类型。但是作为一个小后卫我喜欢这双鞋是因为第一包裹性非常好并且非常舒服,一点也没有压迫感。第二就是这双鞋子虽然在突破上面不够灵活,但是在跳投的时候,急停发力起跳过渡都非常顺畅和自然,感觉穿这双鞋,投篮命中率都会高上不少。这双鞋推荐给有力量的锋卫以及4、5号位的大体重球手。
李宁冷血1代
这是一双被低估的球鞋,首先颜值我是非常喜欢的,鞋子是在PDD上1开入手的。首先包裹是老李宁的鞋楦,比较宽,适合宽脚和高脚背,所以对于我瘦脚来说,前掌会有一些空的。但是拉紧鞋带中足包裹还是不错。然后是缓震,这双鞋全掌的lightfome,初上脚是有些软弹感的,但是随着次数的穿着,衰减是比较快的,所以这双鞋不适合较大体重,160斤以上就可以不用尝试了。其次前掌随着衰减,场地感会逐渐清晰,所以在突破变相的时候还是非常流畅的。鞋子的鞋面采用的普工的织物,但是强度是很不错的,但是延展性不大。侧面的tpu加固和绑带链接也增大了鞋子的稳定性。鞋子的大底纹路很粗犷而且很深,外场随便造。在外场的抓地也非常的不错。作为学生的口粮鞋是真的非常推荐的。所以这双鞋子推荐给外场打的多并且不追求缓震的球友。
准者狙击2代
和冷血一样,是属于同一类型的球鞋,但是狙击2代更轻质,价格也便宜,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准者这个品牌,但是这双鞋作为一双学生的口粮鞋是非常不错的。首先鞋子的鞋楦适中,适合瘦脚和正常脚,包裹性也很不错,但是鞋面较硬,所以包裹舒适度一般。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穿厚一点的篮球袜解决。鞋子的前后掌缓震也很一般,只适合小体重的球友,这个氚科技和一般的EVA一样,几乎感受不到回馈。并且前掌很贴地很适合做动作,但是前掌内外侧没有做纹路上翻,使得我在突破过程中侧面蹬地的时候打滑摔倒了。所以这双鞋不太适合复杂的变相动作。当然前掌很贴地,突破很迅速。抓地很好。也是一双适合小快灵的球手。再说一下耐磨,鞋底的纹路还是比较深的,但是有点偏软,我在油漆地打了三次,结果后跟纹路断了。
李宁超轻2022V2
比起高帮来说,高帮的实战性能要优于低帮的。首先抓地还是很好的,但是鞋面的支撑性不太够,锁定比起高帮来说也弱了不少,特别是鞋带绑定,不管系的多紧,上方两组鞋带都会变松,不是散掉,是两组一起变得松散。本来就是低帮,这种变得松散,让我真的很没有安全感。前掌的beng很薄,场地感很清晰,能够带来少许的回弹,但是后掌用的lightfome衰减会很快,所以还是不太适合大体重,适合小快灵。所以如果追求极致性能,推荐入高帮。如果在乎颜值并且更在乎适配性,就选低帮。
安踏狂潮4PRO
这双鞋子需要非常非常非常长的时间是去磨合,与其说磨合,不如说随着穿着次数增加,降低其整体刚性。等这双鞋的刚性降到你的脚能够驾驭的时候,你就会体验到这双鞋打球有多爽。这双鞋在各大博主的那里的缺点就是整体刚性太强了,导致不是一般的人能够驾驭的。但是我买的时候我冲着颜值去的,刚开始穿包裹很好也很舒适,前掌重心不高不低,但是场地感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因为鞋面的材料太好了,加上大底的前叉碳板刚性太足,所以一上脚会感到很板脚,因为踩不动。并且在实战了3次之后(一次全场,两次半场),我就放弃了穿它实战,因为刚性太足,虽然全掌跑起来很爽,但是脚会累的很快,体力下降的特别特别快,每一次突破都要先和碳板做一次对抗蓄力。所以全场那次,我跑满第一节就换鞋了。打半场就更不用说了,更多的变相和复杂动作更加剧了脚的酸爽度。所以三场之后我就放弃这双鞋打球了。但是这双鞋的颜值我很喜欢,所以从4月30号买来就一直穿着压马路,特别是暑假几乎天天穿,就这样持续到了11月,学校公会联赛,当时没有带鞋子,我就穿着这双就上场了。结果经过大半年的穿着,这双鞋子突然我就能驾驭了,那别提有多爽了。前后掌的氮科技都非常舒服,不失场地感的同时软弹适中,突破的时候真的就是弹射起步,变相因为鞋面的衰减越来越贴合,突然就丝滑起来了。所以凡是有全场比赛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它。如果买了这双鞋的球友请一定拿出耐心,没有买的真的可以尝试一下。鞋子的基础性能就不多说了,四个字,值得信赖。
361°AG3 low
小钢炮类型的球员球鞋,腿上越有劲儿这双鞋子越能释放它的性能。这双鞋子的虽然刚性很强,但是即使普通人也能驾驭,只是发挥不出它完全的性能。前掌不是那么贴地,重心不算高,所以喜欢贴地突破的球手不太推荐。全掌的缓震也是非常好的,极限也比较高,毕竟这也是一双给戈登设计的球鞋。外侧全部用tpu进行了包边,所以稳定性非常好,内线选择这双低帮鞋也完全没问题。这双鞋还是比较适合直线的运动,防侧翻虽然不错,但是因为外侧没有进行纹路上翻,加上侧面TPU有点光滑,所以变相流的球友就不推荐了。这个配色的抓地我只能说中规中矩。
匹克维金斯1代 一体式版本
首先吐槽一下匹克的尺码,真的太迷了。没有买switch版本,所以也不知道switch版本的实战感受,就针对一体式版本而言,首先就是这个配色的抓地真的不怎么样,水晶底特别吸灰,小区新翻新的球场,就看见我穿着溜冰鞋打球,即使用手擦拭了鞋底,一个回合都保持不了。只有去到塑胶场地我才会穿。除去抓地其他方面都做的很不错,不管是防侧翻,稳定性,以及包裹(选对尺码)都做的不错。前掌使用的psoon,突破不卸力很迅速,虽然前掌的重心没有特别低,但是在突破变相还有做复杂动作的时候还是非常流畅和灵活的。后掌采用的是轻量化太极,缓震极限比较高,就单纯后跟而言,200斤是没什么问题的。其次就是鞋面的延展性不好,急停的过程中,会有撞墙的感觉。
Air Jordan 威少6代
这双鞋特别适合全掌的跑动,前掌的气垫反馈特别强,气压比较足,踩上去就想跑动,所以这双鞋更适合打全场。威少6的鞋底纹路还是非常粗犷的,抓地优秀,耐磨优秀,前后跑动的过渡性非常好。当然因为前掌的气垫存在,前掌的缓震是很不错的,但是后掌就是普通的EVA,虽然初上脚的有一定的软弹感,但是这种软弹感三次之后就衰减了。威少6的包裹性是要建立在选对尺码上的,因为威少6的内长是偏长的,建议选小半码。前掌重心因为有气垫存在,所以有点高,同时给我带来的隐患是,变相时感觉抓不住地,有两次都差点崴脚。这种感觉不仅是因为外侧没有纹路上翻,更重要的是前掌重心高,在习惯了低重心球鞋的情况下,穿威少6变相就会让侧面贴地角度更大,从而失去抓地力。这双鞋推荐给腿部有力量,并且喜欢直线突破跑动,能飞善扣的JR们。
准者氢2代加强版
这双鞋是我的学生推荐给我的,我感觉颜值不错,就买来试一下。结果给了我一些小惊喜。其实很适合学生党的,并没有像现在的球鞋一样去卷配置,这双鞋是属于越穿越舒服类型的球鞋。优点就是这鞋的舒适度很高,前掌还是比较贴地,并且能够感受到一点点前掌带来的回弹,然后后掌有点厚,导致前后落差有点大。其次就是这双鞋的鞋面材料用的比较单薄,鞋帮和鞋后跟处都没有很厚的填充,所以穿着过程中会有点掉跟的感觉。然后就是鞋面比较软,所以支撑性只能算是中规中矩。鞋子的防侧翻还是挺好的,就是鞋底内侧纹路做成的是准者LOGO的形状,导致纹路有点稀疏,时不时感觉抓不住一样。除了这些小毛病,这双鞋在整体的实战性能上是可圈可点的。建议喜欢灵活的1-3号位可以尝试。
安踏三分雨
鞋子首先的卖点是它的弦科技,其实就是TPU 纱线拼接而成,这种材料的拼接就和返伍3ULTRA的鞋面一样,强度高,透气好,并且包裹舒适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包裹性好且舒适,鞋楦属于偏瘦类型的,不太适合高脚背和宽脚,但是宽脚可以通过换薄鞋垫来尝试穿着。全掌的氮科技保证了缓震的极限,即使稍大体重穿着也没有问题。前掌的重心偏高,今年穿过的球鞋当中,除了像威少6、zoom rize1、NXXT这种拥有大气垫的球鞋以外,重心算高的,场地感也不是特别清晰。作为小快灵来说,我最看重的抓地三分雨表现的不太好,在我经常穿着的室外塑胶场,其他球鞋都能稳稳抓住的情况下,三分雨却出现了不该出现的打滑,这让我不敢做变相的动作。然后就是防侧翻也很一般,重心高加上抓地力不够好,所以在急停的时候有很大风险。2023年唯二的两次崴脚,第一次就献给了三分雨。最后让我最意外的是,外底虽然是水泥克星,并且纹路非常深刻,但是我穿着第四场的时候,主要发力区和前掌两侧的纹路出现了明显的磨损。这个是我没想到的。
特步林书豪2se
优点就是,包裹好,场地好,适合跑跳,适合突破,防侧翻优秀,缓震优秀,前掌反馈很好,突破很给力,鞋面强度也很好,算是特步今年不错的球鞋了。缺点就是:抓地一般,比较挑场地。最恼火的是鞋子鞋楦只适合瘦脚,高脚背和宽脚直接劝退。并且鞋子内长偏长,所以选正常码就长了,小一码又太挤,鞋楦始终有问题,并且包裹不是属于舒适类的包裹,是挤在一起的包裹性,舒适度不高。最后就是耐磨不好,不太适合粗糙场地。
先驱7品牌 造极1代
怎么说呢,之前买过先驱家time、want等产品,特别喜欢它家的鞋垫。但是这双造极1代完全就是敷衍的产品,有点很少,缺点很多。首先最看重的抓地,今年穿了这么多鞋子,这双鞋子算是比较差的了,外底比较吸灰,只要沾了灰,除了水泥地以外都会出现抓不住地的情况。之前买的产品抓地一直很好,这双鞋抓地力做成这样我是想不到的。其次是缓震,这双鞋定位就是后卫的薄底快鞋,所以缓震几乎没有,唯一带来的脚感都是鞋垫带来的,多穿几场外侧的材料可以看到非常非常明显的衰减,所以也只适合不在乎缓震的JR。再说包裹,这个包裹就很奇怪,前掌没有问题,但是后掌踩进去会给人一种脚后跟悬空的感觉。所以在打球时带来的感觉特别奇怪,我先以为要多磨合几场,结果4场之后我还是这样,我就失去了耐心。再说一下鞋面,鞋面的整体的强度不高,经不住高强度的比赛,特别是穿着久了之后鞋面强度下降。同时鞋带系统在脚踝处的锁定不是很足,最上面的鞋带孔只要你蹬地做跑动动作,就会拱起来,脚踝的锁定就散了,所以这双鞋哪怕拥有低重心,防侧翻也可以,但是我始终不敢做动作。顺带一嘴,抖音无意刷到他们直播间,我就在直播间说了一句造极1代不好穿,然后直接给我踢出直播间了。笑死我了。不像某一个球衣品牌,我说这个球衣不值这个价,人家直接在直播间说,兄弟你说下哪里不好穿,我们好改进。直播间还是有小100多人。
安踏轻狂4
这是朋友送我的球鞋,这双鞋虽然叫轻狂4,但是它只轻不狂。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抓地好,鞋脚一体性好,跑动非常舒服,防侧翻好,包裹好且舒适。不要看到这就觉得这是一双合格的篮球鞋。这双鞋的缺点可以直接劝退大多数人,就是刚性太差。要不是因为水晶底看得到抗扭片,我以为这是一双没有抗扭片的鞋子。轻狂4虽然有抗扭片,但是它的抗扭性我 感觉和匡威ALL PRO BB有一拼了,真的很差。并且鞋面的强度也不高,每次突破发力都害怕脚飞出去,所以在实战过程中,几乎让人不敢做动作和发力,稍微有强度的局它都胜任不了。但是来了,这双鞋非常的舒适,也非常灵活,前掌的弯折引导点使得发力非常顺畅。所以我非常喜欢拿来无强度的训练使用。这双鞋我也通过换带有抗扭的鞋垫来尝试穿着,虽然穿着过程中,抗扭确实有好转,但是这双鞋就失去了整体性、鞋脚一体性,不管怎么穿都别扭,发力也不太顺畅。所以无奈换回原装鞋垫之后,味儿就对了。这双鞋真的让我又爱又恨。
安踏ZUP1
这双鞋去年其实已经写过详细测评了,之所以今年拿出来再说一次,是因为去年的水晶底抓地不够好,让我觉得非常遗憾。所以今年双十一的时候买了一双橡胶底。因为ZUP1的定位与新出的瞬息1代定位重合了,所以现在安踏清库存,2开的价格真的是嘎嘎乱杀。有兴趣的JR可以去看我去年的详细测评,这里我就不做过多赘述。这是一双非常非常好的1-3号的鞋子,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是我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尝试一下。
特步 叶天一代
简洁的设计深得我心,中足部分用一块电镀tpu进行装饰,很好看。而且,鞋子所用的材料的质感非常不错,不管是看上去是拿到手,都没有廉价感。
实战感受(缓震/包裹/抓地力):包裹舒适,前掌鞋檀脚型适配很广,因为中足和前掌的填充也较多,所以上脚的包裹舒适度很好。抓地非常好,在小区的油漆地上几乎没有出现打滑现象,赞。缓震表现也非常不错,虽然我是小个子,但是在外场我没有感受到一点的震脚的感受,180斤以内应该是没有问题。鞋子虽然是中帮设计,但是灵活性非常不错,不管是转身还是变相都很丝滑。防侧翻和抗扭肯定也是没有问题的。
缺点:首先内长有点偏长,这个应该是特步鞋植的问题,毕竟我的lin2se也是偏长。第二就是掉跟,掉跟非常严重,它的掉跟不像阿迪的掉跟,你绑住了中足和前掌那么大大降低掉跟的感受,实战不会有太大感觉。但是sky01就不一样,第一次打球的时候不管我绑多紧,跑起来还是掉跟,这种掉跟严重影响了实战,所以穿了一组球我就换鞋了。后面我按照叶sky的说法,从内到外串鞋带,然后在脚后跟贴了一片防掉跟神器,所以接下来的实战就完全就放开了,特别爽。第三就是,前掌特别板脚,对于跑动多的人很难受,我跑了三场了,平时也会压马路,但是每次穿的时候,那个板脚的感觉每次都有。鞋子完全没有滚动感可言。完全不是那种iso赵强说的上脚不需要磨合,掉跟和板脚都是需要磨合的,这个是好兄弟说的,也就理解了。
总结评价:300多的价位,很好穿的球鞋,抓地好,包裹舒适,灵活性好,值得买,后续叶sky也说了,后续配色会改善掉跟的情况。只要解决了掉跟问题,这双鞋值得推荐,但是我觉得这不是叶天造的鞋,也就是特步设计出来和叶天联合搞得一波流量而已,特步设计出来,叶天提点意见而已。因为我不信叶天作为一个球鞋博主,自己的鞋居然会出现掉跟,板脚这种小问题,我是不相信的。这双鞋子推荐给1-4号的朋友们,灵活不失稳定。
安踏狂潮5
安踏的狂潮5也算是我2023年非常喜欢的球鞋了,这双球鞋我也写详细测评,有兴趣的JR可以去看下,就目前3开价格,我还是非常推荐的。简单说一下就是狂潮5是一双特别适合突破变相的球鞋,包裹性优秀,并且相对于狂潮4来说,鞋楦变宽了一点,所以适合所有的脚型,缓震也非常好,前掌有明显的软弹感,防侧翻优秀,支撑稳定优秀,抓地良好,抗扭因为有碳板的加持也非常好。但是因为狂潮5是伪中帮的设计,所以脚踝的支撑不太好,所以力量不足和脚踝有伤病的球友就不推荐了。
安踏狂潮4
狂潮4这双鞋我觉得是丑帅丑帅的,这个鞋子博主们也做了非常多测评,大家也非常了解。这个鞋子的优缺点也非常明显,优点的话抓地优秀,包裹优秀,轻质灵活,总之是一双非常不错的外线鞋。但是呢缺点大家也知道,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卷边,我恰好是一个变相突破比较多的球手,所以卷边是真的经常出现,我真的很无奈。打了6.7场就卖了。
李宁反伍3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双优秀的外场实战篮球鞋。这双鞋的抓地优秀,耐磨优秀,包裹优秀,鞋脚一体性优秀,防侧翻优秀,缓震良好。缺点就是足弓支撑有点足,但是通过换鞋垫是能够直接解决的。其次就是球鞋的支撑和抗扭比较弱并且有点内倾力线不正。其他各方面我觉得真的是一双好穿便宜的实战球鞋。
特步林书豪3代
买了三双特步的鞋还是最推荐叶天一代,这双鞋的鞋楦比较窄,宽脚穿不了。林书豪3代的包裹性很好,但是特步的鞋楦是真的一言难尽,包裹舒适度极其不好。需要所谓的磨合,但是对于我这种球鞋很多的人来说,如果一双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我的地方,虽然知道可能磨合后会是一双不错的球鞋,那么我也不愿意花长时间去磨合。这双鞋我实战的少,大概就是三四次的半场,鞋子的整体刚性很强,然后每次蹬地都有一个和鞋子做对抗的过程,所以脚上力量不够的JR慎选。其次就是鞋子因为刚性很足,所以穿上有点板脚。所以这双鞋我推荐给腿部力量足和内线首选。鞋子在抓地、防侧翻、稳定性上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是鞋楦是否适合你和是否能驾驭住这双球鞋。总的来说,现在PDD 2开的价格实际我还是推荐入手,无非就是适应期长点。
乔丹体育 锋刺rise
2023年最为推荐的国乔的鞋子,这双鞋子也会入选我的年度榜单,鞋子包裹性很好,因为鞋楦是窄楦,所以宽脚和高脚背不适合。鞋子的抓地优秀,防侧翻优秀,鞋面支撑优秀,整体支撑和稳定性优秀,缓震优秀。总之这双鞋在基础性能方面都很好。加上3开的价格真的是嘎嘎乱杀。如果硬要说缺点的话,首先就是鞋楦太窄了,正常脚也会觉得挤,其次就是前掌重心略高,在突破时候的反馈没有那么清晰,如果再降低点重心,像FE1.0一样,那就真的是太完美了。这双鞋推荐给喜欢突破的1-3号位。
李宁全城11
个人还是很喜欢全城11这双鞋子,优秀的包裹,优秀的抓地,粗犷的纹路很耐磨,优秀的防侧翻,鞋面强度也还可以,鞋子整体的稳定支撑优秀,抗扭也没毛病。缺点就是前掌的重心有点高,其次鞋脚一体性差了点,鞋子内倾力线不正。除去这些,我个人觉得真的也是一双很好穿的实战篮球鞋。
李宁音速11
音速系列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系列,这双球鞋同样没让我失望,超高的颜值极具速度感和美感,优秀的抓地,优秀的缓震,前掌重心适中,防侧翻也很好,抗扭转也很好,滚动感优秀,在突破的时候能够提供一定的助推感。缺点首先是鞋带系统因为鞋带的样式问题,比较难整理,并且难于系紧,只能说处于相对紧的状态。第二就是鞋舌太过单薄,因为鞋带样式的问题,我怕系不紧,就会勒很紧,这样就导致会勒脚背。第三就是鞋口处的海绵填充略显单薄,所以我总是感觉脚踝没有晃的慌,但实际又没多大问题。第四就是前掌压的太低了,导致我的脚在最下面的那组鞋带孔那里会压住我的趾骨。虽然这双鞋有些小问题,但是绝对也算今年的实战好鞋了。
中乔体育 F.E 1.0
这双鞋给我的惊喜太大了,这双鞋虽然200多,却在我的年度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出色的包裹,出色的滚动感,出色的缓震,出色的抓地,出色的防侧翻,出色的抗扭,出色的鞋面支撑。总之这双鞋子我真的强烈建议购买。鞋子的缺点就是,后跟有点偏软,并且对缓震材料没有进行包边,使得在用后跟落地时会有点晃。但是对于我的影响不太,因为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使用前掌。第二就是鞋口和后跟的填充不足,导致脚踝支撑处不足。第三就是,鞋子外侧没有纹路上翻,用的TPU进行包边很光滑,所以在极限突破时会有打滑的风险。再提一下,FE1.0的鞋楦是宽楦,高脚背和宽脚都可以穿,而且包裹还很舒服。这双鞋最惊喜的就是滚动感,前掌的贴地加上滚动感,在突破的时候是非常爽的。所以这双鞋建议给1-3号位的轻体重喜欢灵活的JR选择。
匹克轻灵1.0
典型的和李宁闪击9是同种类型的球鞋,但是轻灵做的更极致一点和更精致一点。轻灵1是典型的薄底快鞋,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给小快灵并且不在乎缓震球手做的。首先这次轻灵的包裹性很好,而且不是那种生硬的包裹感,因为内里填充比较少,所以舒适度一般。中底缓震材料很薄,几乎没有缓震,前掌是属于极致贴地类型的,场地感非常清晰。所以蹬地突破特别迅速,变相也特别灵活。防侧翻在这么低的重心下还有向外延伸的防侧翻角所以肯定很好。鞋子在后跟和鞋口处的锁定是非常不错的,所以鞋脚一体性很好,在做动作的时候非常顺畅和丝滑。所以这双鞋的特点非常明显,我也非常喜欢,所以买了两双。
总结一下,所有的球鞋都只写了个大概,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个人实战感受,不代表所有人,如果有问题,欢迎大家指正。同时接下来,我会做一期2023年属于我自己的年度榜单。后续也会将其中的一些球鞋做一个详细测评。码字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
163球鞋频道楼主
· 四川这篇总结大概有14000多字,码了两三天,请各位JR们多多支持一下。
.永远的麦蜜.
· 广东楼主辛苦了介绍的很详细,顶起来